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初探

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初探

盲目追求升学率的传统教育越来越沦为“重知识,轻技能”的应试教育,这与新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渐行渐远,于是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急迫,我们的新教改由此应运而生。新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尝试学以致用。若研究性学习行之有效,必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冲击

1.教师职能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采用的都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步伐去接受知识,其思维方式和知识传输已明显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个体需求。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从“灌”向“导”、从“填鸭式”向“互动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只有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学会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以前那种“上课一条虫,下课一条龙”的情况将不复出现,学生将会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我们的课堂也将会空前活跃起来。

2.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冲突

新教材与时俱进地增添了不少关于生物科技、科学史等新知识点和多个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研究性课题贯穿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促,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1)让学生自学新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阅读性的小资料,并随堂检查自学情况;(2)对于一些相对浅显却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可多用提问、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加以学习巩固;

(3)教师要把精力放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力求讲深、讲透;(4)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克服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生物教改

作为一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大有优势。例如,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乱伐森林与当前极端气候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发生关系的调查等都是高考的热门话题,特别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课题。

1.汲取科学史营养

生物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学习素材,我们如能对此多加运用,对生物科学家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条分缕析,必然会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学生通过了解科学研究的大致过程、方法,为研究性课题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思路和

方法;通过探究,能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通过认真研究的过程,学生能够汲取足够的营养,为学好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背景资料

“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少应有的理性思考,缺乏情景和背景资料的支撑,对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了解知识的背景资料,挖掘知识潜在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还设计与所学知识背景相关的问题,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通过成功体验,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

此外,在选取背景资料时,我经常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构建全新的课堂模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秉承“自主、合作、探究”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原则,我大胆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的情境,把握探究的深度,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究。如h2o2酶与fecl3催化效率的比较、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的,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技能,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

总结分析探究的结果。这种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思想,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及科学发现的快乐,使他们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4.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正是还生物学以本来面目。我认为在进行课本实验复习时,不能因高考命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而淡化或干脆放弃课本实验复习,也不能是高一、二年级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该分实验群进行综合性、开放式的复习。如复习观察类实验时,我因势利导地提出以下问题:根据实验课本上所述目的,能否改用其他生物材料?用已有生物材料可以进行哪些实验?同样是用显微镜观察,这四个实验在装片制作、低倍镜下观察部位和高倍镜下观察部位有何异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获得对相似知识点的有效复习方法。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简而言之,在重视对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考查,尤其应关注基本思路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能力。只有做到重视实验教学,我们的生物研究性学习才能收到实效。

5.设置开放性的课外练习

课外练习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具有重要作用,而练习的设置直接

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常见的练习多是非开放性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应该多设置开放性的课外练习,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置一些开放性练习,将研究性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研究能力得以切实提高。

以上是我对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理解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寻求更合理的研究方法,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施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杜华)

 

第二篇: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1、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 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 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20xx年x月,在朝阳区45中学初二年级首先成立了研究小组,以王海燕老师为主,开展了将初二生物会考成绩与学生研究性课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探索。

首先,将会考的百分评价制分解为两大部分,即研究性试题的检查和知识性试题的检测两部分。前者以 60分为满分而后者以40分为满分,学习的评价分为重视定性评价、差异评价、进程评价。60分研究性题目设计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性、生活性色彩较浓的论文题、实验题等,并选择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进行立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自己规划实验报告,在得出实验结论后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完成一个小论文,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考评的基础上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奥妙颇感兴趣的心理倾向,而且能把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上来,取得了探索的初步成功。 通过前期工作,我们积累了一部分课题研究素材,包括:学生的实验论文、教师的评价材料、实验教师的阶段性总结报告等等。

( 2)中期推广工作

20xx年x月,朝阳区成立了以45中学王海燕等老师、68中林凯老师等为主要参与者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新课程评价标准改革的新理念,并形成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其次,教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由学生自主选题,为生物会考结业论文自己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做准备。

第三,为学生建立了各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档案材料,包括:生物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表、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积累的档案主要有练习卷、探究报告、开题报告、收集资料、评价表等。

第四,在调研题中辟出专门篇幅,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为下学期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向家长和学生下发《在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表》和《初中生物评价

改革学生调查问卷》,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活动,同时,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介绍给家长和同学,了解学生对评价改革的看法,以便于完善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第六,研究编纂《研究性学习学生用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第七,为学生统一办理图书借阅证等,指定调查、探究与实验指导报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了条件。

在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进行 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和规律的探索,保证了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 实验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们布置学生参加了省学院组织的《初中生生物科研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上网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开展生物课外实验,共有近 3000名学生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撰写活动,在省级评比中有千余人获奖,二十余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在我区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热潮。

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以模范教师引路,多名教师积极参与生

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新格局,通过我区生物教研网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 教学网站,发布了大量的教研文章,为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 的利弊得失积累了大量的行程性材料和教研论文,并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同时有 34位教师就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或其他研究课题撰写了论文,并获得省级奖励。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通过试点采取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等方法,同时将期中期末的的全区统考改革为开卷考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推动评价制度的改革创设了先机。

我们还组织生物教师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以学科 研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科的参赛题目, 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全国 6个新课标实验区的教学教研网站,准备了近20xx字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 初选要求,包含了教学评价、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多个方面,并将 45中王秀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上传至教研网上,使参赛教师做到了心里有数。我区参加大赛的生物教师为这次活动做出了刻苦的努力,她们收集了大量的备课材料并进行了精心组织,相互之间团结协作,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由于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 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参赛的教学设计各有新意,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3.阶段性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可情况,我们对区内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现阶段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1)课题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识。

多数教师认为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并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改革很适应和基本适应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大部分教师认为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说明生物学科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 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的。多数教师认为领导重视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是最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学氛围较好、教师业务能力较强也是重要条件。结合调研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安排了业务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 实验教师,为生物教学改革实验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 2)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情况。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开展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培训的作用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提高最大的是了解了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背景和目标,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等等。使教师

收获最大的培训方式是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讨。反映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式培训已成为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进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 3)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带来的变化。

学科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强,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的教师能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产生了一些压力,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有所增加。多数教师对能参加到这次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的行列感到高兴,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为完成课题研究的艰巨任务,自己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们认为 研究性学习 课题的开展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这反映教师调动了学生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 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步得到了落实。

( 4)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师们认为在中学实施 研究性学习 的不利条件是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不能满足 研究性学习 课题实验的需求,最大的难点是缺乏 研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另外,教师们还集中反映了关于如何评价学生和教师工作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教师谈到 研究性学习 更适合小班化教学,对于大班,教师难以开展有趣的活动,不敢“放”,“放”了以后难以收回,时间也不允许。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觉得以下问题仍值得思考。

首先, 研究性学习 的开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凸显不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题式自主性综合研究活动,强调自主选题、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特色。由于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创新性。但由于生物教师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指导能力的欠缺,往往生物教师知识的局限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如在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选题丰富多彩,如“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区易刮旋风的起因”等,对问题的选择既有生物科学方面的,也有理化学科方面的;有现实题材的,也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不仅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形成了气息浓郁、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反观我们教师的命题则难于跳出生物学科这一小圈子,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缺乏理论的指导,而是怎样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不断地学习、进修,以加强对 研究性学习 理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及时把握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状况、,生物热点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勇于克服困难,保证 研究性学习 课题的成功实施。 其次, 研究性学习 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小班教学,特别是课题研究计划、讨论与思考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研究性 学习中去。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应尽早编写添置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 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辅助教学设备。增加、扩展教参内容;制作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在教学辅导资料中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列出一些书目或网站名称,指导教师或学生参看,以扩大知识面。 第四,尽快出台 研究性学习 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将是开展 研究性学习 活动的最有效的指挥棒,是课题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结合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对生物教师的 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的重点是使教师了解现在学生对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 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力进行正确的估价,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应用的知识领域,了解学生在进行不同 研究性 学习时的感受和体验,为在学科 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打下基础。同时,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协同教学的能力,改善教学的组织形式,尝试以学科间协同互动的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 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 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建立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记录教师的自选发展目标,参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态度,记录其在 课题研究 及教学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把教师的发展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初中生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只是我们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迫切需要各方面领导与广大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区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做出共同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