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班学习心得

时间飞逝,6天的师资能力培训一眨眼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市教育局组织这次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班的学习,我犹如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不仅让我学习了在广东甚至是在全国汽车专业教育教学领域方面的最前沿的、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方式,教育教学理念等等知识,还让我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还有就是认识了全市的中职和技工学校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我目前和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参加这次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学习体会。

一、培训项目的内容

在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的这几天中,培训主要项目内容有:

1、 中职汽修技能大赛国赛项目经验分享和大赛项目实践指导。

2、 中职汽车类专业五微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兴趣培养 在课堂中的创新实践。

3、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制定以及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 与实践。

4、 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实践与探讨以及汽车实训室的建设。

5、 学习经验交流与学习心得分享。

二、学习心得体会

在第一天的学习当中,候老师毫无保留的跟我们分享了汽修技能大赛国赛项目经验,使我重新认识到从开始选拔学生到组织学生训练,再到让学生参加比赛一系列的环节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学习到很多关于技能竞赛的准备注意事项及培训学生的方法。例如选拔到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对大赛给出的文件理解得透透切切,然后按照大赛的要求一步一步与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完整的做好每一步,最后才连贯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也随时注意学生或老师的心态变化,对不好的情绪要及时处理好,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加比赛。同时还帮学生做好比赛的预案准备,因为当学生在比赛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一般都会不知所措的,这时有一些预案给学生的话,学生就会怎么去处理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困难或意外等等。

在第二、第三天的学习当中,冯老师和陈老师给我们交流了中职教学改革和职业兴趣培养的问题以及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等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老师只是讲台上讲授,同学们在下面听,这样老师讲,学生听,但老师与学生并没有思想的交流,从而造成了课堂里面学生普遍睡觉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特困生”,所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今天的中职教育是行不通的。中职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技能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冯老师的五微课堂改革和陈老师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观点非常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他们的理念都是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当中去学习,即“做中学,学中做”,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会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

很乐意的去学习,让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即学到技能,又学到知识。 在第四天的学习当中,范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现行当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对接问题。今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一些改革,以后高考将会改革成技术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将高等学校分为高职院校和学术型大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就可以与高职院校衔接,这样的话,中等职业学生就可以继续到更高级别的学府深造。然后范教授就以中专学校与职院为试点的衔接为例子给我们介绍了中职与高职衔接所遇到的问题,如中职学生的素质偏低,大部分中职生的升学意愿不高等等问题。

范教授还跟我们交流了如何建设实训场室这一主题。建设实训场室,应该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来进行,尽量模拟企业的生产车间,让学生尽可能在实训的时候就模拟成企业生产工作。同时在实训场室还建设一体化教学课室以及建设信息化教学中心、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流媒体教学互动资源等等。

在理论学习的最后,我们整个班的老师在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围绕着教育教学方面为主题的既轻松又很深刻的学习心得交流分享。各位老师在小组当中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相互讨论,大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分享当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也从中认识了当中的不足,也提出了在教育当中一些困难的解决办法等等。

在第五、第六天当中,我们主要参观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技术学校以及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参观学习实训场地场所的建设,如何建设好学习场地,更好的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等等。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工学结合的场室分为集中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工具存放区、分组教学区。同时,我们还交流了如何管理实训场室,如何管理学生等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落后的,怪不得这么多学生上课时总是趴台睡觉或开小差,精神总是集中不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这些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放到课堂教学中去。还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努力地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和支持。

 

第二篇:中职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中职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暑假的中职教师培训对于已经进入职场多时的年轻教师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想每一位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拥有的知识在一点点流失。我们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习专业课,而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仅仅用了其中的两三门,对于在教学过程用不到的课程我们会暂放一边,用进则退,我们保有的知识越来越少;即使我们正在教学的课程,如果不关注它的发展,就会变成狭隘的“旧知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而参加培训班是一个快速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参加的培训是由××承办的,院方很重视,课程结构安排得也很合理。经过这20天的学习,学员们开阔思路,感觉受益良多。现将其中一些觉得有必要的感想汇成文字,以作汇报交流。

一,学校的发展与机遇和自强密不可分

开课的第一天该院的××院长做了一场“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经验”讲座,介绍了该院的发展史,短短的十年时间学校不仅有了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在校生从20xx/3000人,上升到目前的1万7千人左右,校园占地达1160亩,教学仪器总值6550多万,藏书70万册,拥有各类实验室160多个,与134家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师

资力量雄厚。该校2次校园搬迁,置地卖地为该校的发展做了资金的积累,同时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契机。发展速度使人望之项背。顿感,我们学校目前的水平可能就像该校的十年前,正处于发展的裂变点。回首我们学校,20xx年我进入进校工作,当时是中等技校,随后晋级高级技校,目前正向技师学院跨越,发展也很飞速。我相信职业技术学院的今天,就是我们学校美好的明天!甚至更美好!

技术学院在机遇面前没有错失,把握机遇后并没有松懈,内强机制,开拓创新,狠抓教学质量,有以下3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可以借鉴学习。

1. 独特的专业设置:很灵活,及时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

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点在哪里,专业办学点就在哪里,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

2. 独特的实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建设双师结构的教

师队伍。该校老师定期进知名企业培训;外聘老师比较注重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直接进企业重金礼聘能工巧匠上讲台。同时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或者考取相关职业证书。

3. 独特的教学质量评估观:给教师的教学打分。

听课------成立专门的

教学督导组去听教师的课评分,分值30%。 评教------学生网上评

教,分值50%。学生每周反馈教师的“差点”。 学情可以及时上达教务部门。

互评------系内同行教

师互评,分值20%。

按上述比例打分后,分等级评价教师,评上优秀的教师增加课酬。即使教同样课的教师也可能拿不同的课酬。这样的竞争机制,督促教师讲好课,把课讲得更好。 课时费----既有数量的奖励又有质量的奖励。 这样的教学评估观,学校可以及时掌握教师的讲课质量,而教师处于这样一个三方监督的机制下,会更加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二,知识得到拓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此次培训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电气和机械的横向联系。比如课程开设了液压与气动,液压属于机械专业,而液压的控制部分是电路,把电与机联系起来。培训的讲师把液压原理和部件先讲下,把电路控制部分交给学员自己设计,使我们这些电工们有用武之地。我们学员自己连接试验线路,校验实验结果。电路部分设计的精妙与否在机械部分有完全的彰显。这样的课程很生动,使我们这批只懂电不了解机械的教师和机械亲密的接触了一把。

通过这样的课,我反思自己之前的教学形而上,割舍了“机”与“电”的联系。其实学生也有这样的疑问,学机械

的为什么要学“电工学”,感觉电工学没什么用。所以今后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二者联系,多举些机电相结合的实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不仅要研透本专业,更新知识,也要关注相关专业,做复合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网络是我们好好利用的的重要工具,在网上没有买不来的书,在家可以观看名师授课。我这里有两个在家自学的好方法分享:一.我推荐大家了一个网站“家里蹲大学”,该网站里的教学视频,基本涵盖了大学里所有专业课程,可以随意免费观看;二.在淘宝上购买名校的全套专业课视频,也就百十元。

三,同行交流,解困答疑。

此次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是年轻教师,走上教师岗位没多久,在教学水平和学生管理尚有不足之处,借此机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取他山之石以攻玉。作为年轻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美好的期待,同时也有困惑。 该院的××院长的一场讲座中,介绍了江浙一带的职校办学模式。学校办到工业园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在工厂学习实践课程,学生上机床加工出来的直接是商品。学生在校是学生,进厂是工人。 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厂就业。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有解决了技校生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形成产业链。

当听到这里时候,我就想××处于内地,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工业园区,本地企业对技校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家长不愿孩子外地就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到哪里就业??就业不了,学生还会来上技校么??没有生源,学校何来发展??就业制约着技术类学校的发展。课下,我向胡院长提出这样的困惑。答案无果。估计这是一个大的需要政府政策调控的问题。

无论这样的困惑何时能得到解答,目前我们只要立足教师的本岗,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为学生,集微显著,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学校发展,为我们的中职教育发展出一份力。

最后,再次感谢校领导给予我此次学习的机会。以上仅是个人拙见,望您不啻聆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