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90后与80后大学生恋爱观比较

08公管(2)班 沈静一 020208224

摘要:在现在的高校中80 后和 90后大学生并存分属于不同的年级。作为大三学生同时也

是 80后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 80后与90 后大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

别,而对于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即将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恋爱的看法和态度无疑是最能体

现其群体特点的一个方面。 因此把 80后和90 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一比较,目的在于从生

理、心理上分别了解和把握他们对恋爱的认识与态度,列举并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

发的诸多问题,进而分析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未来接班人在观念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为当代

大学生恋爱观恋爱问题的处理及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提供参考。本文我们主要回顾国内外

恋爱观研究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研究方向做一个简要的评述,最后提出我们的

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恋爱观 爱情观 80、90后大学生

一、对于恋爱观、爱情观、婚恋观的区分

1、恋爱观的相关界定:

青、严立芬L7](1999)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如对恋

爱目的、择偶条件、婚姻幸福的标准、性行为等的认识、观点、见解。

李平菊〔10〕(20xx)在其硕士论文《在校女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中,认为恋爱观是婚恋价值观的核心,将其界定为“主体对恋爱中诸问题所持有的心理评价

和态度倾向”。

2、婚恋观界定:

苏红〔12](20xx)将婚恋观定义为:“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

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

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杨艳玲〔13」(20xx)认为“婚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男女两性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包括婚姻和爱情??婚恋观是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

姻缘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

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婚姻观),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性观念)等方面的内

容。”

3、爱情观的界定: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

婚恋观是人们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从上面对三个不同概念的界定,我们发现:对于恋爱观、婚恋观、爱情观的界定不同的学者

有不同的观点。从中可以肯定的是婚恋观包括了恋爱观,而对于爱情

观所涉及的范畴则有些模糊,爱情观会涉及到婚恋观、恋爱观,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有

一个很清楚的划分界限。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种种概念,一定程度上缺乏明

确的操作定义或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区分,这也是我们所感觉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一﹚历史背景

1、国外背景

国外对婚姻、家庭、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

说的建立,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马斯洛需求层次提出,人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后,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求。19xx年,威廉斯曾提出青春期的两大任务,一是从精神上脱离家庭,走向独立,二是建立与异性朋友的良好关系。哈维格斯特的十大发展课题指出:第一大课题是学习与同龄男女之间的新的熟练的交际方式;第二大课题是学习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区分自己的性别色,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美国社会学家金西研究指出,社会经济阶层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恋爱和婚前性爱问题上比较保守,而下层社会的态度较为开放。作为人类普遍心理特征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己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2、国内背景

国内对大学生恋爱观研究起步较晚,在建国初期个人生活要求公开化,因此谈恋爱成家等均需要向组织上汇报,恋爱的价值取向是以共同的革命理想为指针。恢复高考招生以来,70一xx年代各高校对于大学生谈恋爱均有较一致的认识,禁止或不允许。因此,大学生恋爱变成公开的正式场合及社会政治行为中的一块禁地,学校教育往往对大学生恋爱现象谈虎色变,视为且事和违规行为。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研究仅限于要对大学生进行无产阶级恋爱观教育。这个现象在某些普通高校甚至持续到xx年代。

xx年代以来,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和观念更大程度地开放和更新,大学生恋爱问题已是再也不能回避的领域了。[1](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

﹙二﹚现状研究

1、理论现状研究

由于本文将大学生的恋爱观分为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方式和性行为取向四个维度进行探讨,所以依恋理论就成为我们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理论基础。

由著名临床心理学家Dr. John Bobby最先提出来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所谓依附(attachment),就是指一个人对一另特定他人的情感连结。依附具有识别性与特殊性,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对婴儿来说,最早的依附发生于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通常是母亲)。有三种典型表现: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和矛盾型。而这三种典型的依恋类型又形成了孩子成人后在恋爱过程中的不同的依恋方式。安全型的依恋类型的孩子在成人后恋爱中多表现为与对方的良性互动、相互信任,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逃避型的孩子在恋爱中多表现为对自己评价很高,即“高自尊’,而对别人却很失望,很不信任,即“人际不信任”。不会因为与伴侣的亲密而感到舒服,并且会因为和他人太过亲密而感到不安。不允许自己依赖他们的伴侣。尽量减少人际交往、避免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的痛苦,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听别人把事情说完就要开始表现出愤怒和敌意,与未来的恋人相处时,也很少感到亲密和幸福。在和伴侣做爱时,心中还会幻想其他人,在两性关系上比较随便。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多表现为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在失去之后于吓跑了潜在的浪漫同伴。对于正处于青春期恋爱的大学生来说,依附理论更好的解释了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依会极度悲伤。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低自尊,而对别人期望却很高,即较高的“人际信任”,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对别人却寄予厚望,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爱和接受。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恋方式、亲密程度。(婴幼儿依恋理论 程蓉 吕培华 《中外健康文摘》20xx年第30期供稿)

2、已有调查研究

王福贵《试析大学生恋爱观》中在调查中回答“和一个有钱但自己不喜欢的人恋爱”时,有33%的同学认为不好,认为不太好、可以、非常好的同学占67%,在回答“你希望嫁或娶

一个名人吗?”时,54%的学生不希望,有46%的学生希望,可见大学生恋爱目的的功利性还是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和享乐纵欲是少数思想动机不纯或道德品质恶劣者的病态恋爱心态。他们把恋爱视作为达到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刻意追求那些家庭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好的学生。他们袭读了本应纯真的感情。

舒湘珍《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建议》调查表明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在接受调查的460名同学中,有101名谈过或者正在谈着恋爱,占总比例的22%。大学生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交往相当重要,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58.9%的同学有要好的异性朋友。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8.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谈恋爱对学习没有负面影响,大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恋爱,是应该予以正确引导和控制的。在对恋爱目的的调查中,90.2%的同学表示是为了追求真爱,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追求体验和自我满足。只有12.9%的同学谈恋爱是为了打发时间,只有27%的人选择恋爱是为了将来能够在一起。71.2%的同学表示希望校方进行正确恋爱观的引导教育,建议学校加强异性交往的教育,希望能限制恋人们在公开场合做过分亲密的动作,理解和尊重同学和异性的友谊,多组织一些男女生交流活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恋爱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恋爱的权利增强,恋爱的方式公开化,然而爱的责任意识降低,大学生急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恋爱中的道德意识,了解爱的真谛,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的关系,正确对待恋爱。

﹙三﹚评述

首先在研究领域上:

(1)尽管从古今中外描写和讴歌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将其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也很多。但从发展的视角研究的却很少。(2)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国内以恋爱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年来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研究,从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侧重于对大学生恋爱行为表面现象描述和行为原因的探寻,鲜有从深层次上进行研究的。(3)恋爱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时代不同,恋爱观也不同。因此,过去的研究己经显得有些过时。因此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和趋势调查的基础上,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充分展现了80后与90后丰富多彩的爱情观,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化比较。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

从己有的文献来看,不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大都以静态结构分析为主,而恋爱发展趋势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爱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只有这个动态过程中才能逐步展示出来。

从上述文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恋爱观逐渐公开化、普遍化、浪漫化、生活化,大学生生理上的成熟,让大学生对于爱与性的好奇,然而生理与心理未达到相对平衡,且大学生对恋爱的认识比较粗浅,责任意识不强,只追求过程不注重结果,恋爱闪电化现象出现,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依恋方式以及性行为取向上出现种种问题,本文着重在这四个维度中研究80后与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差异。

三、总结

90后与80后大学生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同的是,9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的年代。另外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社会政治上的动荡,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90后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价值观、恋爱观等各方面既有别与80后大学生,又相对其呈现一定的延续性。恰巧在现在的高校中,80后和90后大学生并存,分属于不同的年级。作为一名大三学生,也是一名80后在校大学生,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90后与80后大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而对于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即将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恋爱的看法和态度无疑是最能体现其群体特点的一个方面。

因此把90后和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作一比较,目的在于从生理、心理上分别了解和把

握他们对恋爱的认识与态度,列举并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而分析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未来接班人在观念上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及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必廷延.校园恋爱的两个悖论[J].中国青年研究,20xx(5):54-57.李小玲.社会文化对大

学生恋爱倾向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xx(2):60-61.

[2]宇业力.论大学生的恋爱道德[J].理论界,20xx(11):107-108.

[3]马福全.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9):49-50.

[4]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一10

[5]吴咏梅/车定祥/易国才《论上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襄樊职业技术学校

学报20xx一8.

[6]肖占鹏《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一7

[7]潘绥铭《性的沟通一当今中国的实况研究》香港大学出版社20xx一9

[8]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教出版社20xx一6

[9]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一2

[10]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一6

[1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一3

[1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xx.10(13)韦淑梅《大学生恋爱

问题的理性思考》河池学院学报20xx一8

[14]田爱民《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xx一7

[15]徐叶彤《师范类高校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中国健康教育20xx一2

[16]郝文斌,冯丹娃《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最新动态和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xx一2

[17]戴正清,孔瑞婷《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一12

[18]顾宏松《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色议》宿州学院学报20xx--4

[19]陈选华《大学生心理学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xx一7

[20]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xx一8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数篇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消费的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学术论文;综述

一、研究概况

1. 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Value System)。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Henry Assael)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1]。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2]。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2. 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3]。例如,西方学者埃斯科菲( Escoffery Cam) 和米勒(Miner Kathleen R)对大学生上网获取信息的消费行为作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网消费行为的差异与迷恋上网程度的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结论[4]。陈新光(ChenXinguang)、李小明(Li Xiaoming)、斯坦顿( Stanton Bonita)等学者研究了大学生的吸烟消费行为和心理,发现了大学生吸烟具有被动性、从众性和虚荣心等特征[5] ,黄小波、李一玉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发现体育消费具有齿轮效应,喜欢运动的人会越来越喜欢[6] ,霍力、杜文广实证研究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旅游消费具有较大情绪化特征[7],弓太生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鞋类产品的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的鞋类消费具有追求时尚性特征[8]。以上研究管都从特定产品(服务)出发研究了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近市场、实践性强。本文试图吸收上述两方面理论的优点,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特定商品结合起来

分析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特点。

3.消费心理和观念的研究

以消费结构为专题研究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心理学为背景进行的,或者为商业市场服务而展开,基调却基本一致,总体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不成熟的。徐兰宾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稳,个性化、感性化特点明显;左新荣等认为还存在攀比心理、放任心理、虚荣心理、郁闷心理,而余展洪认为大学生的储蓄观念薄弱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注: “ 财商”一词由罗伯特·清崎提出“ 财商与你挣多少没有关系,它是测量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闫缨概括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 趋同心理”,即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化,使得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并呈现出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使得大学生们搭上宿舍、朋友、老乡的班车不停地“ 消费”着,在趋同心理影响下的消费行为,带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消费除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外,有的大学生忽视经济能力,在超出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大学生消费的原动力,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解释和研究。心理学可以采取试验的方式考查大学生消费的心理动机,社会学可以研究外界社会环境在塑造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作用,教育学可以通过教导灌输的方式来

二、分析与思考

我国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是在xx年代后半期兴起的,从各个学科角度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在调查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厚重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 一)理论深度不够

在已有的研究中,80.5% 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并且多半是进行一次简单的数据收集,或者描述性研究,而在更加深一层次的理论探讨还很缺乏,调查后达到的结果总是给人以“ 相似”、“ 千篇一律”的感觉,人们似乎可以在一开始了解到要研究的对象时就知道结论是什么了,于是每次研究的特殊性和个性消失了;虽然有19.5% 是以理论为主的非实证研究,但是经过查询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教条式的论述。总的看来,大学生消费研究较多停留在经验性的表面研究,理论挖掘比较少,探讨深层的文化理论因素更是几乎没有。

( 二)研究方法缺乏综合性、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实施来看,多是采取概率抽样对大学生消费者个体进行选取,这样虽然可以获得较多大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但是所采取的统计方法多是描述分析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上,或者比较肤浅,或者与理论隔离;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的个案分析,于是可能会存在探讨的变量有错位,或者不完整。因此,已有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对于探讨大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的可信度不高。

( 三)研究领域的延展性

通过文献回顾,知道已有研究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从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比例看出,多是对大学生消费的综合考虑,而对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的具体研究不足,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大学生消费文化。大学生消费者是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但是同其他群体一样也要受

到传统和现代文化、家庭和社会风俗的影响,甚至在其审美观上当然也是后天形成了,因此,从文化上考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第二,研究领域可扩展性。已有研究的主题过于老成,多是重复同一问题进行没有新意的 反复讨论,虽然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到与时俱进的影子,如对网络和信息消费的研究近两年来已有出现,但是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如具体到短信消费,数码产品购买等消费行为却还是没有出现。另外,已有研究都是只看到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和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消费特征的形成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却被大多数研究所忽视,这是值得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何结南、陆汉文:xx年代大学生消费研究述评《. 青年研究》,199(9 4).

2 李慧英等:大学生的消费———谈艰苦奋斗引导《.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7 11). 3 刘志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 商业研究》,200(2 2). 4 卢思铮、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 5 彭慧蓉、钟涨宝: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 经济师》,200(4 7) 6 彭锦霞: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 5)

7 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 4). 8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思想理论教育》20xx

9. 对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余奎、 李诚 学学报 第 23 卷

10.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赵富才 20xx:聊城大学学报 第 6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