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讲坛学习体会

素质讲坛学习体会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白坪中心小学 刘铁山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登封市教体局20xx年x月x日在释小龙武院演武大厅举办的第四期教师素质讲坛中,全国名师张贵民所讲的作文课,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作文水平。

一、感受生活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张贵民认为:“习作贵在真、实,难在活、新”。

(一)注意观察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探索的内容。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课上观察科学实验,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临摹、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既学会认识形、色的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要说作文先观察,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善于积累

积累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上的、经验的、知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写文章时把这种积累化为优美的文字。因此,有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那么,怎样积累呢?

1.充实生活,丰富生活内容。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作文要不断地生活化、平凡化,不要概念化、模式化。对此,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指出:“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参观、操作、实践等实践活动,有的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阅

读有益书籍是有效地积累材料的方法。”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喜爱生活。

2.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有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内容,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积累。

首先,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搞搞摘抄,积累词语;读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的一瞬,动脑筋思考,写成日记。这也是平时积累素材的结果。经常练笔写日记,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指导写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名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积累课内外、国内外的优美诗文,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在课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摘记、背诵,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较快的增强,学生的写作也得心应手了。

二、多种感官综合利用

(一)要让学生会说作文

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在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究其根源,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强调说的能力,这是写话的基础,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说得精彩,才会写得绘声绘色。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得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让孩子们说熟悉的词语,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要求一句话不但完整,而且要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用“有的.......有的......”“越......越......练习说一句简单的话。学生说:“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投沙包。”冬天越来越冷”。 “树叶越落越多”。然后再在这几句基础上加上别的修饰成分练习说几句连贯的话。或者说自己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充分体会说的乐趣。

要让学生说好话,就要教会他们先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千世界、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由说到写,写好日记

如果“说”是手段,“写”才是目的。积累素材,由易到难,写日记是提高小学作文的必经之路。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日记,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还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持之以恒。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日记这一文体,还需要我们老师在四至六年级,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循序渐进。

日记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及其他方面都有极大帮助的这一文体,要使学生终身享用,我们只有在教学训练中,按照规定的训练要求做到循序渐进。一是在训练中对学生记日记的数量要求达到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只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记记日记,四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老师要定期在一定时间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因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第一学段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格式的规范和怎么记一件事情上,第三学段放在要有一定的条理上。这样,使学生的日记训练由低学段向高学段不断地发展。

3.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加强课外阅读,才能不断培养想象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写作材料,在文章之外下足功夫,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课外多读书、多观察、多交流,广泛涉猎历史、科技、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会产生描述、书写的强烈愿望。二是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让一个组的学生把自己最近在课外书籍中读到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背诵给其他学生听,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生对着作文本、咬着笔、苦思冥想的不佳状态,使学生变得爱写作文,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想象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这样让学生在音乐、动画的氛围中进行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闭着眼睛听着音乐心理想象古诗词描述的优美画面,然后在睁开眼睛轻声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3)引导学生善于续写、扩写或补写。

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教学时,我常引导学生对重点情节为续写的起点,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张开合理想象,顺着课后的思路,进行续写故事的结尾。有的文章由于一定的原因,省略了有关的情节,或在过渡环节上,对人物情节写的十分简练。遇到这样的文章,我指导学生想象,补写一段相关的情

节,进行扩写练习。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兴趣浓,乐意写。同时注意假写,假写是直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假设,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或一段话。通过实践研究,利用课文进行想象做训练,一举多得,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写作内容,渗透了品德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还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教师写下水文应当是习作课上必做的功课。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省素质教育论坛学习体会

参加山东省“20xx”素质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陈 敏

20xx年x月x日—30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xx’山东素质教育论坛”在烟台市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专家、学校校长等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

很荣幸我能参加今年的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通过此次活动我对素质教育又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此行感触颇深。

本次全省素质教育论坛旨在全面总结、交流我省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促进我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次论坛分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德育、家委会建设6个分论坛,共有100多个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29日上午,听了尹后庆教授的上海与美国的基础教育现状与前景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改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尹教授的一番话让我们站在了国际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国家要想长足发展,教育体制必须改革,“中国的教育也必须国际化。”这句话第一次听到,内心为之一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文化无国界,将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是各国文化的渗透。这是多么高远的认识。“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有教育的良知,我们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应为社会舆论、家长的期望所

左右。”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大教育观,是把教育当做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事情来对待。

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 我参加了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分论坛的活动,共有20位代表以中小学素质教育为主题,就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经验交流,精彩纷呈,无论在山区的学校,还是海边城市的学校,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为素材,确立校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其教育教学的目的都是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听完各教育局或学校的经验交流,可以将感受概括为以下几点:责任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科学、创新;做法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及时记录工作材料、形成相关的具体成果。结合本级部的工作,下一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年级组文化的建设

教师教学工作文化的建设(师德、教研等方面)和学生学习文化的建设(求学态度、责任感、爱心、集体荣誉感、恒心、毅力等)

采用墙壁文化、宣传资料、会议交流、考核评价等为途径实施,最终形成“规范、积极、和谐、创新(特色)”的年级组文化。

2、年级组工作的宣传

缺少沟通,就不能达成理解,不能形成合力。采用多种手段与本组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介绍年级组工作的目的、方式、成效等方面。想法再好,孤掌难鸣,甚至导致工作被动。

目前,可以与年级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交流等活动。

3、年级组教与学的管理

教与学的管理本着两个方面展开:规范和科学。“规范”是保障,“科学”是发展。所有做法都要有制度、监督和评价。及时制定年级组教与学的常规,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本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理念”的指导为先导,“行为”的指导为手段,以监督为保障,以评价来激励。

4、年级组活动的开展

开创“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开展丰富的年级组活动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让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活动包括: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以及经验交流活动、体育竞赛、文艺表演、学科专项竞赛(师生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语文课本剧表演、数学动手小制作等。

以上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