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5.降雨类型

一、地形雨

潮湿气流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沿迎风坡上升,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降水,称为地形雨。气流越过山顶,沿背风坡向下流动,则形成增温、乾燥等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乾热的焚风。

二、对流雨

对流雨盛行於热带及温带夏季午后,因高温使得蒸发旺盛,富含水汽的气流剧烈上升,至高空因减压膨胀,而冷却成云致雨,称为对流雨。其特点为:强度大、雨时短、雨区小、常伴有雷电、短暂强风,又称为热雷雨、雷雨或雷阵雨。如台湾夏季午后的西北雨即是。

三、锋面雨

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其接触面称为锋面。暖湿空气因密度小,较乾冷空气轻,会沿著锋面爬升,而致水汽凝结降雨,称为锋面雨,如台湾5、6月间的梅雨。锋面雨多发生於温带气旋的天气系统内,故又称气旋雨。

四、台风雨

在热带洋面出现的热带气旋,其降雨主要是由海上潮湿空气的强烈辐合上升作用而形成,称为台风雨。热带气旋的范围较温带气旋小,但云层浓密,且环绕在低气压中心的气流强盛,带来狂风暴雨,经常造成灾害。热带气旋在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美洲地区则称为飓风。

6.洋流类型

一、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是最主要的洋流形式。并且是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这是最主要的洋流。

二、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的水平方向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洋流。表面由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海底反之。

三、补偿流:强大的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动海水表层离岸而去,上层海水缺失,除了周围海水补充,海底海水往往上升补充。秘鲁寒流(上升流)就是在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下形成。 影响:冷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经常形成渔场。

7.赤道逆流

在赤道南北两侧,由于常年受到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了两服自东向西的洋流。从太平洋东部流出的海水,靠下层海水上涌补充。同于下层海水较冷,因此太平洋海面的水温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的"翘板",太平洋东部秘鲁沿海的鱼类和海鸟多年来乐居在这一较冷的海域之中。从东向西流去的两股赤道洋流在到达大洋彼岸后,受陆地阻挡,有一部分形成反向的逆流,再横越太平洋复向东流去,这股暖性的逆流叫赤道逆流。

8.印度洋环流冬逆夏顺

冬季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9.渔场形成条件

一、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

二、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三、寒暖流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即上升流海域):海水发生搅动,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四、河流入海口:带来大量养分。

10.喀斯特地貌

一、典型地区: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二、形成条件:

①可溶性岩石—这是此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

②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③流水作用:流水的溶蚀作用;流水的流动作用(更强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④气候影响: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三、假喀斯特: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四、构造选址: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五、分布地区:中国是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七星岩,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牙买加和越南北部地区等。

11.红色沙漠

一、定义: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 “红色沙漠”发生在我国南方,表现为土壤退化,是荒漠化的一种。

二、成因:破坏森林,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与西北荒漠化不同,西北是风力侵蚀,而南方的红色沙漠是流水侵蚀造成的。

三、分布:

①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呈红色,天地间火红一片,奇丽无比。其成因是砂石上裹有一层氧化铁,这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漫染大漠所至。

②长江流域地形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且多为较薄地表疏松物覆盖的石质山地。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即人们向大自然强取薪柴和耕地等原因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另外本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并且以暴雨的形式出现,流水的侵蚀作用非常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

12.石漠化

13.U形谷

14.岱固地貌

15.岩石分类

16.寒暖流

 

第二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17.影响雪线的因素

①气温: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雪线分布总趋势有低纬向高纬递减)

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

②坡度: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因为,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③阳坡阴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④迎风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NOTICE: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全球雪线最高的地方不是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主要因为副热带降水比赤道少。

18.农牧业类型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灌溉农业——水源是主要影响因素

新疆地区:绿洲农业——水源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气温)

内蒙古:草原牧业——三河牛,三河马为主要品种——草原广阔,温陆气候;生态恶化 西藏地区: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有河流水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昼夜温差大 青海地区:高寒牧业——(宁夏)滩羊——高原大陆气候,光照充足

新疆地区:山区牧业——细毛羊——光照充足;土地荒漠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