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论文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就是学生自我获得信息的过程,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本人在十几年的教学中,认为自学能力能促使学生知识的转化,自读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读习惯及自学能力。其中关键的一条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灵犀相通,作为教师,要多一些“爱心”,作为学生;要多一些“决心”,作为师生双方都必须有恒心,现就语文自读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例,谈谈如何培养的。

一、指导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授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径入厅堂。下面介绍几种自学方法:

“多读”。阅读教学的中心是“读”,主线也是“读”。对一篇课文,应提倡多读、多看几遍,反复琢磨、体会。叶老曾说“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才能得其要领,读懂读好。我每教一课时,都要向学生提出:一篇课文要读四遍。第一遍是“认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掌握课文的大意。第二遍是“研读”,探索作者思路,弄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题。第三遍是“品读”,品味文章风格、特色,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第四遍是“熟读”,使课文了然于心,完成课文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转化,把知识、技能初步运用于读写实践。

“多思”。“思”与“学”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求同思维的训练,更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应鼓励学生努力学会对同一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种可能性上去“思”,养成“多思”的习惯。

“多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提出问题”常常会使人获得“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提疑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从提问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问答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譬如:学生问,老师答;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自己问,自己答。在一问一答中,训练学生善于思维,敏于思维的能力。

“多归纳”。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依靠自己的头脑,由自己

概括出重要的原则,提示出科学的规律,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自学方法。

二、创造自学条件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要有一定条件的,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布鲁纳有过这样的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无疑,这话是有道理的,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乐趣,那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就会从中而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亟需语言的生动性、提问的启发性、教学的直观性、练习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等。总之,要调动一切办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第二,加强基础训练。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难以想象,一个知识贫乏、思维混乱、基础极差的学生,会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基础训练必须要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检查措施,力争把基础打得深一些、牢一些,为学生进行自学创造条件。

第三,增加学生活动机会。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热衷于满堂灌的状况,吕老说:“语文课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第四,抓好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教师对学生应该充满深厚的感情,排除“怕麻烦”、“没时间”、“不习惯”等种种干扰,组织学生看爱国影片等,并进行评论;读科普、文艺书籍及其他书刊;开展作文竞赛、读报比赛、讲演比赛、智力竞赛等多种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指导自学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而创造自学条件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保证。只有二者结合,我们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从而终生受益。

 

第二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乃至在中小学整个基础教育活动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各种技能培养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语文教师本人要坚定地树立“教学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语文教育理念上的这种变化必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可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必须着力于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就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自学能力

以往教师“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学生死记硬背,围着教师转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是教学上的拦路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显,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就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启发指导学生自学,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把班级学生按前后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竞赛小组,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写自学读书笔记,勇于发言讨论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参与了学生的“学”,学生也参与了教师的“教”,使“教”与“学”相统一,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在指导学生生动活泼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课堂教学讨论中如遇到难点,学生一时不能自己解决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或“收场”,要从多方面启发诱导,相信并指导学生消除疑难。教师要尽可能少讲几句,多引导学生讲问题、谈看法。在引导学生学习讨论中,教师要适时精讲、点拨,使学生领悟、升华,这样,师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不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而且学生在探究中提高了自学能力。

2. 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为了让学生事先接触课文,作一些力所能力的工作,以便为讲读作好准备,使学生学得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一篇课文,这对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大有帮助的。预习事先要有布置,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习课文一般要求学生:(1)结合注释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初步扫除阅读障碍。(2)了解课文内容,即知道课文中记的是一回什么事,写的是什么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它的特征怎样;

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看法或主张如何。有些课文还要求进一步掌握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中心事件和线索。(3)准备回答讲读中的提问,有时还要完成一定的练习,为讲读作准备等等。只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检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段、列提纲、查阅资料、概括课文内容等多方面能力。

3.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善于“激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学生发问往往有一个过程,开始时的发问,一般只集中在字词的解释或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这就要老师不厌其烦,多方引导,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大力鼓励学生提问。例如搞提问比赛,搞表扬、记分等办法,这些都是可以试用的。只要学生肯问、敢问,就要表扬其精神。也可用发“提问卡”来促使学生发问。起初以作业形式迫使学生必须提出问题,逼学生去思考,渐渐地使他们养成在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每次提问卡收上来就进行讲评。这样,解答了提出的问题,表场了问题提得好的同学,又指导了学生应如何去思考。另外也可经常有意识地举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打破学生对教材的神秘感,启发他们大胆质疑。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促使学生多思、深思。如用“将一军”,促使他们去深思。用相互答疑,使相互之间受到启发提示,又能在答疑时促使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发现

新的问题。例如课文《挖荠菜》开头一句:“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般以为没什么可问,但联系课文仔细一看,这一句它有几个方面的作用,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就热烈了。归纳起来,①篇首点题;②造成悬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特殊感情?一个省略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③全文的总帽。这句话是全篇的总提,引出下文;④从“特殊感情”落笔,立刻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产生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4. 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语文规律”。为此,我们老师就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惯性,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认为以前讲得那么多,那么细,那么透,还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岂不是更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笔者认为每节课应给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自主

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学,主要应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要的是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相信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