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7月赴西南大学学习心得

20xx年x月赴西南大学

参加“贵州省德江县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学 习 心 得

煎茶镇希望小学 宋 飞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培训的机会,从而让我能在这次

外出培训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

我们从7月x日至7月x日到西南大学接受为期7天的培训。回想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感悟颇深。此次学习,无论是时间、形式,还是内容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合情合理。培训中,教授们的教学形式多样,紧密联系学员们的工作实际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学员们学习认真专注,发言积极,在案例中反思,在交流中探讨。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集中听取了西南大学王牧华副教授的讲座

《有效教学:标准、行为与逻辑》、范蔚教授的讲座《新基础教育与学校教学改革》、周玲副教授的讲座《课堂评价与诊断》、阳泽副教授的讲座《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学生心理辅导》、于泽元教授的讲座《学校文化建设专题》、邓磊副教授的讲座《中国梦与教师的责任使命》、罗全生教授的讲座《教育科研项目申报》、艾兴教授的讲座《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等 。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个人应有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只有通过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来积累经验,才能具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学到了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现将我在培训中所学的一些知识,讲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同时将培训中所学、所听结合自己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与在家共同分享:

一、敞开每间教室的大门

周玲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日本的学者佐藤学说过的话:我花了

xx年时间,进过5000次课堂,方才知道,无论对一个地区还是一所学校,你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或者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敞开每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不断改进。除此

之外,别无他法,任何急躁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学生都没有好处,对老师更没有好处,也许让他们学会了做秀。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愿意让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其实,这样的做法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没有同行的客观评价与指点,授课教师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诚然,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同事之间取长

二、学会欣赏

卡耐基曾说:当我们想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赞美来代替责备

呢?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因为,那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在我们平时的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私底下说某个老师上的课怎么怎么不好,或者说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次培训,我懂得了要用赞美来代替责备。我们知道,小孩最喜欢别人的赞扬,而讨厌别人的批评。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人都是喜欢听美好的词语,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学着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同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同事的长处咱毫不吝啬地夸奖,而对于同事存在的不足,咱谦虚

地指出,这样有利于增强同事自信心,同时也能促进同事的积极改进。

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于泽元教授在讲座中给我们展示了漫画家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在《鱼就是鱼》(fish is fish)中描述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个道理。改变中国教育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让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聪明起来!让教师聪明起来最为根本的就是改变他/她的思维方式!改变教师思维方式最为有力的途径就在于重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对于教师以及学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记得于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例子:于教授去两所学校调研,在第一所学校跟该校校长交谈时,一个老师跑过来质问校长:“校长,以前每次公开课都是我上,这次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要让我失去这么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于教授在第二所学校也遇到了老师质问校长的事情,但第二所学校的老师是这样质问的:“校长,这次公开课凭什么又让我上,每次都让我去上,为什么呀?”为什么补短、相得益彰,这对于大家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同样的事情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这就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果一所学校校风非常好,每一位教师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假设新来了一位教师,看到大家都那么努力,相比他也会非常地卖力。相反,如果一所学校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老师都非常懒散,那么如果这所学校新来了一位教师,就算这位教师再怎么努力、有责任心,想必到最后也不能独自坚持,要么他会被同化,要么他只能离开这所学校,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这个大环境很重要。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

这次培训对自己最大的触动就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一定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我们此次培训中也体现了这个问题,在这次培训中,每位教师培训的时间是3个小时,对我们学员来说,早上3小时,中途没有午觉的时间,吃过午饭下午继续上3个小时的课。这对于我们学员老师以及授课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是7月x日下午邓磊副教授的《中国梦与教师的责任使命》讲座,学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总结一下原因,主要在于邓教授所讲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同时,邓教授多次与我们交谈、互动,这大大提高了学员老师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这也让我深思: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不能认真地听课,这是否与我们的教师有关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学生能够认真听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呢?

五、激情教学

课堂上,老师的情绪是会传染给学生的,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教室上课,毫无激情,一节课都没有情感的变化,那么我相信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的,导致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减弱.相反,如果一个老师饱含激情地来到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一定会高涨,那些爱发呆、爱搞小动作的同学估计也会停止发呆、停下搞小动作,跟着老师走进课堂。

六、让学生爱上你所教的学科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反之,也会有学生因为讨厌某位老师而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教师的魅力由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形象魅力组成。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个性鲜明、形象气质俱佳,相信这样的教师会深得学生热爱,同时也能让学生爱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总之,这次赴西南大学培训让我增加了理论知识,同时也到大城市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进步转化为学生的进步,以不负领导的栽培与期望。

最后,借用于漪老师的感悟谨以自勉“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但也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希望自己能在学做教师的过程中少点儿遗憾。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20xx年3月外出学习心得

外出学习心得

20xx年x月14、15日两天,我们到太原市参加了由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小学精品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公开课和研讨等形式,自己感觉此行收获颇多,经过简单整理,作如下归纳。

1、学校印象

此次精品课堂教学研讨会是由山西省太原市杏岭实验学校承办的。据介绍,太原杏岭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日制寄宿民办学校,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占地面积很大,分别有教学楼、体育馆、图书楼、塑胶操场等建筑。据了解,仅仅初中部就有在校师生三千多人。

这个学校周六周日还有学生在静悄悄的上课。学校管理十分严格,校园里老师带着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往于教学楼和生活区,在这中间很少有人说话。教学楼的走廊上贴满了各个班级展示自己风采的作文、图画和各种标语口号,展现给人一种面目全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作课过程中,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各位名师与该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非常棒的合作,在这过程中也显示了该校学生的过硬素质和学校深厚的教学功力。

2、作课及研讨

此次课堂研讨会进行了一天半的时间,共有五位专家名师作课,分别是来自福州的陈曦、唐山老师,来自北京的张龙、楼晓老师和来自杭州的虞大明老师。其中打头的陈曦老师和压轴的虞大明老师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感觉,各位教师十分注重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教学技巧运用娴熟,教学环节紧密相扣,环环递进,设计和层次感强,教学中循循善诱,点拨巧妙,没有明显的“领”的感觉。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如同登山一样层层向上,开拓视野。他们都在让孩子们多读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浓缩,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表达,拓展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不管是哪位老师的表现,都展现了时下流行的教学风格,那就是简化处理文本加学生多次阅读。

首先,先谈一下来自福州的陈曦老师,她是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三小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香港中文教学顾问,福建省学科带头人,曾经荣获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她自创了被称为“易语文”的教学理念。所谓“易语文”,即吸取《易经》化繁为简的哲学理念而形成的语文教学方法。她的座右铭是永怀着慈悲和好学的心做老师,让人又觉得她像是一个佛弟子。她的教学主张是平平淡淡学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陈曦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电脑住宅》一课,陈老师通过教学易学卡,把教学中的问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让学生上了一节轻松而又清晰的课。我感觉她的课有明显的程式化的东西,像极了我们学校的五步三问三查。具体过程不再赘述,简单谈几点印象深刻的东西。首先,在初级学习阶段,陈老师让学生们找一句难读的句子来考同桌。在课后的交流中,陈老师讲,课内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带着明确的、易操作的问题来进行,并且合作人数两

人足够。他认为同桌之间能够把问题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人多了反而效率低下,当然了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前后桌这样轮流换,这样可以有不同的讨论对象以保证不断有新颖的观点出现。其次,她谈到教师修养的时候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节课的背后是教师的教育史和阅读史。“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不断学习。”第三,在与听课教师的交流中讨论了小班教学,这个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和大家一样都感觉现在的班容量大,非常累,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陈老师不愧见多识广,两句话说得大家哑口无言: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小班教学模式中,一位教师要带两到三门课,为此老师们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进修来取得相应教学资格。所以,小班化教学给老师们带来的冲击反而是很大的。我估计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都在下面想,现在这个样子挺好。

接下来谈谈杭州的虞大明老师,他有一长串的头衔,如:全国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特约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领雁工程导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等等。据介绍,虞老师青年时代便扬名全国小语界,从教二十余年来,讲学千场,获奖无数,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务实、创新、灵动、大气”的教学风格,他的支持者被称为“鱼翅”。虞老师仪态儒雅,声音极富磁性,感染力非常强。作为压轴大戏,他总共作了两节课,分别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渔夫的故事》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在作课之后还作了题为《略读课文教学中的教师作为》的讲座。

虞大明老师上的《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民间故事。在学习的册子上附有原文,看完之后感觉这类文章通俗易懂,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解决,不需要老师去花费多少力气。所以,这一篇文章在那里反复读就显得没有意义了。那他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个悬念激起我兴趣的同时我也为他捏了把汗。

课上完了,感觉很轻松。讲课的人很轻松,听课的学生很轻松,观摩的我也很轻松。相比现在盛行的以读为主的模式,虞老师独辟蹊径,采用了以说为主、以说促读的策略。虞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讲好这个民间故事”上,要讲好这个故事,自然就离不开全面、系统、深入地去把握文本内容,于是学生就需要把握故事的内容、领会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解读好文本中最富表现力的语段。通过“表达”,促进了学生“读”的深入,通过表达,促进了学生自主积极的整合文本,把“读”的收获转化为“说”的贴切,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综观全课,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像这样将理解与表达、阅读与讲述融为一体,简捷而恰当,不轻松才怪。

在题为《略读课文教学中的教师作为》的讲座中,虞老师强调了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九大作为,分别是:重视预习、整体入手、巧设问题、精准聚焦等等。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虞老师通过讲授如何处理教科书上的略读课文,不仅指导了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读,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大大地延伸了课堂的宽度和广度。

3、心得体会

“他山之石,可以错玉。”听了名师的课,再反观自己的课堂,得出

以下结论。首先,上好课要备好课。没有充分的准备,相信名师也要露怯。其次,要在理念、模式的指导下上课,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育人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