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1

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费为群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我们的教学活动都是以之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思维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很大发展,我们开展的《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和深化。

(一)理论方面:思维教学研究起源于美国,至今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如戈登的发散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威廉姆斯的教学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模式、吉尔福特的“问题解决” 模式、泰勒的发展多元才能的创造性思维性教学模式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的教学模式等。在国外思维教学成果的影响和启迪下,我国学者也对思维教学进行了愈益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研究者在吸收和借鉴国外思维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思维的本质、过程及发展机制等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探讨和融合,为思维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林崇德提出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该理论以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意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包括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四个方面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七个方面的课堂基本要求;同时,还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双主体”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师生的课堂互动。林崇德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为我们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起着导航作用,发挥着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的双重功能。

(二)实践方面:

1.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前“三”是指“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特点;后“三”为自主学习的“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六”是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其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是:揭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共同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思维能力。

开展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对我们历史学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对历史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xx版)》指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社会学科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运用和教学评估等都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密切相关。课程标准对历史能力的要求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现实改革的需要。从当前教学现实来看,我们发现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还现明显不足。从对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存在着观念和策略上的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学生没有较好掌握历史学习的策略,特别是历史思维的策略,不会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学习,缺乏迁移能力。一旦遇到新的问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开展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思考和学习习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概念界定

历史思维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以认识过去、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历史思维能力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发展。

思维是脑活动的结果,思维能力是脑和手并用的结果,前者是可感而不可见的,是内隐的,后者是既可感又可见的,是外显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培养历史思维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查阅文献资料,调查历史课教学的现状, 收集实施的成功案例, 通过实践反思的方法,探索构建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分析,“先学后教”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它能有助于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有效实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先学后教” 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颠覆,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如何有效实施“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也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在研究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收集成功案例,从而初步形成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的有效模式。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主要用于实验阶段。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对实验对象的变化发展情况进行测评,将实验班级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情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还要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讨论会等,获取实验过程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2.行动研究法

主要用于实验操作阶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实验教师通过预设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观察学生活动、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等途径进行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不断修正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3.反思总结法:

通过不同教学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反复运用,我们要进行认真思考,要把课堂教学过程所体现和反映出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做好深刻细致的反思与总结。例如以教后记形式记写实验中教师和学生展现出的基本情况,今天记一点,明天记一点,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了,把这些点滴的记录集合整理出来,会形成宝贵的实验资料,阶段性总结,实验论文等等,以促使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实验的合理实施和结题。

四、具体操作步骤

本课题我们设计如下六个步骤:激趣——设疑——探析——建构——导行

1.激趣——导入设计:以落实“三维目标”和积极的“思维训练”为出发点,设计并建立思维兴奋中心,以此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就采取一定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以后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做好铺垫。此环节为导入设计,应找到学教内容与学生思维水平的契合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疑——任务驱动:这是打造先学后教思维型课堂的关键。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提高思维效度的关键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任务为驱动,设疑启智是关键的一环。设疑分为教师设疑和学生设疑,课堂上教师可采取导学稿形式,学生面对即将学习的文本,主动生成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的原则:(1)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2)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要有层次性,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各类学生。

3.探析——师生解惑:面对学习中老师预设或学生生成的问题,若无法独自完成,则需发挥集体的力量。本环节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规定性,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等学习活动,生生之间合力探究,去疑解惑,发展思维;还可师生合作,此时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面对设疑,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活动学习等方式。探析过程中,教师必须以适当形式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有效把握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必须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予以有效指导。

4.建构——明理总结:这是总结提高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前面学习环节所习得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出理论和规律,建立合理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事物规律即事物的结构,指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这是学科的课程中心,也就是教学中心。只要掌握了事物的结构,学生的思维才能深,思维才能灵活,认识事物才能准。如何明理总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诱导点拨式”小结,教师用简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升华知识,并把所学知识总结出来。(2)“精讲概括”式小结,这是从深化历史教学内容的一种以教师为主的小结方式,在小结中教师点明主题,升华所学的历史问题。

(3)“铺垫置疑”式小结,教师在结课时,或为下次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自然地过渡,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

5.导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学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效拓展延伸的本质还是为了有效教学,两者之间是内在的统一体。当拓展延伸部分的内容显示出高效性时,一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就会随之增加。有效拓展延伸以命制检测题的评价检测为主要方式,通过有效“检测”,可以帮助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有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其实问题的拓展延伸就是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延伸。

 

第二篇: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总结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监利师范附属小学 王洪波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

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

效果好。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

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三、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5份之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

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那么,驶出最

远路程就是:30×8/3=80(千米)。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设这艘轮船最多驶出x千米就应往回驶了。根据行驶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30+X/24=6,解这个方程得,这艘轮船最多

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老师问:还有其它解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这艘轮船逆风行驶时的速度:30 ×4/5=24(千米),然后把这艘轮船最多驶出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往

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列算式:6÷(1/30+1/24),解这个算式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这个同学利用的是类比思维方式,他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联想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工程问题。

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作者:黄烨东 推荐:黄朝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专家、教师著文论述其经验,值得借鉴。我在教学时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下浅谈自己的一些培养方法。

一、单向延展法

即以某一知识为端点,将若干项知识经过联想活动纵向组合起来,形成有

层次有过程、动态发展的思维的方法,体现出逻辑递进关系。

(一)由因导果演化延展

以果为因演化延展。如要求学生口述平面几何图形的演化过程;平面几何

图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演过程。比如问:长方形的一边延长时,变成怎样的几何图形?当此几何图形的一个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变成了什么样的几何图形?

(二)由易到难逐层延展

如:

1) 一班4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二班有多少人?

2) 一班有4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两班共有多少人?

3) 一班二班共有9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两班各有多少人?

4) 一班二班共有90人,从二班调5人到一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5) 一班二班共有90人,从二班调3人到一班后,二班比一班多4人, 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6) 两个班共有90人,二班调给一班8人后,二班比一班少6人,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这样的练习思考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练习也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是书本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这种方法是依照思维递进的程序性和数学的逻辑性的统一,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注重逻辑推理延展。

数学运算、证明以及数学发现活动都离不开推理,教学中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就是很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甲车从A城到C城,乙车从B城到C城,两车共行使1620千米, 甲车行了4/5,乙车行了3/4后,没走的路程相等。甲乙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根据甲车行了4/5推想到甲车所行的路程平均分成了5份,行了4份,没行1份;从乙车行了3/4推想到乙车所行的路程平均分成了4份,行了3份,没行1份。从没行的路程相等推想到乙车所行路程的1份相当于甲车所行路程的1份,可知两车所行路程的和恰有这样(5+4)份。从总路程和总份数可以推想到1份的路程S1=1620÷(5+4)(千米),所以甲车所行路程是5S1,乙车所行路程是4S1。

二、多向延展法

即以某一知识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的扩展开,形成多方面、多角度

的思维活动方式。平时有些学生思维狭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我注意引导学生沟通前后单元、此单元和彼单元的知识联系,打破知识单元的框框,促使学生在多思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一) 叙述理解延展

如根据:“甲相当于乙的3/5”我要求学生改变角度叙述:“甲相当于乙的

60℅”、“甲与乙的比是3:5 ”、“ 乙相当于甲的5/3倍”、“甲比乙少2/5”、“ 甲与乙的和相当于乙的8/5”、“甲与乙的差相当于乙的2/5”。

(二) 转化基准多向延展

如“乙筐西瓜的个数是甲筐的3/5”:以甲筐为单位“1”,则乙是甲的几分

之几?(3/5),以乙为单位“1”,则甲是乙的几分之几?(5/3),甲比乙多多少?( 5/3-1=2/3),总数是乙的几分之几?(1+5/3);如果以总数为单位“1”,则甲是总数的5/5+3,乙是总数的3/5+3等。

(三)思路辐射延展

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有两人各自骑自行车行走。当甲车轮滚动40圈时,乙车轮在同样的距离中滚动了30圈,如果乙车轮的周长比甲车轮的周长长0.32米,求这段距离。”

解法一:用归一法解。先求出甲车轮旋转一周的距离,再求总距离。

0.32×30÷(40-30)×40.

解法二:用倍比法解。先求出甲车轮旋转10圈的距离,再求出总距离。

0.32×30×〔40÷(40-30)〕.

解法三:用分数法解。以这段距离为单位“1”。

0.32÷(1/30-1/40)。

解法四:用列方程求解。根据车轮滚动的距离相等关系,设甲车轮的周长为X米,那么可以列出这样的方程:

40x=30(x+0.32).

解法五:运用比例来解。根据距离一定,车轮周长与周数成反比例关系,设甲车轮的周长为X米,则

30:40=x:(x+0.32)。

解法六:根据求最小公倍数方法解。 有30和40的最小公倍数=2×5×3×4=120,0.32×120=38.4(米)。

这样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反思延展法

许多教育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就能很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学好数学。解题后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思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他人经验,指导学生解题后反思,在反思中训练学生思维,发展思维水平。

如:“给你一段20厘米长的细铁丝做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做几个?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有以下几种:

长方形 长 9厘米 宽1厘米 面积9平方厘米

长8厘米 宽2厘米 面积16平方厘米

长7厘米 宽3厘米 面积21平方厘米

长6厘米 宽4厘米 面积24平方厘米

正方形 边长5厘米 面积25平方厘米

学生做到这一步都停住了,觉得问题解决了,不再深究。如果这样,学生得到的仅仅是这道题的答案,对学生来说,思维并没有一个提高的过程。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反思:这道题里还隐藏着秘密,你有发现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新的关系。“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反而越大。”“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大。”为了思维的再深入延展,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反思:这条规律是不是只在这道题目里适用?学生通过举例、小组交流,得出了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规律。解题后如此反思,既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也使思维得到了提高。

四、破思维定势训练法

就是教师以一组一组的题目呈现,通过题组训练,打破思维定势的一种思维

训练方式。学生在用某种思维模式多次解决同类问题而形成思维定势后,再遇到相类似的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机械套用以前思维模式的倾向,而且同一方法使用次数越多,这种倾向越明显。思维有了较多的定势,就会阻碍数学思维的发展。我常采用题组进行教学,选取的题型一般为基本题与变式题整体出现。

如基本题:甲车间一月份加工食品240吨,二月份比一月份多加工1/4,二月份加工多少吨?

变式题:去年,甲厂收入比乙厂多1/5,乙厂收入1000万元,甲厂收入多少万元? 结构变式题:甲车间一月份加工食品240吨,二月份比一月份少加工1/4,二月份加工多少吨?

叙述变式题:甲车间一月份加工食品240吨,二月份如果再多加工一月份加工吨数的1/4,就和一月份一样多,二月份加工多少吨?

通过这样的题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因结构的定型化而产生思维定势。

五、常规求异法

我所讲的常规求异法,不是指一题多解的求异思维训练,是指摆脱常规思维的支配,独辟溪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的思维训练方式。

如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时,我出示下题:“用12根火柴棒摆6个相等的正方形,你能摆出来吗?”按习惯思路,学生往往在平面上摆弄,显然是无法达到题目要求的。我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相等,六个面的面积相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很快解决了问题,都摆出了一个正方体,找到了六个相等的正方形。

又如在新授结束后进行复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张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240个,7小时完成。如果要在6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应加工多少个?学生都是这样做的:240×7÷6=280(个)。觉得容易,不再思维。我在学生不再思维时,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算式:240+240÷6=280(个)。问: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许多学生傻眼了。我就引导学生思考、合作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终于知道了这样做正确的理由,而且简便。经过一番思维,体验到了常规求异法的精彩。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