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虫害防治图

大豆病虫害防治图

大豆胞囊线虫病

症 状 寄主受病后,根部表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须根增多。大豆胞囊线虫病 发生规律 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28℃,10℃以下不能发育。 防治方法 10%克线磷颗粒剂2千克。以上药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

豆芫菁

寄主与危害 豆芫菁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茄子、番茄等。豆芫菁

发生规律 2代区第一代成虫5-8月份出现,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移后危害茄子、番茄等蔬菜。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转移到蔬菜等寄主上危害,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防治方法 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稀释1000倍液。

大豆灰斑病

症 状 成大豆灰斑病株期叶片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

发生规律 苗期低温多雨,发病重,常造成缺苗。成株期病害流行与降雨量、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豇豆类螟豇豆类螟

寄主与危害 主要寄主有豇豆、菜豆、芸豆、豌豆、绿豆、刀豆、扁豆、大豆、水豆等豆科蔬菜。

发生规律 豇豆类螟喜高温潮湿的环境,田间搭架、浇水都会使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 在花荚期防成虫及初孵幼虫,可用10%除虫精乳油3000倍液,2.5%活捕菊酯喷雾。

豆天蛾

寄主与危害 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绿豆、豇豆、刺槐等。豆天蛾

发生规律 雨水对豆天蛾的发生影响很大,若6-8月份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于

其发生;但雨水过多,发生期推迟,过于干旱对其发生也不利。

防治方法 掌握幼虫3龄前施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

寄主与危害 大豆食心虫食性单纯,仅危害大豆。

发生规律 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化蛹期间若雨水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

防治方法 用2%杀螟松粉剂喷粉,可防治成、幼虫和其他害虫。

大豆卷叶螟大豆卷叶螟

寄主与危害 主要寄主为大豆。

发生规律 多雨湿润的气候适于大豆卷叶螟的发生,干旱年份则发生较少。

防治方法 当卵孵化率达50%时,或田间开始开始出现卷叶时,进行第一次喷药,可用50%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豆秆黑潜蝇豆秆黑潜蝇

寄主与危害 豆秆黑潜蝇寄主除大豆外,还有赤豆、绿豆、四季豆、大青豆等豆科植物。

发生规律 在黄淮流域,6月上旬降雨量多于30毫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多于40毫米,如有一定虫源基数,则易重发。

防治方法 在豆初花期,防治成虫兼治初孵幼虫。可用50%杀螟松、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

症 状 典型症状为植株显著矮化,叶片沿叶脉搏褪色,呈现脉症,不久变为 深绿、淡绿相间的花叶。

发生规律 凡种子带毒率高、蚜虫数量大和发生早,高温、干旱年份,大豆发病重。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治蚜,及时淘汰病株。

大豆霜霉病

症 状 大豆霜霉病成株期发病,初在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或圆形的黄绿色小斑点,

后渐成灰褐色。

发生规律 沿江及江南地区的5-6月份和东北、华北等地的7-8月份,气候较为凉爽时,如遇雨水多、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易于流行。

防治方法 可选喷1:1: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次。

 

第二篇:兰花病虫害防治

作者:和贵祥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xx年第11期

兰花形态优美,花朵清香,有“花中仙子”的美称。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兰花种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观赏追求和家庭经济。本人就多年来兰花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炭疽病

为害春兰、建兰、蕙兰、墨兰等兰属花卉。病原为真菌丛刺毛盘孢菌,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作初次和再次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病斑,黑褐色,病斑大小不一,后期病斑扩展,边缘呈深褐色,中心呈灰褐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呈轮放状排列,严重时病斑大量相连叶片枯死,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叶片,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或死亡。

防治方法:剪除病叶,烧毁病残体,在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500~1000倍液间隔7~10天连喷3次,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和为害。

2 叶斑病

属半知菌类的真菌引起。初期,叶片上产生褐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长条形。周围红褐色,中央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上生有小黑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时有利于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残体,在发病初期用40%氟硅乳油8000~10000倍药液防治,间隔10天,连喷3次。

3 细菌性腐病

此病能侵染根茎叶,一般发生于幼苗,病叶局部呈坏死状斑,逐渐脱落,形成孔洞。发生于嫩叶时,叶片坏死腐烂。发生于根茎时,叶片逐渐枯死,多数首先表现为心叶由下而上死亡。此病容易传染,多为系统发生,发生初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已很难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栽培土和盆具应曝晒后使用,对疑似病苗应单独管理,避免相互传播定期或不定期使用72%链霉素6000倍液进行喷雾。

4 白绢病

发病后在叶鞘基部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组织逐渐下陷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期呈黑色小颗粒。被害植株凋萎,叶片变黄,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本病由丝校菌引起,可用扑海因防治。

5 介壳虫

兰花上为害较重的是兰花盾蚧。介壳虫由于生活习性和形态的特殊性,不易防治。盾蚧雌雄异形,雄虫虫体小密集在一起,身被一层白色蜡质,分布于叶鞘或叶基部。雌虫身被较厚革状蜡质,药剂难以渗透。防治一般在2龄前进行,药剂可选用杀扑磷防治。

6 红蜘蛛

属于多足纲螨类,虫体小,发生时虫口数量多,刺吸式口器,吸食兰叶后,叶片显得相糙无光,严重时叶片焦枯。由于该虫发生代数多,且成虫、若虫、幼虫、卵同时存在,如药剂选择不当,仅只能杀死成、若、幼虫,导致再度发生或加重为害,防治中可选用克螨特、阿维菌素等药剂。

以上是兰花种植中较常见的病虫害除上述病虫害外,兰花根线虫、蓟马、小地老虎等也偶有发生,需注意防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