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提案

关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提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00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会同全国妇联,文化部,教育部,公安部办理

提 案 人:姚爱兴,洪梅香,马金虎,项宗西,朱奕龙,安纯人

主 题 词:青少年,保护

提案形式:个人联名

内 容: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有资料显示,我国近xx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其中十五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占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社会的共同关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然而,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时常见诸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如2月份以来安徽《少女遭毁容,罪在官二代》、《安徽池州初二男生残忍杀害10岁女孩》和陕西《15岁少年投毒杀死邻居夫妇》等充分说明,我国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作案多,性质恶劣,低龄化,智能化,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等特点。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及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基础。团委、教育和妇联组织要在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方面下工夫,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二、强化父母的监管责任。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庭环境的优劣,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应该追究父母的监护人责任。否则,娇生惯养再加上品行不端,违法犯罪是难免的。

三是强化学校预防的教育、引导和监管。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知识的场所,无论在教育的力量上、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和教育时间上,都优越于其他场所,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学校要把青少年思想及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有关内容列入

教学计划,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针对青少年早恋问题,应该建立学校家长国土参与的引导干预机制。

四、必须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尤其要防止“黄色”、“灰色”和“黑色”这“三大污染”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坚决净化电脑和手机网络环境,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品的传播,严厉打击制黄、贩黄的不法之徒,坚决取缔那些有色情内容的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

五、进一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立法。我国虽然先后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谓必要的时候,有关解释为例如家中无人管教,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青少年是人类的春天,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预防犯罪的重中之中,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关爱,应从法律角度去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救救孩子,救救我们的未来!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教案

洒金小学“12·4”法律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课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x月x日

授课地点:五年级教室

授课内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授课教师:罗佳林

参加人:五年级全体学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

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2.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xx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

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