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教学总结报告

20xx-20xx唐都医医院神经外科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教学改革和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今高等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标杆,坚持以“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为指导,注重“教书育人”,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探索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总体目标是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根据临床课实践性强的特征,让学员尽早接触临床,充分利用临床医学院充足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氛围,贴近病人,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技能,引导学员开拓创新,促进全面发展。使学员把握临床医生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处理能力以及从事科学探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方法,成为合格的医学生。 针对当今高等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及神经外科的教学特点及特殊要求,在保持原有教学措施的基础上,我科对神经外科学的教学安排做了合理的、适当的改革、调整。

1 注重医德医风及为军服务教育

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白神经外科专业充满挑战性、复杂性和艰难性。王忠诚院士说:每个医生的成长,都是以病人的痛苦甚至付出生命为代价的。因此,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坚持教书育人的思想,树立良好的、正确的学风和医风;要做好每一个实验,看好每一个病人,做好每一例手术,这是神经外科医师成长的立足之本、为人之道。作为一名军医,为应对现代战争需要,做到随时听党指挥,上得去、打得赢,神经外科教学中必须加强军人素质及为军服务教育培养。

2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相对于大外科,神经外科是小科室,教学时数少,考试所占比例小,而且存在重视临床工作、忽视临床教学工作的现象,学生容易产生忽视神经外科教学的思想。但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又是军事医学中常见且需要紧急处理的病种。因此,我们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安排高级职称、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员授课,要求授课教师熟悉教材,除按大纲要求讲授外,还要博览群书,讲授目前该学科在国内、

外诊治的最新动态,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的时间,把握好讲授各部分内容所需时间,对黑板内容布局、课堂举例、重点内容讲解以及幻灯、挂图、标本的使用等教学内容进行精密安排。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教材内容、学时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全面思考,深入浅出写好教案,既要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以及科室授课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案,还要依据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3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与实践分离的模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枯燥情绪。病案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充分体现带教者的理论功底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均有较大作用。为使学生在进人临床实习前熟悉、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与治疗有关的知识,我们依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在讲解每一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时,理论联系实际,多举案例,将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平时遇到的各种典型病例融于教学中,特别是诊疗过程中的误诊、漏诊病例,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正误对比,印象深刻。这些措施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使之与临床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临床技能。

4 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其它临床学科比较,神经外科学有其突出的特点。(1)其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学生不易理解。(2)内容广、名词术语多、知识点散在,学生难以记忆。

(3)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学生很难掌握。(4)神经系统基础教学与神经外科教学间隔时间长,学生知识遗忘多。(5)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法,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听课疲乏。多媒体讲稿的优点(1)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学习内容神经外科学的教学特点是在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性和技术性,且与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手术学等学科知识密切关联,学习内容

庞杂,增加了学习难度。相反,教学改革压缩了授课时间,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从原来的50min缩短为40min,教材频繁更新换代等。运用多媒体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神经外科学科的前沿知识。加深学生们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图文并茂,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从教育生理学角度看,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能牢固掌握的大约占15%;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 能牢固掌握的大约占25%;但如果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掌握知识的效果可提高到65%。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大量形象具体的信息,多感官刺激,能将神经外科学科较抽象的内容通过利用图像、图片、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技术来形象化,如教学中可随内容讲解随时插入“大脑解剖结构”、“脑外伤”与“脑内血肿”等的CT、MRI影像等。使学生从简单的记忆转变到具体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课堂上有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3)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多媒体讲稿,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每张幻灯片展示的内容有限,要求老师对内容进行精简,繁冗的内容必须删除,留下教学大纲要求的、精练的内容,重点自然突出, 条理也很清楚。(4) 字迹工整,拷贝方便多媒体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字体,还可以根据需要,给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效果,这是板书不能实现的,克服了有的教师板书不清楚、字迹潦草的缺点,便于学生认识。采用投影仪,亮度高、字体大,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专心听讲,思维紧跟老师,不必忙于笔记,课后学生可以将老师的讲稿拷贝到软盘,带回寝室或多媒体教室复习。多媒体课件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创作多媒体课件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知识深浅度、重点、难点等及教学对象,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长,使用多媒体软件的可交互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把握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真实性原则 创作神经外科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目的不仅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和巩固现代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复杂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寻找规律。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不能把尚未肯定的临床知识传授给学生、引用的病例应符合科学理论和临床特点,力求通俗浅显,但不能违背科学要求。

神经外科教学中影像学的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结果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手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等特点,这是创作神经外科多媒体课件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否则易使学生对课件内容产生错误理解和记忆。收集整理图片,精选插图和动画插图和动画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目的是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和问题直观化,便于理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另一方面,在连续几张文字幻灯片之后,适当插入图片或动画,既可以避免枯燥,又能说明要讲授的问题。 充分、合理地利用动画设计。动画是神经外科多媒体教学中最有表达能力的手段。充分利用动画的表达能力, 可使学生获得真实、动感的理性知识。例如颅内血肿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以制作成动画,这样就能非常生动地展示颅内血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寓教于乐,使学生一目了然、难以忘记。又如,有些体征如“颅内动脉瘤发生时患者的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比较典型,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展示,远胜于老师的描述。在动画设计中, 对动画制作的要求要真实,没有必要制作豪华的三维动画,否则失去了动画的真实性。操作过程中尽量要体现多媒体的可交互性。神经外科教学注重手术操作,无论是见习、实习的学生都抱怨连看手术的机会都很少,有时甚至是几十人围着一台手术来看,什么也看不清楚,更没机会有老师在旁边解说。而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动画则能更好地发挥其特长,学生可以一边观看一边询问带教老师,能更清楚地了解手术过程。适当,适度原则适当是指多媒体的设计应做到文字精炼,选取的图片、图像典型,以最有利于学生吸收教学要点为准则,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张幻灯片只能输入一定量的文字,若输入过多,字体变小,会影响文字的清晰度,而且文字过多,还会给人“冗长”的感觉,易引起“枯燥”感。适度是指多媒体画面的设计和动画的选取切忌“花哨”,当用则用,不用则弃。只有将多媒体和各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扬长避短,才能科学地把握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其它教学方式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总之,在神经外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更好地体现了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并且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恰当地使用这种先进工具,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20xx020724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导师:

研究生三年的生活即将结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顾这三年的生活,真的是收获很多。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数学地质实验室这样一个好的学习和科研的平台,为我创造了科研和教学的良好环境。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本科生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Matlab数学实验”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实际的教学,我学会了如何去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进行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也让我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消化了本科时所学的课程内容,为更好的进行科研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总之,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就我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感悟总结如下:

一、充足的教学准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备课是教学成功的重要过程,没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教学是很难讲出让学生满意的课的。我认为备课是老师教学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进行教学任务之前,我总会化很多时间进行讲课准备,做好ppt。一般做课件的时间最长,我尽量把课件做的丰富有趣,在课堂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课件上也要包含本章节的重要内容、核心知识点等。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但跟我年龄相差不是很大,又加上我也曾经有过相似的学习生活经历。因此,面对陌生的他们我的心里多了一份轻松也多了些许自信。大二的同学们对数学实验、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的了解仅限于之前的课程内容,有实践经验但是时间较为短暂,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把握仅限于了解层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预料之中的。我需要做的就是带领他们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同时将理论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升华,因此对于一些基础性并且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除了认真耐心解答我还注重引导学习注重将理论与实验的相互交融,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知识。另外,我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是一位学生老师,难免在学生中会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我需要做的就是对所教的课程相当的熟悉,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经常忽略的问题,同时我还经常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课下思考。在讲“数学实验”课程时,通过matlab实际在电脑上计算,让他们对数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他们觉得数学变得更近了,变的可以接触,这引起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更大兴趣。对我就开始根据实验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事先预习编写一下要完成实现的功能,观察记录完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思考着怎么把自己了解的内容更简单易懂地传达给同学们,让他们能更为有效地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样我也更符合“老师”

这个神圣的职位。

二、相互信任、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教”与“学”环境

90后的孩子并不像网络上说的那样,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更年轻、看待事物更加的全面。在开始的时候自己就从心理上及备课上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因此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还是胸有成竹的。讲课的时候坦诚相待,希望他们能好好听课,大家一起学习,我跟他们讲述了我的本科生活,我觉得逃课、恋爱、看大本头的小说,出去旅游等等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是,青春有时需要疯狂,愿意和一起交朋友,希望他们不要嫌弃我们80后的陈旧。但是,大学本身并不仅仅就是这些疯狂,她还需要一些宁静,需要一些内心的追求。我和他们一样拥有青春的力量。通过课堂上和课堂下的沟通与交流,我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在一起谈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真的,在这样的一个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火热,和那种对知识的渴望。跟他们建立了这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我的课堂变的更加的有趣,他们更愿意来听我的课,愿意提出更多具有意义的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很少有睡觉的、玩游戏的。每次去讲课我都非常的渴望,愿意之身在那样的一个和谐、温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

三、 “专心”、“耐心”、“交心”是一名好教师的必备素养

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office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些对于计算机知识并不十分了解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

在课堂中善于埋伏笔,并及时抓住机会进行练习,以及时巩固知识,符合心理学遗忘曲线。每一次课程结束后都留下一个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进行自主的练习。并且在讲述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会复习相关的所学过的知识点,对于后续的知识点会留下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

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学生的交流,

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四、“创新”是“教”与“学”的唯一出路

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我们学习、教学、科研都需要创新。我觉得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的。或者说,教学创新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不断鼓励学生探寻多种方式实现同一功能,让他们突破我们教学题目的限制,更多的加入自己的程序思想,对那些创新突出,思维方法新颖的同学,我还让他们给周围同学展示讲解自己的实现思路,让他的创新触动其他同学而给所有同学都播下创新的种子,同时给赋予创新的同学给予高分以奖励;从学生后面提交的项目来看,很多同学都能够自觉的加入一些新颖的内容,这不但是自己思想的一次突破,也更有一种创造的成就感。

由于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堂中,我坚持以学生为本,耐心地给他们指导,让学生通过我的辅导学到自己满意的知识,同时随时保留着一个认真负责的心态,严格要求学生,坚决禁止在实践课堂上玩游戏或者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在课后认真准备下一次课需要使用的资料,标注出重要难懂的地方,带引导性地告诉他们需要思考什么,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需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真正让学生听懂,看懂,做懂;在带课程设计的时候,我还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设计的进展情况,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虽然在辅导学生的时候经常被大家问得头昏脑胀,但是在看到他们一个个完整的设计作品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同时,得到学生们发至内心的肯定与评价,心中也倍感欣慰。这种寓教于学的方式使我感受了太多,衷心的感谢校方和我的老师给我了这次宝贵的实践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