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语言实践活动

我校留学生与高新区第一中学开展汉语言课外实践活动

5月x日,我校留学生继走进社区、海大联谊,再次将汉语言课外实践活动引入高新区第一中学。在高新区第一中学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中,我校留学生与高新区第一中学就“异域文化比较”“未来职业展望”“民族文化传统”三大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在小小的校园里和孩子们的心中碰撞出火花,同时伴随着下午孩子们趣味运动会的展开,留学生与孩子们在心灵与身体的距离更加紧密,他们成为了一个整体,在趣味竞技中,留学生与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国际大家庭。 在异域文化比较中,留学生就自己国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做了PPT展示,并用简短的汉语做了说明,孩子们就这些不同进行了提问,他们在彼此不同的文化差异中体会着乐趣,感受着人类生命与智慧的伟大与深邃。中国学生从留学生的介绍中了解了他们的国家地理、人文、信仰等文化,同时就彼此国家的名人、名花、民族贡献做了简要说明。中国学生就中国的文房四宝和四大发明做了PPt展示和现场表演,民族舞蹈与现代拉丁舞、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和琵琶、中国的书法艺术等等。在彼此的交流中,留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中国孩子们的勤奋、聪颖、努力好学的民族精神。

在职业生涯的交流中,留学生谈到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的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各抒己见,将语言实践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留学生从孩子们对医生所应具备的高尚无私、救死扶伤等等行为的表述中,深深体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医生任重而道远,并表示一定要实现孩子们寄予医生这个职业的期望。孩子们谈到了白求恩医生,并希望留学生们像白求恩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医生,为全人类服务。最后中国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做了一个介绍,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注重礼上往来”,对中国的礼仪的形式和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就尊师重教做了详细的说明,留学生在孩子们讲述中,插入了他们国家的礼仪文化,进行对比,在彼此的交流比较中,他们认为,礼仪在不同的国度的表达方式和理念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认为礼仪文化要“入乡随俗”( Do in Rome as Rome does),认同彼此的礼仪文化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交流结束,留学生与孩子们交换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并邀请留学生大哥哥、大姐姐,参加他们的趣味运动会,留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彼此的依依不舍中,留学生与高新区第一中学的汉语言交流活动结束了。这次汉语言实践活动给留学生和中国孩子们带来双重的收获和惊喜,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他们彼此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希望与中国的孩子们一同筑建起一座座通向未来的世界友谊之桥。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在暑期里,我不是做了很大的事情,只做着有意义的事。对我而言,这就是很孝顺的事。

我和妹妹去了奶奶家两次,连同自己单独去的一次,总共三次.三次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无

所适从。每次去,奶奶都很客气,忙着倒水,忙着让座。

我们两个人都很远,奶奶的子女和孙辈周末都会到她家,他们不需要周末两个小时的陪护,

可能我们陪他们聊聊天,多少可以解解闷,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方面的想法。奶奶和老伴的身体

都不是很好,而且年纪很大了,当儿女上班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够买药,到医院排队挂号,才是

他们急切需要的.而这些我们做不到.这些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我们所能

及。

目前有个想法,如果还是每次这样过去,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可否有医学组的义工和我们一起

过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个毛病的,给予一定的药物和居家养护指导。

虽然其他组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落实,光靠我们义工的力量是不够

的,其实社区才是主角.现在社区的规模突然增大,但社区服务却没有跟上。虽然有些社区做

的很好,但是照顾的面毕竟有限.所以有必要和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内的互助。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

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

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

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地参与了学院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前往敬老院开展

关于杭州敬老院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但通

过这次的调研,我改变了总结的看法。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

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

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

观念,更能让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走了好些敬老院,感悟很多!

这些经过了岁月沧桑的老人们,毫无疑问,面临着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

活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了弱势群体。从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

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的空间,提供维护。作为当代大学生,

传达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理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着“关爱弱势群体,弘

扬志愿精神”的活动主题,了解敬老院运营的问题及困难,了解敬老院内老人的生活现状及

心理,并对空巢老人社区进行走访,从而达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我们实践的主旨。我们

通过和护理人员的沟通对老人进行了解,一定程度了解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情况,还和

老人进行沟通了解一些他们的具体情况,并对负责人进行采访以便对敬老院的情况有个整体

了解。知道了老人老年人进敬老院的原因:1、子女方面:无法照顾老人,请保姆不放心。

老人们其实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晚辈对他们的孝敬,是社会对他

们的关心。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老人,特别是敬老院的那些无

儿无女的老人们,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社会应该有责任承当孝敬那些老人的

义务,使他们有一个温馨祥和的晚年。那些老人的微笑就是和谐,那些老人的幸福就是和谐!

更作为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关注并最大限度地帮助老人们!希望以后政府及社会各界

人士在对待“我国老年人现状”的这个社会问题上能更加关心并及早作出对此方面的相应措

施,搞好老年人医疗保健事业,并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发扬敬老养老的优良传

统,使老年人生活过得更加丰富精彩!

有时候我在想,当我年老之后,若腿脚还灵活,或许对家人对社会还是有些价值;若腿脚

不便了,那将如何呢?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或是一个科学家之类的有思想、有丰富科学知识

的人,那么即使我腿脚不便了,但思想还在,科学知识没丢,也还能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

事儿;倘若连思想、科学知识也不在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想,因为如此一想,

人老了,腿脚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就会拖累社会。如此的话,人

老了岂不就成了罪过了。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能逃得过呢?每个人都会老,但老了也

不应该被社会遗弃。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

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虽然他们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

我们决不能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孝敬父母,尊敬长

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组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给老人做更多实际的事情。在实习的过程中,

我认真,负责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

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

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风俗等方面的习惯,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

懂得珍惜、爱惜、保护它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

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目的的意义: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公益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