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旨在教师教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揭示目前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力图发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课程实践现状 反思与对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乏了解和认识,因而常将传统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当作综合实践活动。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没有具体都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付了事。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可针对性的采取如下一些具体解决策略。

(1)学生方面。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进行实践活动。

(2)教师方面。①从“传授灌输者”转换为“反思研究者”。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②从“学习中的权威”转换为“平等中的首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即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反而要求学生延缓对权威的信任,与学生共同探究,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师生学习的对象也不是预设的,是由师生共同探究并不断完善的。③从“相对独行者”到“绝对合作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课题和方法等涉及多门学科领域,依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变为“绝对合作者”。

(3)学校方面。学校要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就要站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高度,全面规划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具体做法可有:①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发展的动向,揭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②确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并在全面调查和评估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和统筹搭配各种课程资源,使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支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③对涉及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如师资配备、课程实施的要求、课时的使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教师工作的评估与奖惩等做出相应的规定,以指导和规范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④建立学校管理组织和制度。学校应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委员会,

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给予政策支持。如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制度、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学生参与活动方面的制度、学校设施和设备使用方面的制度、教师学习和教学研究度、社会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显现,是课程内容的变革,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师生关系的变革。就教学过程看,需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和尊重个性的关系,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虽然刚起步,问题不少,但只要在认识上站高一点,在实践中做实一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元详.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5.

[2] 武晋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于学生的价值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范大学,20xx.

[3] 曹艳荣.理想与现实之间—— 郑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及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xx.

[4] 陈必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

研,20xx(1):91.

[5] 赵金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评述与对策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xx,12(A):23~25.

[6] 刘荣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12:23~25.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

林思忠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化研究”是我们学校搞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了。在这一阶段内,我们班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也体会到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一、提 高 参 与 的 趣 味 性

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是萌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上,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了“找春天”、“看山”、“我喜欢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参与的兴趣一直很高。为了不使活动龙头蛇尾,我在班级墙壁的刊板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栏目——《自主实践小标兵》,有力的保障了活动的延续性。我利用晨会的时间,向同学们讲明了这个栏目的意义:“自主”就是不用老师布置,不用爸爸妈妈提醒,自己能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是必须亲自参加,亲自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谁做到以上两条,并且能保质保量写好实践日记,谁就能在“自主实践小标兵”这一栏目里加一分。经过长期的积累,谁加的分越多,谁就有资格评为学校的“实践小标兵”。这个栏目一创办,马上就有同学早上主动拿着实践日记向我“耀功”,我及时地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在晨会上大力的表扬了这样的孩子,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又有许许多多的孩子主动拿着实践日记来找我。慢慢地,“自主实践小标兵”栏目里的分越来越多。至今,我们班的实践活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氛围,并有以下两批同学被光荣的评上了学校的“实践小标兵”:孙小惠、曲凡瑜 刘亚琳、韩佳林、孙一鸣、姜晓宇、魏小添、孙琳、吴心怡、于祝平、张芯铭、王传文、宫迅、赵益琛、孙旭、王一旭、曲茂华、赵梦瑶、李鹏程、王茹、孙子瑜、鲁子林、赵梦晨、孙林、崔健、王君杰、祝小钦、李佩纳。其中,刘亚琳、孙小惠、曲凡瑜三位同学被评为两次“实践小标兵”。他们站在领奖台上,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在拍照的那一刹那,我也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二、突 出 活 动 的 综 合 性

在活动的地点、方法和方式中及活动结果的展示中,我还特别突出了“综合性”。活动地点有的在家里,例如“学做一道菜” 和“学做家务活”;有的在学校里,例如“一帮一”、“我为学校的花坛换新衣”等活动;有的在社区里,例如“我当小楼长”、“环保小卫士”、“车棚护卫队”等活动。在活动形式中,“我和妈妈比童年”孩子们主要采用的是口头访问的形式; “交通规则知多少”主要让孩子搜集资料;“捡垃圾”主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体验劳动的艰辛。在活动成果展示中,有的孩子准备了影集;有的孩子端着整本的活动日记;还有的孩子捧着五颜六色的活动小报。

三、重 视 活 动 的 实 效 性

在《市场调查有无污染食品》的活动中,第一次的活动效果并不理想。调查结果大致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学生到夜市上看到了有污染的食品。例如羊肉串,它是一种受污染的食物,并且烤羊肉串时还会污染环境。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能主动地告诉卖羊肉串的叔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第二种类型是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卖食品的摊点周围有没有污染源。比如说附近有垃圾箱的卖食品摊点,如果一阵风吹来,食品就会受到沙土的污染;第三种类型是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调查,他们只是单纯的向卖食品的叔叔阿姨询问所卖食品是否有污染,如此一来,没有一个人告诉这些学生自己所卖的食品有污染。因此这样的学生调查结果就是空的。当看到这一结果后,我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法,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动脑,没有自主发展的意识。于是,我又把这次活动重新安排了一下,努力引导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用嘴巴问一问,用脚走一走,用心想一想??学生又重新做了一次调查,活动效果比较不错。尤其是班上的孙一鸣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她是我们班平时最不起眼,学习最普通的一位同学。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夜市被烤羊肉串的油烟笼罩着,垃圾飘的满地都是。这样羊肉串不仅受到了污染,而且还污染了城市环境。于是,我对一位卖羊肉串的叔叔说:‘叔叔,你这样做会污染环境的。’叔叔不耐烦地说:‘你快走开。’ 我又走了几家,他们有的赶我走,有的不理我。看来想制止他们并不容易。我想,我们小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做个环保小卫士。”从她的日记中,我能感觉到她在这次活动中的确用心去做了。她能在实践活动中自主自主实践、自主发展,并且能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发 挥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调查“家乡新变化”的实践活动中,先让同学们自己通过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询问家乡有哪些新变化,最后让同学们设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家乡又是什么样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给学生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有的在实践日记中畅所欲言,有的用美丽的画笔把自己的家乡勾画的无比美好。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兴趣盎然地画着心目中的家乡,虽然他们的画笔是那么的稚嫩,但是他们能积极参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喜欢和热爱。

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我也遇到过疑惑:例如在“交通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有的行人闯红灯,上前告戒他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有的行人根本不听或嗤之以鼻。还有在“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有的人把垃圾丢在垃圾箱外面,当孩子们告诉人们不要这样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置之不理。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及时的向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释,可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造成莫名其妙的疑惑或伤害。久而久之,可能会使部分孩子失去活动的信心。

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会继续发扬前一阶段取得成功的经验,努力把活动的质量再提高一个档次。尤其要引导学生多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多做一些社会公益劳动。例如,让孩子到车站去义务服务,让孩子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让孩子到社会上卖报培养生存社交能力,让孩子到医院给病人献爱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的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