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中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剧变及动荡,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这首先表现在其智力的发展水平上。

高中生智力的发展,一方面是表现在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完善上,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上。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智力状况,而逻辑则是思维的一面镜子,所以,通过对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的考察,就可以了解高中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可概括为下面三个方面。

(一)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在思维中运用假设的能力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就是要求人们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它要求思维者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思维假设性的发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等。

对思维活动的自我调节,是思维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从高中阶段起,学生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更加明显化,这就使其思维活动具有内省性,具体表现为,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

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一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明确。

(二)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其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辩证思维也获得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高中生思维过程中的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

一。由于高中生经常要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重要的科学理论,使其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就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这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并逐步发展着那种从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辩证思维发展的标志。

(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首先是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其次是个体的思维差异,包括在思维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已基本上趋于定型;第三,从整体来讲,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减少,与成人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能力还高于成人。

二、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一)高中生概念的发展

关于在校青少年字词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理解字词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从功用性的定义或具体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

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人达到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是由这两类水平向对概念作本质定义的水平转化。这说明,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要比初中阶段多,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也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这说明,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

关于儿童青少年获得几何概念认知操作的发展研究(陈英和,1992)表明,到初中三年级,大部分被试可以运用恰当的言语符号来描述某一几何概念的有关性质;到高中一年级时,大部分被试在上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某一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评价相应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而且许多高中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某一几何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给出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

从分类能力来看,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研究表明,初中生对有关概念的分类,处于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高中生对概念的分类,达到第四级水平的居多,所说明的分类根据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理论性较强。所以,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

(二)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在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年龄特征。虽然,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但是,属于初级水平,特别是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和运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还较差。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学生的推理能力则有了明显的进步,各种推理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

(三)高中生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初中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到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同时,他们在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比如,在对三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上,矛盾律和同一律的成绩明显高于排中律;再如,在三种类型的问题(正误判断、多重选择和回答问题)中,对逻辑法则的应用水平也不一样,其中对正误判断问题的总成绩最高,多重选择次之,回答问题的成绩最差。

三、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随其年龄的增长,在学习、生活、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需要他们有新的思维形式和思想方法,需要他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需要他们发展辩证思维。

国内的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初中一年级学生所掌握和领会的还是较为简单的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入了解,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水平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进入了科学体系,并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形式逻辑也有较大的发展,并已达到占居主导的地位,这就为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辩证逻辑思维得以加速发展。高中学生学习内容更加繁复、深刻,在各种课程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而且开设了哲学基础课,使之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使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开始占优势地位。第二,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具有依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三年级学生逐步克服了依赖性,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尤其到了高中阶

段,高中学生已经开始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未来的理想成为他们新需要的组成因素,整个社会、学校、家庭要求他们自觉地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及各种问题,这不仅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思维活动,而且还要求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以上这些主客观因素使高中生对事物及世界的认识更趋于深刻、完善,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必然随之发展,并逐步占居优势。

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是与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当然,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高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而且,他们形式逻辑思维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毕竟是一个人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两种思维形式的相互促进,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第二篇: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辅导

《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辅导》研修日志

中学生消极情绪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接不暇的烦恼

2.持久的孤独感

3.无处不在的压抑感

虽然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中也不乏积极的因素,但在这个年龄段,消极的情绪状态还是占主导地位。他们非常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正面知道和积极支持,才能顺利度过“暴风骤雨期”,建立健康的主导情绪系统。

那么如何进行情绪辅导呢?

1.帮助学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即对照情绪的分类,整理自己的情绪特点,通常的表现方式,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不同比例,个体之间巨大的差异。

2.帮助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像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样,及时、恰当、自信、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

4.帮助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心得体会

 通过网上学习《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这一门课程,感慨颇多。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自我调适,将教师的心理问题分为认知、情感、个性、行为及职业适应不良五大领域,主要在于帮助教师认识典型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策略,走出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学会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经常有报道说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而且有时造成了眼中的后果。出现这些现象,社会往往会群起而攻之,认为教师师德沦丧,人格扭曲。其实,仔细分析,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教师长期以来缺乏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使教师的身心处在紧张状况之中,并时刻威胁着机体的健康,加之教师自主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性或自我保健意识又比较差,致使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作为现代教师,教师自己也应该学会调整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适应社会大变革. 如:学会积极地想问题; 学会给自己照镜子; 进行自我调节等,以减少压抑,达到“乐而忘忧”的目的,获得心理上的解脱和疏导,以解除由于心理遭受创伤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我衷心希望我们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身心健康,快快乐乐得投入到工作中!

学习《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有感

今天,我学习了刘晓明教授所讲的《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对其中所谈到的语言暴力颇有感触。 那些毫无顾忌的血淋淋的挖苦讽刺、冷嘲热讽使得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当家长把他们送到我们这里接受教育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赋予了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担负着家庭的重托。同时,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是带着这样的期望走进校园的……

当我们的心中不再有怜悯、不再有善意、不再有“留情”、不再有“过意不去”……的时候,“爱”在心中也已经远去了。被我们口口声声说的“为你好”也就成为了一句“空壳”。

如果说,当孩子们看我们的眼神里不再有喜欢、有爱,那我们最先应该反思我们对孩子们到底做了什么?因为,孩子们的目光具有最权威的鉴定力,我们不用再为自己辩解与掩盖。

    爱孩子,请真诚地去爱。也许是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我们心力憔悴,但孩子不应成为那释放的窗口,因为,我们不但是教师,也是家长。别人的孩子应和自己的孩子一个样……我们都要学会自我放松、自我排泄,千万不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敌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修日志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解决好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国人民。

农村远程教育网的资源共享,现在的教师再也不是只能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时代。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样的人算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为本纲要中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长,而不是批量生产统一型号统一性能的某种产品。

    因此,树立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教育,是我们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发布者:冯燕军 发布时间: 2011-9-27 9:46:41

 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讲话,我对纲要的学习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新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和严肃性,虽然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都应该相差不多。后来认识到,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老师的教育管理下截然两样。究其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学识水平,二是德行修养。水平决定了他(她)是否能教好、教对,而德行修养则决定着他(她)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软指标。所以我特别赞成教师准入制,因为这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壮举和善举。同时《纲要》提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心,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教师为本”这句话来形容这一举措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作为一名一线高中音乐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终身奋斗的目标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做好,才能真正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努力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学习日志

发布者:赵连蓉 发布时间: 2011-8-22 9:32:19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学习日志

一.新课程的听课

1.听课是同伴互助的有效方式

2.听课可以使我们获得专业引领

听的多感受就多。我们听老师的讲课,听学生的反应,听专家的点评,去感受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设计与实施,过程与结果,优点与不足。

    3.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4.听课中的观察要仔细。

    5.听课中的笔记要做到三快:手快、眼快、脑子反应快。

    6.研究课的意义

教师:通过研究课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修炼教学基本功,并将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