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习感想

大学物理学习感想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让我从学物理有什么用的思维转换为不学物理不行。我深切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个工科的学生,物理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最基本形态的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大学物理”课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式、智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若我们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俗话所说:一张白纸上好画画。所以,尽量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力的衔接,使我们尽快地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是大学物理学习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内容上看,大学物理共分五大部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中学物理也是学习这五大部分,但它们所研究的外延有所不同,中学物理主要研究特殊情况,如力学部分中,对于运动学的研究,中学物理主要研究匀速或匀变速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动力学中所涉及的功是恒力的功,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而大学物理研究的运动是变速的运动,功是变力做的功,研究的对象不仅是质点,还包括质点系,对于概念、定理的阐述都在中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需要矢量及微积分知识的支撑。在热学部分中,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最大的不同是研究的广度大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热学中的宏观量,更能体现热学与力学的联系。在光学部分中,中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几何光学,而大学物理研究的是波动光学,这是光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都能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波动光学的学习中,需要同学们多归纳多总结。电磁学部分中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比较大,从物理概念和定理、定律的理解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但是在大学物理中,微积分知识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发挥,在做题时,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所以往往用高中时所用的方法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也是高数与物理结合的难点,近代物理的学习中,大学物理比中学物理要广泛的多,由于没有思维定式,反而不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物理的学期,我也认识到大学物理更多地依赖于高等数学,因此对于我们大一新生来说,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要会计算微分与积分,更要理解微分与积分的物理意义,为大学物理的学习打下厚实的数学基础,另外,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要有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这些概念、定理与中学物理的异同,在充分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要做一定量的习题,做题过程中充分体现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许多科学大师都曾津津乐道

于他们早年在习题中的受益,虽然做习题本身不是科学研究,但对研究能力的培养却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物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物理,认识物理,认真学习物理知识。

 

第二篇:大学物理实验感想

又周三了,再也不用忙忙碌碌的整理数据和写报告,似乎清闲了很多,拿出之前的七分实验报告,厚厚的一沓。第一次,有机会一页一页细细翻看,去细细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分数和字体不是那么赏心悦目。

回忆起第一次来实验室时的时候,做示波器实验,满是兴奋和好奇。可一上实验台,虽然做了预习,但各种各样的旋按钮,全英文的操作板,还是让我手足无措起来。还好老师讲解了一遍, 跌跌撞撞地做完了第一次实验,长嘘一口气后明白,还真不能小看物理实验了,原理简单但操作是大部分人的硬伤。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实验报告也是如此,实验原理论述长,实验数据处理麻烦,课后思考题做着纠结,牢骚也发了,但还是耐着性子一项一项的完成了。慢慢地也就没有了那种排斥感,更多的是当做一种习惯,当作实验后的一种总结——把实验时得到的一些简单数字变成说服人的道理。

实验中总难免遇到一些困难,记得在做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实验时,要求通过调节望远镜至从中可以看到反观镜M中的标尺W的像。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麻烦得多。一点点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怎么也找不出这个像。一开始我就没有任何方法,瞅的脖子都僵了也没有找到那个像,在同学的帮助下才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然后我又自己试着找了几次,渐渐找到窍门能够很快找到。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望远镜中找像之前,要先调节平面镜面与观测方向垂直,且平面镜要与望远镜在同一水平面。可能我说的貌似不是什么窍门,但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一开始都没注意这个细节,都是直接趴在望远镜上找像。大方向都是错误的,又怎么能从

小方向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呢?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上的启示:做凡事都要有正确的大指导思想,不然会在小方向上迷失。

在做用电桥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我连好电路,可是怎么调也不能出现书上的情况。自己就在那里摸索,前前后后又连了好几遍,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就是不行,很是郁闷。最后旁边同学见我做得太慢,帮我检查了一下,果真发现我有一处连接错误,可我愣是看了几遍没看出来。这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面对难题,锲而不舍,屡败屡战,始终令人敬佩的品质,但适时选择接受别人帮助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在做等厚干涉——牛顿环与劈尖的实验中,需要在显微镜下数几十条细小的条纹,这需要细心,耐心和沉稳。说真的我的这些品质不怎么样,因此在做这个实验时,我数了好几个来回,胳膊麻了,眼睛也酸了。不过事后成就感十足,因为我完成了对自己来说很有难度的事,也可作为增加了自己信心的事吧!

以上算是对生活方面的收获感想吧,作为一名工科类的学生,跟多的收获,我想更多的是在于学习方面。

我明白了实践远远高于理论的道理,很感谢学校老师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环境,能让我们及时地把物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结合上实践。我也渐渐掌握了用已学的知识去处理数据,制作合适的表格,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不再是高中时看老师做实验,被动地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在这样的课上,我感受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体,我们要靠自己课前的预习知识和基础知识,要靠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因此我们学会了做好课前预习,锻炼了思考的灵性和深度。

当然另一方面,我还深深感到自己动手能力的不足,有些实验做着总感觉没别的同学来得快,可能还是练得少,而且我在实验数据处理反面还是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粗心大意还是如影随形。作为一

个与科学打交道的工科生,真是有些惭愧,但欣喜的是错误越来越少,我相信我会甩掉这个影子。

提一些我的建议吧,我感觉我们的实验课可以在更人性化点,设计的更满足不同专业的同学。例如,我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我们专业在光学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多,偏关,干涉,测固体折射率等等。我想这方面的实验可以多安排些,并适当增加些课外的相关实验,这样可能更利于学生本身的发展。当然不是就不做与专业无关的实验,只是有点侧重点,以区别不同学生。

还有我希望在课堂上能增加一个学生相互讨论的环节,如果可以限制时间的话,最好是在做完实验后。相互说说自己在这个实验中,不管是实验仪器的组装,还是一些细节的发现,以及更快更好做完实验的窍门,甚至可以是困惑都行。因为每个实验大家都有自己在某个方面独特的理解,每个实验做得最快的永远不是那一个人,说明他一定有快于别人的原因。如果我们每次都有机会听听别人的想法,独特的方法,可以想到最后一定收获丰硕。就像萧伯纳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那我们一班29个同学,算起来还真不少。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在课上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顺利完成了八周的课征,虽然自己在课上的表现有点不太出彩,实验报告得分也不高,些许有点失望,但还是满意的——学到了许多东西,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只要认真准备,积极思考,没有什么不能完成。

以一首诗结尾吧,可能有点煽情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