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存在问题与反思论文

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拓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中学体育 教师素质

面对诸多的新理念和众多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许多的中学,新课程的改革元法达成预计的目标,课程的实施者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的欠缺是一个关键原因。以帮助中学体育教师加强对新课程发展方向和核心的把握,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一.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文化素养不高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它的许多功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实现的。实际上体育的文化性、知识性、教育性不仅仅只是通过身体练习体现在学生的本质之中,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应该体现在体育教师的本质之中。许多体育教师从小开始训练,时间、精力难以保障,文化课受影响,文化功底本身就不够,工作以后又疏于加强自身对文化和理论的学习,使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文化素养较低,对实施体育教育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中学体育教师不理解体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也没有想到过要去了解。因此,而造成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文化价值的具体表现,难以在教学工作和社会心理中准确地体现体育文化的内容,而使体育课程丧失了传承文化的主要功能。

(二)部分教师教育态度消极

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由于各中学之间竞争激烈,应试能力之争、升学率之争,而体育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是没有显性关系的,许多的中学着眼于自身的短期利益,体育课程受到忽视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改变。影响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职业热情。有学者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把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偏低的成因主要归为以下五个方面:(1)教师的物质待遇;(2)学校管理和领导行为;(3)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4)教师的人际关系;(5)社会环境因素;诸多外在因素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有的教师不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干,而仅仅作为一项一般的任务来完成,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对于正在推进实施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当一部分教师抱无所谓和消极应付的态度,这样是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

(三)教育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教育界对教师成为研究者呼吁的日益高涨,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教师不重视这项工作,缺乏教育科研的能力。中学体育教师由于认知方面的偏颇,重视教学能力和训练能力素质而忽视科研能力,因此,教育科研的能力明显不足。北京的一项针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调查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目前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北京如此,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

区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之低下可想而知。由于科研能力的欠缺,难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反思,无法做到教研相长,成了自身提升素质的障碍。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几点建议

1.夯实知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体育课程的变革,作为一个自主发展型的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随着课程资源的拓展,必须掌握课外体育、野外体育、娱乐体育、家庭体育等的相关知识,对于新兴的体育项目也必须了解。作为一个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对于教育理论的深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宽也是必然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知识结构的更新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精通所教专业是对教师业务知识水平的基本要求。因此,夯实中学体育师自身的知识基础已刻不容缓。

2. 更新教师行为

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

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3.更新体育意识

新的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认识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师应在顺应这种大趋势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角色方向,加强对此类运动知识的学习研究,为人们的身体锻炼与健身提供理论指导,将自己的专业与人们的需求相结合,达到观念与行动上的转变。体育活动内容不断涌入校园,加之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态,使一些如登山、越野等探险刺激类运动项目;郊游、体育舞蹈等交往类运动项目;跆拳道、武术等健体防卫类项目,在校园内外具有广泛的群体影响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子江.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刍议[j].

[2] 邓宗琦.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

展研究[m]

[3] 覃秀松.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j].

[4] 赵先卿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

[5] 胡飞燕.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化[j].

 

第二篇: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

代王城中学 魏鹏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

题目探讨: 1、农村学校班级学生数多,器材少,部分学校班级男女学生比例很失调,怎样更公道地安排教学,以进步教学效率?

2、球类、体操教学轻易出现学生把握技术较慢、较差、不安全的情况,教师如何应对?

3、上室外课时,学生轻易把留意力集中在个人练习上,出现课堂教学场面混乱、学生不听指挥的现象,如何组织?

4、年轻教师经常会面临课堂纪律抓不起来的烦恼,有什么办法?讨论: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脱节现象?

1、教学设计不公道

2、课堂教学操纵不到位:客观条件、教师能力、学生配合

课前预备:

一、设计思想

你想教给学生什么,你打算怎么上这堂课。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分析清楚了教师才会明白为什么要这么上。

1、分析教材。

2、分析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现状。

3、分析本课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反映了教师对这堂课总体的预计,也是衡量本堂课成功与否的预设评价标准,所以必须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1、目标的设定要有实效性:80%是怎么设定出来的,你的依据是什么?能达到这个目标吗?一定要达到80%吗?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有依据,讲实效。

2、目标的设定要有针对性: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不要为了设置目标而设置目标,玩文字游戏。

案例探讨:设计健美操课的情感教学目标。

3、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案例探讨:为分腿腾越 (山羊)设计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在40分钟短暂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爱好。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分腿腾越 (山羊)的动作方法,主动学会分腿腾越 (山羊)的技巧。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自控能力。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5、社会适应目标: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和关爱,特别是能关爱能力弱的同伴。通过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回属感。

四、教学过程

预备部分:

1、预备活动要有全面性。不要固定做几节操。

2、预备活动要有针对性。设置一些与本课重点教学内容相关的预备活动,或者用本课主要教学器材做预备活动,都是常用的方法。对重点教学内容有很好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案例探讨:为分腿腾越 (山羊)设计两项预备活动

基本部分:

1、场地、器材。

公道:布置公道、器材的摆放利于活动的开展。

经济:利用好现有的场地,尽可能的把场地用好用足用活。

节约:在小场地里上出出色的课也是一种水平。外出比赛往往是在体育馆里上课,也就是一个篮球场的大小。尽量节约场地、器材。

创新:一物多用、传统体育器材、民间乡土器材、利用好自然资源

2、组织。

分不分组、怎么分组、怎么轮换、队伍怎么调动、出现突发事件怎么处理

3、内容的实施。

①宜精不宜多:设置练习的内容不要多,要精选。

②宜实不宜虚:注重练习完成的质量,不要只注重探究、合作。

③宜专不宜散:安排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把留意集中在和本课相关的练习内容上。

4、重点

重点要突出: ①重点内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确保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把握。 ②重点内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练习次数,确保运动技术的巩固。

③重点内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技术性越强针对性越强。

④重点内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辅助练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各项运动技术。

所以一节常态体育课,教学重点内容的设置不要多,一堂课教好一、两项技术就足够了。

5、难点

难点要关注:

教师难点教学的水平决定了学生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水平。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设置要重视,不能由于时间短就应付一下。本次展示课就缺乏亮点,形式、内容还是比较单一,设置也不尽公道,放松练习的针对性不强,放松效果也不好。让学生把握放松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