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二、授课内容

1、窃读记 林海音

三、词义

1.重点词。

贪婪:贪心而不知满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

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四、课文主旨把握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

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

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品味语句

①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在本

文中指“只读不买。”快乐:“我”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

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

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

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

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

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

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

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

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

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

喻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下一自然段要进一步说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我的理解: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

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

说说明里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说

明书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

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

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这句话还与课文题目相呼应、相对照。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的理解:“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

读就读。通过“??就是??也是??”的层层递进,愈加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

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1、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

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

5、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

诵,才能有所得

【加强练习】:

一、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 )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 ( ) (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盆大( ) 如( )如( ) ( )( )不同

牵( )挂( ) ( )( )不忘 ( )( )吞枣

三、选词填空。(4分)

鼓励 激励 继续 陆续

1、爸爸( )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 )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 )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 )读书。

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

句。 ( )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 )

五、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

(4分)

1、一日无书, 。

2、读书破万卷, 。

3、黑发不知勤学早, 。

4、 读书有三到, 。

5、书犹药也,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

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

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

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

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

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躲藏( ) 光临( ) 勉励( ) 充分( )

2、这片段主要写

(2分)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

(3

分)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

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

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

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

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

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

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 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2分)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勤奋( ) 拜访( )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1)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2)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3)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4)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3分) 中心句:

我的感受: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

朝(朝代) 沸(沸腾) 律(法律) 疑(怀疑) 霞(晚霞) 稍(稍微) 潮(潮水) 佛(仿佛) 捷(捷报) 凝(凝结) 暇(无暇) 梢(树梢) 告(告诉) 奖(奖励) 杆(旗杆) 昂(昂头)灰(灰色)珠(珠子)

浩(浩荡) 桨( 船桨) 竿(竹竿) 仰(仰头) 恢(恢复) 株( 一株 ) 傅(师傅 ) 旧(新旧) 贯(横贯) 忘(忘记) 缝( 缝隙)规(规律) 薄(薄雾) 旦(一旦) 惯(习惯) 茫(茫茫) 逢(相逢)观(观看)

二、近义词

犹如—如同 奇观—奇迹 屹立—耸立 霎时—顿时 鼎沸—沸腾 奔腾—奔驰 壮丽—壮美 奇特—奇异 堪称—号称 呈现—展现 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逼近—接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留恋—依恋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威武—威严 模糊—迷糊 沉静—寂静 镇静—镇定 笑盈盈—笑眯眯 神秘—神奇 笼罩—覆盖 恢复—复原 映衬—衬托 预料—预测 陆续—继续 热闹—喧闹 时常—经常 仿佛—似乎 颤动—跳动

三、反义词

沸腾—沉寂 多样—单一 呈现—消失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美丽—丑陋 天堂—地狱 模糊—清晰 凶猛—温柔 平静—动荡 人声鼎沸—雅雀无声 熟悉—陌生 炎热—寒冷 置疑—确切 逼近—远离 人迹罕至—人来人往 茂盛—稀疏 灿烂—晦暗 天堂—地狱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爱好—厌恶 下去—上来 镇静—慌张 凶狠—和善 模糊—清楚

四、成语

漫天卷地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山崩地裂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五、课文理解

1.观潮: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峡谷: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文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是神奇、壮观、美丽的雅鲁藏布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3.鸟的天堂:(1)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再说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点时间来把垃圾清理一下。想着想着,便用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就在这时,一个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在干什么呢?”小女孩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强,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小强想了想,对着小女孩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女孩会意地点了点头,便继续捡起了垃圾。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把最后一点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强也把一张纸贴在了垃圾桶上,那张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来自一组看似简单的漫画,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组漫画通过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能因为想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记住,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爱护它。当你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时,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星期后你路过这里时,闻着垃圾散发出的阵阵 1

臭气,看着天空中到处飞舞的苍蝇。你会不会骂道:“这些乱丢垃圾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过吗?你不是曾经也在这里乱扔过垃圾吗?

记得在四年级时,我吃完午饭,走出了学校的餐厅。忽然,我看见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拿着垃圾筐来到了教学楼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师不注意时,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这里离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离。我见状,走过去说:“垃圾可不能乱倒啊!”那个小同学吃了一惊,赶紧转过身来,发现我只是一个学生,便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哼,乱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个,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我真想“请”那位同学和我理论一番。他说乱扔垃圾的不止他一个,以为自己做得蛮对蛮有理。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以为那样做的不止他一个,就可以随处扔垃圾的话,那么即使值日生再勤快,也无济于事。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漫画中那两个小学生一样有一颗公德心,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更加美好。当你为了轻松而想少走一步时,请你一定要记住,你就快成为一个人们在口中时常谴责的那个“缺德”的人了

2

2.

文明——只差一步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明,他们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闻到一阵阵恶臭,原来旁边一个垃圾桶下堆满了垃圾。

小明说:“这些人真懒,把垃圾都丢到垃圾桶前面,就差一步也不走,真没有药治”。

“对,我们把垃圾捡起,好吗?” 小红说,

小明说:“好的,我们把垃圾捡起来,他们还会再丢的。” “那么,怎么办呢?”,小红焦急地说。

于是,小明拿起笔,在纸 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的提示语, 小红便动手收拾起来。

小红经过一番“斗争”,把垃圾也通通“消灭”了,小明也把提示语写完了 。

小明用胶水涂在纸上,贴在了垃圾桶的侧面。

小红对小明说“你真聪明呀!你写了‘文明——只差一步’。也可以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扔垃圾,讲卫生,讲文明。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一起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一起记住“文明只差一步”这句话吧。

3

3.

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

风和日丽的早晨,秋涵和晨凯走在上学的小道上。一阵扑面而来的臭味不得不让他们捂住了鼻子。“什么味儿啊?这么臭!”晨凯瓮声瓮气地说道。“好像,好像是垃圾箱里发出的味道。”两人赶忙跑过去,那些饭菜洒在了外面,可乐瓶,煤渣,瓜壳纸屑到处都是。还有一块香蕉皮,一半在外,一半在里,还发出阵阵恶臭。苍蝇。蚊子围在一旁,不时“嗡嗡嗡”地叫着,实在是恶心。 秋涵眉头紧锁,不管三七二十一,弯下腰,一次,两次......她虽然已经挥汗如雨,却不肯停歇。“这样也不是办法啊!就算秋涵把垃圾捡干净了,但明天,后天,依旧会有人丢,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丢乱扔的问题,怎么办呢?有了。”晨凯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白纸,提笔写道:文明—只差一步。秋涵也把垃圾捡完了,把纸粘上去,两人相视而笑。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两人走到垃圾桶旁,没有了臭味,没有了倒在外面的垃圾,也没有了难听的“嗡嗡嗡”声。

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漫画让我触动了。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离文明往往只差一步。如果每个人都克制不住自己,随心所欲,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讲文明,那家园将肮脏不堪,无法生存,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不是!

我看过这么一篇报导:

去年5.1黄金周期,被国人视为圣地的天安门广场,日产垃圾19 4

吨!7天就是133吨!环卫工人说,如果不及时清扫的话,广场每天的垃圾足以淹没脚踝。

一幅漫画,一篇报道,就已经开始警告我们,该行动起来了,文明—只差一步!多走几步路,就会使家园变得整洁!

4.

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小学生正有说有笑地走在一条十分干净而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小女孩停住了脚步,指着路旁的垃圾桶外那脏兮兮的垃圾对小男孩说:“这是谁干的坏事,真不讲公德。”“我来把这些垃圾收拾起来,你快想想办法吧!别再让那些人乱扔垃圾了。”于是小女孩动手收拾起来,小男孩在一边不时地挠挠脑袋,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小男孩灵机一动,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刷刷地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见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了这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是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出门把脏水往地上倒,不管脏水井有两米还是三米远;随便从楼上扔东西,不管是三楼还是四楼;垃圾袋总是丢在楼门前??那些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只离垃圾桶有一步之遥,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将淹没在臭气熏天的垃圾之中。为什么人们那样懒惰,离垃圾桶仅仅只有一步,却不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最关键的是人们缺乏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在家里把垃圾扔在沙发上、地板 5

上,以及任何一个角落――除了垃圾桶。我们要知道,美好环境要靠大家来创造的,只凭几个保洁员的微薄力量,永远也扫不尽随手扔掉的垃圾。大人们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懂得文明,然而那随手扔掉垃圾,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抢座的不恰恰是那教育我们的大人吗?

啊!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垃圾减少许多;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世界变得美好;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你、我、他会心一笑。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