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类活用总结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x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语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无义 。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于此” 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2.用作动词,到……去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3.用作代词

(1)“他”“她”“它”;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如: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第二篇: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学案)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可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例如,

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蹄之。“蹄”字本是名词,这里临时充当动词,做谓语。又如

《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其中“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做

宾语。这就叫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

词做状语等。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

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

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

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课本中共有这些句子: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第一册《勾践灭吴》)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第一册《勾践灭吴》)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第一册《勾践灭吴》)

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第一册《烛之武退师》)

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第一册《季氏将伐颛臾》)

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第二册《过秦论》)

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第三册《六国论》)

⒐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第三册《石钟山记》)

⒑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第三册《病梅馆记》)

⒒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第四册《促织》)

⒓宁许以负秦曲。(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⒔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⒕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

⒖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册《鸿门宴》)

⒗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⒘项伯杀人,臣活之。(第二册《鸿门宴》)

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第二册《鸿门宴》)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第一册《勾践灭吴》)

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第二册《过秦论》)

⒊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

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

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⒍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

⒐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

⒑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第一册《勾践灭吴》)

⒒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第六册《报任安书》)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

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二册《师说》)

⒉侣鱼虾而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

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册《师说》)

⒋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第四册《滕王阁序》)

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

忌讽齐王纳柬》)

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

⒊成以其小,劣之。(第四册《促织》)

⒋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第二册《师说》)

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

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

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

定必然如此。

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

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第一册《勾践灭吴》)

⒉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第一册《勾践灭吴》)

⒊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第一册《勾践灭吴》)

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⒍秦伯说,与郑人盟。(第一册《烛之武秦师》)

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册《劝学》)

11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册《师说》)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

1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第三册《六国论》)

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第三册《游褒禅山记》)

15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

1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第三册《石钟山记》) 18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第三册《项脊轩志》)

1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第三册《登泰山记》)

20.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第三册《病梅馆记》)24.德何如则可以王?(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

2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22.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第六册《报任安书》)

23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24.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25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2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第六册《屈原列传》)

27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第四册《促织》)

2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29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第一册《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 30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

31范增数目项王。(第二册《鸿门宴》)

3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第三册《伶官传序》)

3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二册《阿房宫赋》)

3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第四册《前赤壁赋》)

四.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

普通名词做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课本中有:

⒈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第一册《勾践灭吴》)

⒊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第一册《勾践灭吴》)

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第一册《劝学》)

⒌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第二册《过秦论》)

⒍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汶水东流。(第三册《登泰山记》)

⒎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⒏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第六册《信陵军窃符救赵》)

⒐仓皇东出。(第三册《伶官传序》)

⒑骊山北构而西折。(第二册《阿房宫赋》

㈡表示工具或依据

课本中有:

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第二册《过秦论》) ⒉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第四册《促织》)

⒊日将暮,取儿槁葬。(第四册《促织》)

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㈢表示比喻

课本中有:

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第二册《过秦论》)

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第四册《滕王阁序》)

⒊常以身翼蔽沛公。(第六册《鸿门宴》)

㈣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隶使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五.形容词做动词

形容词可做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当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时,它活用为动词。

1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第三册《游褒禅山记》)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

4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终不怜公子姊也。(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

5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第六册《屈原列传》)

六.形容词做名词

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第一册《烛之武退师》)

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⒊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