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在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县的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镇、江苏省示范性小城镇——安峰镇。在安峰镇文化路上,坐落着一所美丽的现代化学校——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校区位于万人敬仰的安峰山事件烈士纪念塔东北部,西临碧波荡漾的安峰山水库,依山傍水,环境怡人。历史的沉淀,使学校具有了独特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辉煌的办学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为创建作文课程基地提供了优良的实施环境;语文组具有优秀的教育教学改革传统,也为创建作文课程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现实条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新作文实践基地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学会系统先进集体”、“连云港市十二五教科研工作先进集,连续十年荣获县教科研综合考评一等奖,语文组多次获得“县先进教研组”称号。

学校一贯秉承“卓越”的校训,按照“厚积薄发,教学相长”的办学方向,上连教育局下接基层学校,充分发挥六大功能整合的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学校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校形成以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成长学生、成长教师和发展自我为宗旨,全面推进我县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教科研训体系。在上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我县小学教育的领军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云港市教科研先进学校、连云港市文明单位、全国特色作文基地等,赢得了同行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自评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快

长期以来,东海县教育局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来抓,县教育局决策使学校实现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职能与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安峰小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对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社区教育等进行积极的指导和管理。上级政府一向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把学校纳入中小学管理体系。我校小学教师研修经费每年按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1.5%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学校每年均按照不低于年度共用经费总额的5%的标准安排的教师研修经费。

二、基础条件标准高

全校教职工为100人,学校占地约49092平方米,建筑面积8808平方米,专业教室数量充足,配套设施齐全,建有普通教室39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4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个;多媒体资源制作室、课程制作室、心理咨询室、普通话测试室、图书资料室、琴房、会议室、食堂等一应俱全。建有千兆局域网,出口宽带100M,互联网100M到桌面。现有各类专业报刊118种,图书38500册,电子图书2万余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构我校教师网络学习资源和管理平台,满足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队伍建设专业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16人,平均年龄37岁,均具有本科学历和小高职称。领导班子管理水平高、业务素质精、工作作风好,凝聚力和战斗力强。

学校建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共计82人,其中小高职称、骨干教师、中高职称分别占84%、26%、3%,50周岁以下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均具有8年以上基层学校工作经历,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每人都精通数门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引领的能力。现有兼职教师12人,来源广泛,比例恰当,均具有小高职称,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成效显著,对其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工作绩效明朗化

制定了“十二五”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保障有力。学校管理统一,资源共享,已形成研训一体化立体多元的格局,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支撑。

我校教师教育坚持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村小、关注焦点、分类推进、重在实效”的原则,每年的参训人数达100多人(次)。校本研修制度健全,我校对村完小用教学点校本研修指导到位,每年都组织开展全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验证工作和校本研修审核工作。在教学研究和指导上富有成效,构建了我校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引导一线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实现有效教学甚至优效教学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我校有20多项各级教科研训课题立项或顺利结题,有100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刊

物中发表,四本教育专著正式出版。

五、特色创新名气大

学校建设和发展形成特色,在省内外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在同行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我校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模式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尤其是在特色建设、课堂观察等方面所形成的经验和成果,在《现代教育报》《教学与管理》、《华夏教师》等多种媒体均有相关宣传、报道,在省内外各种平台上进行经验交流。习作特色获20xx年度全国特色学校荣誉称号。20xx年我校被评为“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东海县师资建设先进单位”和“东海县教育现代化先进校”。

学校的自评结论为“通过”。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新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自评报告

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五大机制“建设上,尤其是在培训机制和辐射机制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我校自评情况加以汇报。

一、建设规划(总分10分,自评为10分)

学校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较高,并把此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学校针对岗位为教师制定了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是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教师是创建专业发展学校的最直接受益者,在五年计划内培养一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组,培养一批人格魅力足、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因此,能获得教师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二、组织领导(总分10分,自评为10分)

我校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负责人。主管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不断学习和研究,并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留有学习笔记,工作思路清晰。学校工作分工明确,有相应的制度和记录。各教研组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开展校本研修。

三、运行保障(总分10分,自评为9分)

1、条件支持

我校具有满足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图书室种类教育理论杂志种类多,能有效服务于一线教师。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并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台电脑,能满足教师备课、学习、交流需要。

2、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作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专项资金。

3、时间保障

多渠道保障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时间。

四、制度建设(总分30分,自评为23分)

1、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100%。

2、教研制度

根据我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试图在教师培训机制上进行创新,构建“课改、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机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形成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共同性、进取性”为组织文化内涵,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以期实现“课改引发教研,教研推动课改;教研带动师训,师训提升教研;师训启发课改,课改激活课堂,课堂引领师训。”这样就较好解决了教学与培训、科研与实践、现实与发展的矛盾关系。

我们抓住备课组课改课题,以课题项目管理形式,对备课组的项目达成度予以调控。课改有什么问题,就产生了培训课程需要。

3、科研制度

我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申请了十二五课题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以此课题为切入点,不断研究课改中的问题。此课题现在进行中。

4、导师制度

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大力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5、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

积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条件。

6、评价奖惩制度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惩机制,并将其纳入期末考评,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每位教师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五、教师专业发展(总分20分,自评为16分)

1、教师队伍情况

我校共有26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我校有两名骨干教师,并起到带头作用。

2、个体发展

我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年度达成率90%以上。

一年来,教师在成长道路上收获很多。如,我校教师马玉昆、冯松辅导的作文获华人杯大赛优秀奖。宋维老师、于艳霞老师在学区作示范课,宋维老师、郑利娜老师和齐丽娟老师在县素质大赛中获奖。

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超越一般发展速度,提前达到更高专业水平与任职资格,

但受单位指标限制而没有晋级职称的机会。

3、团队发展

学校各层次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教职工语言文字测试全部达标。在20xx年省督导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六、示范辐射作用(总分20分,自评为13分)

我校与县回民小学和县幼儿园结为帮对学校,两所学校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我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申请了十二五课题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以此课题为切入点,不断研究课改中的问题。此课题现在进行中。

七、特色加分(总分20分,自评为5分)

我校积极实行新课改,尤其是我校的数学课,已形成一种模式,并在全学区推广,还有多名教师参加了县示范课。

八、存在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1、我们更多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发展关注不够,今后要注意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开发相应的研训课程,特别是如何发挥高层次教师引领作用方面,要有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并为之搭建平台。

2、教科研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3、资金紧张,投入欠缺。

4、虽然有评价机制,但还属于结论性的评价,在诊断性、推动性、调控性方面还做得不够。今后在动态评价管理方面需要下工夫,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教师分层发展型评价指标,使教师的自我发展计划与学期计划达成度自动比对,以提醒教师注意,也可以根据实情随时调整、修改。

总之,申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我们系统地回顾了几年来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面对成绩,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们将把这次申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让我校师生在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