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东川敬老院立项背景

门源县东川敬老院立项背景

(一)基本情况

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全县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海拨高度在2388-5254米之间,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省属单位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全县总人口15.33万人,其中农牧民12.76万人,有回、汉、藏、蒙古、土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9.33万人,回族6.8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1.1%和44.4%,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民族聚居的县份。目前,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43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3%.农牧区低保户4244户、11493人,占农牧业人口的9%,其中:四类人员(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长期卧床病人,无劳动能力家庭成员)6099人。农牧区五保对象495户、514人。故拟在交通沿线人口较多、相对集中的东川镇新建1所集食宿供养、医疗康复、文体娱乐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敬老院。

(二)立项背景及理由

近年来,随着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五保供养人数逐年增多,老龄工作面临着严重挑战,尤其五保对象领养、代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农牧区低保对象中的四类人员吃、住、医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困难,虽然以上人员国家给

予一定的生活救助,但工作中存在许多弊端和问题,不能很好地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更无法确保五保供养和低保四类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满足老年人和社会弱势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维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全县除一所县级敬老院供养部分农牧区五保对象外,全县还有许多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吃、住、医等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急需通过社会福利机构解决其后顾之忧。为此,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基本生活权益,真正做好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贯彻好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精神,逐步实现五保供养对象、低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模式,在交通沿线人口较多、相对集中的东川镇(辐射泉口镇、仙米乡、珠固乡、阴田乡,覆盖人口4.65万人)新建1所集食宿供养、医疗康复、文体娱乐教育为主体功能的敬老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农牧区五保对象、低保对象中的特殊人员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获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件依据:青海省民政厅《关于下达20xx年度农村牧区敬老院建设项目计划任务的通知》(青民发[20xx]86号)

建设名称:门源县东川敬老院建设项目(门源县东川镇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积2665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楼房1幢)。

 

第二篇:探访东山敬老院活动

经贸学子温情探访东山敬老院

20xx年x月x日,江苏经贸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探访东山敬老院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关注孤寡老人的社会意识, 彰显经贸学子关注弱小,热心助人的良好风尚。

11月x日下午,志愿者们搭车来到东山敬老院,走进东山敬老院,仿若走进了一所恬静的苏式园林,院内干净整洁。经贸学院的志愿者对老人们嘘寒问暖,与老人们谈起了生活的琐碎,为他们扫地端茶,送上一份心意,送上一份温暖,90岁高龄的邱奶奶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她向志愿者们讲述了城市的变迁,分享了她积累的生活经验。志愿者与老人们的互动为敬老院平添了几分温暖,使老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欢乐。下午4点,探访东山敬老院活动终在志愿者的祝福与老人们的不舍中落下帷幕,志愿者们纷纷拍照留恋,并向老人们承诺下一次的探访。

这次活动使老人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90后青年对爱心事业不变的热忱。志愿者们也通过和老人们零距离的交谈,培养了耐心和爱心,获取到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兴许探访敬老院活动只是经贸学院青协众多献爱心活动的很小部分,但它却表现出经贸学院优良的精神作风。我们有理由相信,爱心事业的传承不会停止,而社会必将随着它的壮大而迎来永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