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互动指导策略

建构游戏互动指导策略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先后在两所幼儿园与老师共同研究游戏课题,在建构游戏指导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同时在建构游戏组织中不断挖掘其教育价值,促进了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一、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将从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提出问题——引发互动:根据照片)

1、——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2、——充分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源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

?——搭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麦当劳、动物园、游乐场、立交桥、汽车城等(这些主题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过程中有效指导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不够、不合适怎么办?

2、一搭就倒怎么办?

3、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过程中多问问孩子“怎么办?”

3、——有助于动作协调发展。

?身体的平衡与协调

?小肌肉——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4、——认知能力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5、——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各位老师在指导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呢?(互动)

?1、不同年龄班投放什么材料合适?

?2、孩子不会搭,老师不知道从何教起?

?3、不同年龄班的孩子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4、老师不参加,孩子就“瞎搭”,或者“不搭”怎么办?

?5、孩子水平总也提高不上去怎么办?

?6、玩的时候高兴,收的时候可就难了,不会收玩具怎么办?

? 老师对待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时,最关键的问题是不了解本年龄班幼儿游戏的特点与表现,明确特点,根据目标制定有效互动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关注幼儿建构区活动中的特点及表现

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特点及表现

?1、喜欢色彩鲜艳、积木相对大的玩具,容易独自享用材料。

?2、常常是自己玩自己的,小班末期初步有共同搭建的意识。(老师、“哥哥姐姐”是学习模仿的对象)

?3、关注游戏材料的摆弄和建构本身的过程,具有随意性,会把辅助材料当成玩具。 ?4、经常以物代物,喜欢把积木当作马、板凳或其他物体。

?5、喜欢将积木堆高、围合、延长。(基本技能的学习)

?6、喜欢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楼房、动物园等。

?7、喜欢边做边说或先做后说,常常伴有想象。

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特点及表现

?8、喜欢搭建重复的作品。

?9、当自己的作品被同伴破坏,或无意中碰到别人的玩具时,会影响游戏的情绪。 ?11、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兴趣容易转移。

?12、经常玩与建构无关的游戏,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

?13、需要教师运用有趣的情境启发才能有目的地搭建。

?14、爱把玩具混在一起摆放,在标志的提示下能按颜色分类收放。

中班幼儿在建构区活动中的特点及表现:

?1、对搭积木有很大兴趣,尤其是男孩表现较为突出。

?2、有搭建积木的经验,有根据需要拿取建筑材料的意识。

?3、搭建比较模式化并爱模仿他人的构建,所搭建筑物没有明显特征。

?4、能根据环境气氛和辅助材料的提供进行主体建构,但建构计划比较简单。

?5、在搭建过程中,有一定的想象力,并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6、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但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容易为规则问题告状。 ?7、喜欢让别人欣赏自己的作品,并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

?8、搭建完毕后场地常有散乱积木。

?9、收拾积木时总是先推到再整理,推倒时还发出快乐的喊声。

大班幼儿在建构区活动中的特点及表现:

?1、对建构游戏十分感兴趣,男孩尤为突出。

?2、会根据一定的主题,有目的地进行建构。

?3、能根据需要,选择、自制建构和辅助材料。

?4、具有基本的建构技能,搭建的物体结构较中班更加复杂和富有创造性。

?5、有初步的分工、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在协商的基础上合作搭建出主题建筑群,各活动区域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

?6、在建构活动中,更加关注事物的细节、内部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根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有效的指导策略。(互动)

??快乐与发展教材

?提出问题:红色标注的目标是属于哪一领域的目标?为什么侧重这些目标?

?中班目标?快乐与发展教材

?提出问题:红色标注的目标重点词,体现出对幼儿搭建水平新的要求是什么?

??快乐与发展教材

?提出问题:结合红色标注的目标,你将采取哪些策略?

四、结合幼儿建构活动中的特点,有效进行互动环境的创设。

?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建构区互动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以环境、材料为载体、激发了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得交互中进行自主的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调、合作的社会交往能力 。

?

1、材料中渗透教育目标,蕴含指导策略。

?“积木穿新装”,原色积木的颜色添加有效激发了小班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花边”的作用大!在学习延长、围拢等技能的基础上,有效渗透“颜色认知”“接龙”的目标练习。

板材上的“小圆点”——为幼儿学习立体建构提供帮助。

“合二为一”使积木标准化,为幼儿搭建提供便利条件,有效提高幼儿水平。

“小筐巧利用”有效解决幼儿取放材料的问题,有效避免了无效时间的浪费。

2、有效挖掘墙饰的互动作用,支撑幼儿探索、引发幼儿相互学习。

“搭建步骤图”教幼儿学习新的搭建方法。

“房顶大观”“窗户怎样搭”帮助中大班幼儿提升经验,有效激发幼儿创新。

发挥“图例”作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互动创设“规则”墙饰,有效增强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展示是幼儿相互学习的最佳途径。

利用多媒体保留作品,暂留游戏过程,有效进行展示评价。

四、结合幼儿游戏特点及表现,挖掘互动指导策略。

小班—— 利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搭建活动的兴趣。

?问题提出——对小班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产生怀疑。

?发现问题——以故事情境为背景、激发幼儿的情感,“以”情“支撑幼儿的游戏,能引发幼儿有效的学习。

?游戏前的故事铺垫。(利用环节时间渗透)

故事情节设计的有目地引导

活动评价的情节贯穿

小策略:

?1、故事情节要熟知:可选择幼儿喜欢听的经典故事,例如”小兔乖乖“ “三只小猪””狼和小羊”等。

?2、改编要巧妙:紧密围绕搭建重点改编。

?3、辅材投放要到位。

?4、活动相互融合,图书区、墙饰、语言活动相互作用。

中班

——扩展幼儿经验、创造性的学习搭建方法。

?在掌握基本搭建技能“堆高”“围拢”“延长”的基础上,小班末期至中班初期学习“板木结合”的搭建方法。板材的提供帮助幼儿形成空间概念,有效的帮助幼儿从平面到立体的认识过程。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扩充幼儿经验,在指导过程中渗透多种搭建方法,有效提高幼儿搭建水平。 搭建方法的介绍:

?指导关键点:

?1、楼体的造型。

?2、抓住变化点“门”、“窗”、“顶”的造型变化。

?3、多种材料(主材、辅材的综合运用)

“大小混合”变化多——建筑区与积塑区材料巧妙结合、大、小型积木混合使用,为幼儿搭建提供更大创造的空间。

大班——

1、提出挑战任务,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愿望。

?提出挑战问题:

?不用板材看谁的房子搭的最好?

?房间里面怎样搭?试试看!

组织幼儿进行搭建、插接大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成功,有效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2、各活动区域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引发幼儿间相互合作,有效形成游戏动机。

幼儿作品欣赏

 

第二篇:区角游戏活动教师指导策略论文

浅析区角游戏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性和自信性??”。这是对幼儿园活动的总体要求,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刨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纵摆弄为主,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学习活动。

关键词:区角活动 教师 指导 介入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区角活动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性和自信性??”。这是对幼儿园活动的总体要求,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幼儿园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刨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纵摆弄为主,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学习活动。区角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自由、自选、自主加协作的优

势,每个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或主导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步调进行活动,使其个性与创造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以下是我在带领幼儿区角活动时指导幼儿活动的一些体会。

一、尊重幼儿兴趣,支持主动参与

幼儿开展区角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实施细致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幼儿创新的火花。当幼儿开展区角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判断,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适时适度地给予必要指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适度指导的关键在于教师介入时的语言表达及行动支持要留有余地,要多给幼儿以鼓励、启发、挑战、暗示,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如:在一次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材料“纽扣和细线绳”,目的是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增加参加探索活动的兴趣。我把材料直接投放到区角后,本希望幼儿能自己动手探索出玩的方法。可是他们只是觉得操作材料很好看,然后只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摆弄一下,对此并不感兴趣。发现这种情况,我并没有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幼儿进行操作,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我有意识地按规律穿了两串纽扣,让孩子们看。孩子们发现这个东西原来可以穿成项链等,一下子有了兴趣,来了许多幼儿进行操作。在这次实践中,我以情景暗示的方式帮助幼儿活动,激发内部动力,从而使他们主动、自愿

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既尊重了幼儿的想法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后来,孩子们还发现了其他玩法,我都在赞扬他们的同时,鼓励他们再尝试。

二、及时捕捉契机,介入幼儿活动

在区角活动时,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教师的出现而告终。有这么一个例子:一次自由游戏中,有一幼儿独自一人躺在地上,双手忙个不停。此时,老师走过去,对他说:“你躺在地上干什么?快点起来。”说完后,又“自以为是”地将其扶起,并“引导”他去玩其他的游戏。事后得知,原来这一儿童躺在地上,双手不停是在玩“修车”游戏。如何使幼儿游戏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老师细心观察、适时诱导,但实践中许多老师由于在没有准确了解游戏规则及游戏中儿童言行等情况下,“冒然行事”,使“指导”成了“瞎指挥”,不仅没有成为儿童游戏的支持者与保护者,反而成了”破坏者”。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能及时的扑捉到孩子们的闪光点,捕捉教育契机,适时介入,促使活动进一步延伸,并生成出新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平等对待幼儿,关注个别差异

对待这样的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给予积极的应答和支持,采用多种方式给他们以关爱和指导,使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区角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心中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对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障碍等有一定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在幼儿出现情况时随时在孩子的身边,起到帮助和引导作用。我班有位小朋友,他个性有点孤僻。对参加区角活动没有热情,虽然有时在鼓励之下也有活动动机,但并不十分稳定,容易受干扰而发生动摇。常常喜欢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既不和其他幼儿游戏,也不去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像朋友一样单独陪他游戏,游戏过程中跟他聊天,他的每次成功都给予鼓励。当他完成一项制作,就让班里的孩子们参观,并给予他鼓励。就这样,他逐渐消除了抵触心理。我又及时对他进行个别施教,教他一些游戏技能,以一种信任、支持的态度感染他,在情绪上进一步稳定,渐渐地对活动感兴趣,愿意参加活动,到后来的积极参与游戏,从而达到了全体孩子共同成长的目的。

总之,在幼儿开展区角游戏的过程中观察、适时指导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或者是其中的一位玩伴。也不再是活动中的“消防员”,哪里有火情就到哪里去。孩子的眼中也不再只有自己和老师,还有活动区角中的各种工具、材料和伙伴。他们可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资源与方法。在这

样的环境中,幼儿玩的开心、学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也能轻轻松松完成教学目的。教师、孩子都快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小班结构游戏总结

小(1)班下期结构游戏总结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德国学者席勒认为: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陪尔指出: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加维认为:游戏应当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他们都认为游戏是一种本能表现,是自发的、愉快的、自由的结构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活动。

小班幼儿没有一定的结构目的,他们只是无计划地摆弄积木,如我班的丽丽、杨青、文亮等小朋友,对结构活动很感兴趣,对于这些小班幼儿来说,在活动中时常会发生争抢、哭闹,将积木弄得满地都是而无人收拾。总之,行为习惯差,还有一些如谢子君、林敏琪等小朋友对结构活动没兴趣,从不肯参加结构游戏,而大部份小朋友是喜欢玩而不知如何才能搭出好看的东西。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三个阶段的游戏,训练幼儿最基本的拼插技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

一、加强幼儿能力的培养,确保游戏的有序开展。

首先,对本班的幼儿的结构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使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 对活动有兴趣、能力较强的幼儿重点引导他们对结构物进行命名,而对能力较差的幼儿重点个别辅导,对结构活动没兴趣的幼儿重点在于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

同时,我们制订了一学期的结构游戏总目标,并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做到月头有分目标,月终有小结,活动前有目标,活动后有反馈,从而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每次活动后的反馈,记录了小朋友的活动情况,为下一次的活动开展提供了依据,更为个别幼儿的教育提供了方便。

二、转变观念,激发兴趣,主动活动

在幼儿结构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是老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常规是基础、前提,更不用讲在结构游戏中的作用了,所以,本学期的结构游戏首先是在常规培养中开始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每块积木都有名字,如长方形宝宝,电话形宝宝,赋予积木的

生命,让每个小朋友愿意与积木做朋友,从而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的小朋友在结构活动中安静集中活动,.在培养轻拿轻放,不乱扔积木习惯时,我说:“小朋友,当心点,别弄疼了积木宝宝,积木宝宝要睡觉了,无形中,小朋友养成了轻拿轻放的习惯,在讲评中指示 幼儿的错误时,也是这样说的:小鸡,你喜欢这幢房子呢?为什么皱眉头呀?原来房子没搭平,快帮帮忙。小朋友就知道房子、积木要搭平。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结构水平。

首先,开展的意愿结构活动,进行自由构造,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结构的兴趣,乐意参加结构活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想象出自己构造的物品的名称,杨华搭出了会转的自来水龙头和水斗,张安祥搭出了对称的房子,思荣搭出了小床、桌椅,晨俊搭出了火车。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结构游戏的最终目标是发展想象、创造力,我班幼儿不仅能拼出简单的图形,还搭出了热带鱼、螃蟹、企鹅、小兔子、小鸡、小猫、蝴蝶等动物,搭出了汽车,马路和车库。

四、以结构游戏抓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各个能说会道,但是动手能力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记得刚开始开展结构活动时,小宇,杨城等小朋友就是不动手,不愿动手,整理时更是无人着手。张承权、何贝妮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困难,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对自己的信心。在结构游戏的逐步开展中,小朋友们在完成结构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毅力得到磨练,要知道,这么一大堆积木从搭边到整理,对大班幼儿来说也不是没有困难的,更不用说才进幼儿园的小班朋友呢! 还有爱晨小朋友,原来是那么的内向,怯弱,说话声音也是低低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也是很不放心,刚开始结构游戏时,只要一遇到自己不会搭的东西就哭,一到整理时准能听到爱晨的哭声,经过一学期的培养,爱晨变了,平时也活泼多了能主动于同伴交往,主动于老师交谈了,自信心。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幼儿的游戏规则还有待培养。在以后的结构游戏中,我会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李霞云

20xx年x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