班级日志使用调查情况

班级日志使用调查情况(一)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研究前期调查情况(一)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级日志》使用情况初步调查

一 学校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一所省属公立完全中学。其前身为19xx年创办的太原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xx年太原师范学院成立后,更名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有初中部37个班级、高中部22个班级。

二 全校《班级日志》使用情况初步统计

部门 使用班级 占本年级

比例

初中部 初一(13)

(37) 初二(12)

初三(12)

高中部

(22)

高二(8)

高三(6) 2 0 25% 0% 9% 0% 3% 0% 高一(8) 8 6 4 3 61.5% 50% 33.3% 37.5% 占(初/高)占学校 部比例 比例 13.6% 10.2% 6.8% 5% 21.6% 16.2% 10.8% 13.6%

备注:《班级日志》的使用初中部占30.5%,高中部占8%。

从此表格来分析,初中部《班级日志》的使用率明显高于高中部,较低年级(如初一、高一)《班级日志》的使用要明显高于较高年级。

三 各班《班级日志》主要内容初步统计(使用《班级日志》的班级)

在使用《班级日志》的28个班级中,既有共同的记录板块,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有风格的特点。他们共同记录的板块有班级考勤、卫生情况、班级纪律、班级与学校重要事件。很多班级还根据本班的特点、班主任的特点等发掘出很多板块,例如初0901班的《说文解字》、初0902班、0908班的《聚焦国际国内新闻》、初0905班、1002班、1005班的《每日格言》、初0905班、0908班的《师生语录》、初1002班、1005班的《温馨提示》等,逐渐形成了班级的特色。

四 《班级日志》现阶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使用《班级日志》对于部分的文化建设有着明显的效果,在各自的板块创设和不断完善中,班级的思想和灵魂不断渗透进去,逐渐形成了班级的特色。学生也在《班级日志》的不断完善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自觉维护班级的尊严,积极地为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从个体发展来看,学生也随着《班级日志》的延续而成长,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的意义,形成自己的个性与气质。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疑惑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高中部《班级日志》的使用率要明显低于初中部,即使使用的班级形式也局限于班级考勤、卫生、纪律、班级和学校事件的记录。而且较高年级的使用明显低于较低年级的使用,这不禁让我们要思考几个问题:年龄较大的学生和班主任是否认同《班级日志》?使用的班级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高中学生

较重的学习负担是不是他们不使用《班级日志》的原因?《班级日志》对于较大年龄的学生与高中年级是否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二)部分班级的《班级日志》记录比较随意甚至混乱,没有固定的板块和形式、没有固定的记录循环,那这样的日志对于班级的文化建设有没有作用?这样的使用是否流向形式?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和老师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三)经调查发现,《班级日志》对本班起到明显作用的班级中,学生很认同这种形式,班主任也给予了比较高的关注度,但是这种认同和关注仅限于班主任和本班同学,在班级事件、师生语录、开心一刻等板块中也只见到班主任和主课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情况,很少涉及到像历史、地理、生物等小学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记录。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对各科只是重要性的认知是否存在影响?《班级日志》的作用能否进一步扩展,让本班所有任课教师和学生形成共同的情感圈,进一步加强《班级日志》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经过初步的调查与分析,暂时作以上记录,更近一步的调查和探究将继续进行。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 李文晶

20xx.3.29

 

第二篇:班班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潼川二小班班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自20xx年x月,学校为全校37个班安装了“班班通”,通过近一年的运行,“班班通”设备的运用情况如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哪些变革,为此,学校在师生中进行了一次“班班通使用情况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班班的使用情况,寻找使用班班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三---六年级每个年级各60人共240名学生,79名教师。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三到六年级学生和79名教师中进行,采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形式,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

五、调查内容

在教师中主要调查收集教学资料的途径,使用资料的做法,媒体使用的时间,等共计15个问题。在学生中主要调查了班班通的喜欢度,班班通的优势、劣势,教师使用情况等共计10个问题(具体见附件)

六、调查结果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1、使用班班通过程中,上网查资料是教师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占问卷人数的94%。

2、在对待收集到的资料上,92%的教师是结合实际修改后应用的,

照搬照抄的现象较少。

3、在使用班班通的时间上一半以上的人认为1/3的时间较为合适。 4、82%的教师认为使用班班通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明显增大了,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

5、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使用班班通能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面。

6、70%的教师认为,只要收集得到素材,就可以使用班班通设备。只有32%的教师认为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时使用。

7、在不使用班班通的原因调查中,有54%的人认为缺乏教学软件和教学素材。

8、87%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措施。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1、喜欢教师使用班班通上课的学生较多,占接受调查学生人数的75%。

2、学生认为适合使用班班通的学科调查中,认为数学比较合适的较少,只占22%

3、在你喜欢通过班班通展示什么内容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喜欢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各影视链接。对字词总结、课文问题设置喜欢的很少。 4、89%的学生认为班班通的使用能提高学习效率。

5、在班班通弊端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班班通使一些学生只被精

彩的图案视频吸引,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的各个活动,各个环节中。

6、班班通使用率调查中,62%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使用,35%认为偶尔使用。

七、调查体会

1、班班通改变了教学手段。过去,教师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方式也还是注入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彰显。“班班通“工程,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直观。能提高教学效率。

2、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形象、直观、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原来不能直观演示的内容,能清晰具体的显示在电子白板上,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能真正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3、在班班通使用是还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资料的收集上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

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使用班班通的目的还不明确,70%的教师认为只要有现成的资源我就要使用,全然没有考虑班班通使用的必要

性,没有认识到班班通是我们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好帮手,而不是哪都可以抹一下的万金油。在资源的收集上过多的依赖网络资源,资源的原创性几乎为零。大有离开网络资源,就没法使用班班通设备态势。从这个角度,班班通在某种程度降低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4、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这里说的利用率不高并不是指教师使用班班通的次数不多,而是指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功能,教师们使用得最多的就是ppt课件,上课就是点点鼠标而已,电子白板的许精彩功能使用很少,甚至不会使用,实物投影的使用也不多。

5、班班通在数学学科遭冷遇值得深思

在问卷中有75%的学生都认为喜欢教师上课使用班班通,说明学生还是很喜欢班班通的,但在你认为什么学科最适合使用班班通的调查中,只有22%的学生喜欢数学,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在比较中被冷落。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美,它提供的素材没有语文、英语学科那样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更多的是一些电子化了的数学符号,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了。二、教学实效影响学生的喜好。生动形像的背后隐藏着削弱双基训练的事实,繁华过后学生的双基训练没落实,为后续学习增加了困难,学生自然不那么喜欢了。三、生动形象剥夺了学生理性思维的空间。数学教学的价值一是体现在实用性上,即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体现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上,让学生有一个灵活的大脑。过于形象的素材剥夺了学生体会挑战自我的乐趣,剥夺了学生体会数学理

性美丽的机会,因此学生不那么喜欢。这一调查很有价值,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中不是越形象越好,出示形象素材的时机要恰到好处,要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点拨一下不行,不形象一点不懂时才给学生出示。这又出现一个问题,ppt课件是程序性的运用软件,素材出现的顺序和时机是不可控的,得重头到尾走一回,没法做到收发自如,而电子白板素材出现的顺序和时机是可控的,可做交互、自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还是要提倡多用电子白板,才能做到适时点拨,恰到好处的呈现。

6、班班通教学更要加强组织教学

一些教师认为班班通让教学生动了形象了,学生自然就投入了,专心了,对组织教学的要求就降低了。在班班通弊端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班班通使一些学生只被精彩的图案视频吸引,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的各个活动,各个环节中。也就是说学生的专心是“被专心”了的,是对个别声音、图片、视频刺激的本能反应,而不是对整个学习活动的专心,这种专心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没有和整个学习活动相连系。学习活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放弃过程而专心一隅是虚假专心,往往是精彩过后一无所知。教师不要被学生表面的专心所惑,班班通教学中,“全程专心才是真的专心”、“精彩处才专心那是‘被专心’”。因此,教学中不是利用班班通来加强组织教学,而是组织好了才用班班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