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三难问题及原因】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

20xx年x月x日15:05:5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珠海市新经济组织工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找准“三难”问题,深入分析“三不到位”的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了“三强化”措施,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难问题”是制约党建工作的瓶颈

一是组织找党员难。“两新”组织自身普遍存在“小、散、广”特点。相对于部分已经具备规模的“两新”组织,大部分“两新”组织尚处于发展培育阶段,虽然基本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但却呈现出规模小、人员分散、组织分布广的特点。同时,“两新”组织党员也存在“少、低、频”的特点。跟传统的机关、国企和军队相比,“两新”组织存在党员人数少、所占比例低的特点,加上市场残酷竞争、自身生存压力的存在和企业发展变动等原因,“两新”组织的从业人员及党员的流动较为频繁。另外,部分党员不愿“亮身份”、“树旗帜”,不正式转接组织关系。有的认为到特区工作主要是打工挣钱,亮学历、亮资历就够了,不必亮党员的身份;有的认为只要找到工作挣到钱,亮不亮身份无关紧要;还有人怕亮了党员身份反而受到企业主防备和歧视;更有少数人认为不亮党员身份可以更少履行义务。

二是建立基层党组织难。从立法层面看,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缺乏刚性法律、法规。虽然《公司法》第十九条明确提出“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 产 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 产 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的规定,但是对于不遵循这一规定的实体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实际效果不明显。从程序性规定方面看,也缺乏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强制性切入点。“两新”组织在登记管理环节和业务管理部门指导检查环节,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要求。从“两新”组织构成模式来看,还缺乏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内在动力。“两新”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出资人和管理人员,特别是外方人员,认为公司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就行了,没有必要建立党的组织。

三是开展活动难。与传统领域的机关、国企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新”组织的内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从“核心地位”向“边缘化地位”转化,其性质决定了不可能用充裕的时间安排开展党建活动。同时,“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是典型的社会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很大,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其关注度主要在业务技能学习及生产任务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另外,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主要是“三会一课”、党员外出活动、读书读报为主,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传媒业的飞速发展,让“两新”组织党员和员工能够很容易地获取这方面的政策和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参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三不到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层面上,对某些党组织存在“放任”意识。市、区(功能区)两级党委非常重视,但一些单位和同志认识不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两新”组织层面上,企业主存在“警惕”意识,担心党组织与管理层争夺企业控制权,担心党组织活动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党员层面上,不少人存在“打工挣钱、回家过年”的雇佣思想,对党建工作缺少认同,积极性不高。

二是资源支撑保障不到位。首先是经费难以到位,“两新”党员的教育管理经费目前主要来源于党费,而“两新”组织党员收入不稳定、党费缴纳积极性不高,全额返还的党费捉襟见肘。各级财政资金的制度性安排较少,对比起种类庞杂、数量庞大、人员分散的新社会组织而言,犹如杯水车薪。其次是党务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市区两级党建指导员不到60名,全市近三万家“两新”组织,1247家基层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均为兼职工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精力均十分有限。另外,活动场地严重缺乏,绝大多数“两新”组织基本上没有党员活动室,有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不得不游离于单位外。

三是组织管理体制不到位。专业性较强的“两新”组织,特别是新社会组织由于与属地联系不大、依存度不高,而且存在专业性较强、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街道、社区等属地管理模式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另外,单纯的由政府相关部门条线管理也存在现实困难。由于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有些社会组织脱离政府主管部门后,会出现找不到“东家”的情况,势必造成单纯的条线管理的模式难以达到全覆盖的局面。

“三强化”是破解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是强化教育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各单位、部门党组(党委)成员的责任意识,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职责、落实责任。要加大培训力度,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提高各级党务工作者认识和能力。组织一些上层次、有规模的教育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既培训党务知识,也讲授经营管理等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各级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着力抓好示范区、示范点建设,以典型推动工作。在现有示范区、示范点的基础上,按照“五个好”标准,重点指导和培育一批市、区、镇街级示范党组织,打造一批“亮点户”、“亮点群”和“亮点带”,加大宣传和报道力度,组织参观学习,营造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强化支撑保障,破除制约瓶颈。各级党委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将“两新”组织党组织收缴的党费全额返还的同时,把“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各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安排专项经费,对基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给予适当的补贴。要通过专、兼、聘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狠抓《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市、区(经济功能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党建指导员,经费纳入统计财政预算,各镇(街)应当配备专门的党务工作人员。要抓好活动场地建设,依托各街道、社区及村委会的现有党员活动中心,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党员活动中心,由基层党委统筹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解决“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三是强化机制探索,实施扁平化管理。在市、区、镇(街)三个层面上,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两新”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相关部门职责,按照“分工负责、整体推进”的思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局面。要以行业协会为龙头,带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加大基层党委的组建力度,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基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要采取新的更加务实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基层组织建设方式,在按照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群组织的基础上,把不同类型“两新”组织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近的思路进行整合,推进村企联建、社(区)企联建的管理模式。

(张明明/珠海市新经济组织工委书记)

 

第二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以及

对策与思考

近年来,针对斗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设置难、规范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区委高度重视,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创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区为目标,务实创新、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9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210个、党员1594名,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下面,谈谈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

部分非公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担心党的活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的党务工作者对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不多,有畏难情绪。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和差异性大,党性观念有所弱化。

2、组织建设不到位。

党组织组建难。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党务人才选拔难。具有党务知识,又有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党务干部不多。党组织活动开展难。由于涉及到时间、场地、经费等问题,

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不容易。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多数“两新”党组织和党员除了进行沟通、联系、协调和建言献策外,难于发挥参与决策和监督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3、教育管理老模式。

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党员过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党员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不愿转;有的党员怕被老板炒鱿鱼,成为隐性党员,不想转。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部分“两新”党组织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工作停滞不前。党费收缴有拖拉,个别党员缺乏党性锻炼,党费收缴存在拖拉和欠缺现象。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上级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把党的工作积极融入经济工作中,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了“两新”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才会有所作为、大有可为。

1、统筹兼顾,提高“两个认识”。

一是增强思想认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假如我们不能及时在各类“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势必会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执政地位,所以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做到

理直气壮。二是增强统筹意识。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同时与群团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形成各配套组织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工作模式。

2、因企制宜,确保“两个覆盖”

一是组织覆盖。坚持联系实际,采用灵活方式组建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建联合支部、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工作覆盖。建立健全区、镇和工业园区“两新”组织党的工作机构,同时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对辖区内没有党组织的单位和企业,可与当地行政机构、主管部门联合起来,排摸党员情况,或者与企业的工青妇、协会等社团组织紧密配合开展党的工作。

3、结合实际,深化“两项活动”

一是开展党组织活动。要坚持“小、活、散”和“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过组织生活,同时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开展党员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党员开展送温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企业的实际创新设置载体,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着力培养党员的责任意识、创新意

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4、健全机制,强化“两个建设”

一是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如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经费预算制度,建立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使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完成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素质。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同时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5、改进方法,加强“两个力度”

一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两新”党组织党员活动室,配送电教设备等硬件设施,完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可采用上级拨一点、企业自筹一点和利用全额返还党费来解决。二是提高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为“两新”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建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及时总结和宣传党建经验,扎实推进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