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小常规的培养

纪念《纲要》颁布10周年征文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

一、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筷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和严格求结全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二、要坚持耐心说服务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启智乐育幼儿园——高亚娟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瑞 耐心说服务和引导上,对幼儿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三、老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

四、要创设情境,用拟人的方法引志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利用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动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五、结合幼儿的生活动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手,针对这个问题,正巧

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支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六、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的规,做好家园配合工作。

总之,培养幼儿常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谐的语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常规是指日可待的。

 

第二篇: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我是一名刚送走大班幼儿来接小班工作的教师,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好的常规习惯一定要从小班养成,否则以后抓起来就很费劲。 一年中,我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教育的主要方法总结如下: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工作

1、我们将幼儿的大头贴相片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大头贴相片制成卡片贴在椅子、毛巾架、床位上等,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小食品的安慰: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我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上好佳”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

1、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讨论,制定规则、要求,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高度不能超过自己的嘴巴。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请幼儿将玩具轻轻地送回它的家。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

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三、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

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午睡时我们一起念儿歌:“小被子已铺好,大家快来睡午觉,不说话、不吵闹,眼睛一闭睡着了,天天午睡身体好。”孩子们很快就能入睡了。 四、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六、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七、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

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由于小班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幼儿期对幼儿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也十分有利。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杨幼:芮丽 20xx-3-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