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2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主 持 人: 陈 孝 荣

成 员: 李忠厚 景怀贵

所在单位: 临沭县玉山镇初级中学

完成时间: 二00九年x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大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教育,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学校小环境:我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推行“圆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做到生生互助,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行组内互动,组间联动,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有机统一,但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展示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五是教师对合作学习持怀疑态度,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任务完成的矛盾难以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推动新课改的进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解决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 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起积极作用,具有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俩提出的五因素理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它们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促进性的相互作用、个人的责任感、社交技能或合作技巧、小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配

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五因素有机系统地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实施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②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1、科学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如课堂上的学习小组,校外学习小组(可以家庭住址临近为准)等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把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学习网络,以优促中、以中带差等。

3、教师的组织能力加强和评价功能的完善。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机结合。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意识差,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一个班级中除了几个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基本上学习数学都比较困难,作业一抄了之等,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没有实效。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重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研究适应本校的教学策略,抓实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是以问卷、座谈或文献的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现状、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及学校的班级情况作出分析,以文献、实验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进行分析。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层次,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间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集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统一。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并举的结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投入,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3)任务导向明确,学习成功率高,达到了预期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适应学生差异的分层合作学习教学,从而大面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通过本课题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一套符合我校数学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3.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教学策略。

4.通过实验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

1、 教师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2、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

3、 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4、 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

5、 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能力培养。

6、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20xx、11——20xx、12)调研准备阶段。了解学生情况,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②传统教学方式的调查及原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小组组成结构图、论文等。

2、 (20xx、1——20xx、9) 全面研究阶段。(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结构图、成员责任分工表,教学过程的反思等;论文、教案、调查问卷等。

(2)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机制。

完善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套量性的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出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同学的参与程度及实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

完善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以学生参与的人次和实际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包括预习和展示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内部的评价和教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落空。

完善的第三个方面是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为,有无创新。

(3)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及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3、(20xx、9——20xx、12)总结阶段。结合第二阶段的教育实践及理论札记,事实的相关材料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策略。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 研究对象:玉山镇初级中学全体学生。

2、 研究的基本方法:本课题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开展研究活动。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同时兼顾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学生分层),“分层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

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学生分层分组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学生分层目标的设定和调整;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评价;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本课题组是由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在教学成绩方面非常突出的教师组成,各成员在课题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2、 本课题组成员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信息以及图书室、阅览室等相关资源,加大科研的力度,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资源保证。

3、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已开展多年,并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保障。

4、 学校领导关心和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每年都拿出专门的经费供教师从事课题同研究,并对课题研究情况在期末绩效考核时量化时赋分。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一、(20xx、11——20xx、12)调研准备阶段。1、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深入学习和研究本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技巧。2、了解学生情况,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②传统教学方式的调查及原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论文等。

二、(20xx、1——20xx、9) 全面研究阶段。(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结构图、成员责任分工表,教学过程的反思等;论文、教案、调查问卷等。

(2)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套量性的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出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同学的参与程度及实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

评价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以学生参与的人次和实际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包括预习和展示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内部的评价和教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落空。

评价的第三个方面是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为,有无创新。

三、(20xx、9——20xx、12)总结阶段。(20xx、9——20xx、12)总结阶段。(1)、结合第二阶段的教育实践及理论札记,事实的相关材料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2)、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课题报告。(3)、向上级教科研部门汇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等待上级部门的成果鉴定。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论文、公开课

 

第二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覃小桃

课题组成员: 吴秋虹、陈海谊、彭艳芳、邓月群、蒋雪昌、周惠惠 负责人所在单位: 来宾市第七中学

开题时间:20xx年x月

预计完成时间: 二020xx年x月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愉快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我校目前开展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新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为研究课题。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小组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

现在中学生学习意识差,学习数学非常困难,而且感觉学习数学很枯燥无味,数学教师感到无奈,在课堂上教师讲了很多次,分析很清楚,但学生都不能跟上思路,同学们学习数学都不感兴趣,作业一抄了之等,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没有实效。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重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研究适应本校的教学策略,抓实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只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将学习定位于学生个体对知识的领悟与记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交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环境、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方面实效显著。

2)学习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如何合理建构小组;

2、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3、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分工问题;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防止出现边缘人物;

5、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的控制界定;

6、教师如何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对小组的学习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层次,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间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集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统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投入,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3)任务导向明确,学习成功率高,达到了预期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2 、课题研究目标

①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形成共同进步的格局,互帮互助,“一个都少不了”。

②更新课堂学习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体会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题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②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③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具体课例中研究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形式及教师如何融入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④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本实验教师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⑤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积极撰写论文、报告,形成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的课题申报工作;

2、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3、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4、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实验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教学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丰富多彩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本实验组的老师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

2、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分析总结,以便纠正实验的偏差,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行为、测试成绩等方面的材料,

收集学生在作业、单元测试、期中、期考成绩等可量化的数据。

第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x月)

3、参与该实验的教师对前一阶段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查找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4、举行实验观摩活动,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构建教学模式,撰写教学实验论文、总结,深入开展实验研究印证实验效果。

第三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5、总结阶段

组织课题的相关人员对实验进行总结,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

五、课题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遵循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主要以论文、课堂实录和实验报告的形式来呈现所得的结果。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