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学习心得

爱自己 就要栽培自己

——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20xx.6.7——20xx.6.14,我有幸到上海华东师大参加研究型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由衷感谢上级领导为我提供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课程安排得满满的,通过这次学习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我们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在学习期间,各位校长,教授他们超前的理念,精深的理论,对实践有很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令我耳目一新,感悟颇多。

就此次培训提出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一)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生长的方式

开放的生长 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扎实的生长 扎实在于清晰;扎实在于细致;扎实在于生成;。扎实在于停顿;扎实在于持续;扎实在于运用;扎实在于及时反馈;扎实在于写练。 优美的生长 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温暖的生长 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

研究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一个关键单位就是“课堂”,在我们学习实践教育过程中,只有认识了课堂才算改进了教育。我们要重新理解和认识课堂,提到了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师生互动、沟通、对话的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的场所,课堂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知识探究的场所,课堂不只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

执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接着又讲了课堂教学变革的要点,谈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

当今社会不断呼吁素质教育,但是想要摆脱应试教育的体制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日之寒。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优劣其实还是借助于一张普普通通的书面试卷,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划上等号,因此真正要做到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还需要更加完备、更具人性化的合理的评价机制。说实话,在尚未聆听王教授的讲座之前,我对学生评价的概念和学识很粗浅,甚至从功利性意义上也觉得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涉及这个领域。然而,王教授洋洋洒洒、深入浅出的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不禁让我讶异自己头脑中的那片空白;一个个诙谐幽默、铿锵有力的反证实例,也让我渐渐走出这个盲点的误区。

王教授先后就学生评价的历程、学生评价的现状、学生评价的重心和学生评价的管理这四个方面阐述论点,并辅以浅显易懂的实证。例如,在讲到评价现状中的不正常现象(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时,他特别指出了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设置学生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走势曲线,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趋向,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形式。评价测试的试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运用能力。英语学科本身就是语言类的学习,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最终目的就是检测学生语用的交际能力、语言的交流能力。通俗的说,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听懂、理解对话者的语义,是否能与之交流思想,就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标尺。

王教授还谈到他在英国进修学习期间,一堂小学四年级关于土豆的自然常识课让他大开眼界。学生们组成若干小组对“土豆”展开了讨论研究,通过动手实践,记录去皮土豆和未去皮土豆在光合作用下的重量、水分吸收、腐烂程度等变化过程,从而掌握了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外国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特

点,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探究的好奇心,采用了归纳法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认为,教师要敢于表达“分析评论”。教师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用对事不对人的心态客观评课,从而创造出一个新型的评课文化,让评课真正成为提升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并建设老师从“十个度”上去评课:一是评课堂教学联系生活的程度;二是学生主动参与度;三是师生互动的有效度;四是学科教学的整合度;五是教学动态生成问题的处理程度;六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程度;七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程度;八是教学资源的优化度;九是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程度;十是教学评价多样化程度。

通过培训,我觉得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长: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今天的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力巨大,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提升教师。程华校长的《成才、成名、成家——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给了我们听觉上的盛宴,让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来认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专业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程校长从多方面介绍了教师的成长之路,给我们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明白了“师德是灵魂,知识是躯体,能力是翅膀”。 作为教师,要经过严格的长期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具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首先要有为人之德,要遵循“为人”“为师”的约束和修养;治学之德,作为“学人”“士人”的职责和使命;从业之德,具备“爱生”、“做事”的美德和规范。教师还要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有充分的自主权。作为教师的自我修炼,要把理念作为一种追求,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 做个会反思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教师反思是通过一种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及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师反思是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为

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为了教学品味与境界的提升。

三 做个会研究的教师

教学研究是“磨刀石”,教师如果能把教学研究视作提升教学技能的动力,则一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和自己的课进行分析,做课例研究或教学研究,把研究结果撰写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可以给同事们借鉴。教师参与研究,首先可以提升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及学生行为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有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再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努力做专家型教师是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我们一线老师有许多教学成绩很好,但论文发表空白,常常在评职称和评先进时吃亏不小。

四:做个心情阳光的教师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有做不完的琐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从早读到晚,长年累月,心情难得清闲,有时学生不听话还憋着一肚子汽回家,回家后,把气泻在家里人,事后,自己也后悔,这样的工作路程能走多远?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只是在完成工作,也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我们更是在创造着未来;我要看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走得更好更远,做好能做的事。

五 做个会和学生沟通的教师

有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学生就会学习老师,并且学给老师看。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情绪参与教育教学。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互为坦诚 、彼此关心 、相对独立 、尊重个性 。教师要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真诚意为真实、可靠、诚实。 真诚对人际信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意义深远。教师真诚对待学生,是一种无形教育力量。在师生沟通中,许多时候听比说重要,教师要多听听学生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心里需要。学生如果有错,先不要着急下定论,用亲切、友善的语气和学生交谈,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接纳和

尊重学生,接纳与尊重学生是教育以人为本之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权利、爱好及隐私。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自己获得学生的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师生之间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才能取得打开学生心扉、进行思想沟通的金钥匙。为了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进一步教育的效果,只有“知心”才能“交心”。

六 做个让学生永远怀念你的教师

规范 赏识 宽容

一、规范

规范至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要让学生懂得规范,我们自己必先做到规范,规范于己,规范于人。规范某些时候就是规矩,要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让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

二、赏识

赏识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你的赏识下,学生可能很容易的就能改变某些陋习,可能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可能创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奇迹。不要吝啬赏识的语言,不要吝啬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微笑的眼神,他对于孩子的影响应该是终身受益的,往往我们不经意的赏识,孩子却很在意。

三、宽容

宽容是一种力量,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宽容学生犯得错误,宽容学生甚至家长的误解,有时甚至是一种牺牲。

或许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完成反反复复的这三件事,让孩子在规范、赏识、宽容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我们一生反反复复做这三件事,一定会让学生怀念你,怀念母校。 在短短的培训学习期间,我们美丽的华东师大学享受着知识的熏陶。培训学习虽然结束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把所学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际中去,努力做个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做个善于研究的教师,做个有“心”的教师,做个让学生永远怀念的教师,更要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用关爱和宽容对待学生。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养成研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和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在本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引领作用。

 

第二篇:赴华东师大学习交流心得

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心得

兰铁三小 崔元梁

一、 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之前自己的状况

参加工作近二十年了,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一些教学方法的总结;随着教龄的增长,切实的感到了自己的停滞,困惑也越来越多,教学越来越机械,不知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更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这便是所谓的“瓶颈”了。

二、 华东师大高端培训对自己学提高的意义

兰州市城关区骨干教师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恰如一场及时雨,是我的“瓶颈”的突破有了可能,带来了希望,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培训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见识了先进的上海地区的教育,既看到了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发达地区对教育的叹为观止的投入:也看到了上海的教育人对教育的去身心的投入,和他们工作的细致和认真。极大的建立了我对我们兰州市城关区教育的信心,鼓舞了我在教育战线上继续前进的斗志。

在上海的半个多月的时间,我我的感觉就是恨自己的脑容量有限,每一个场景,每一场讲座,都是我所急需的,都能和我形成共鸣,带来启迪。我如一个饿汉扑在面包上,疯狂的吸收着各名校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各位华东师大的专家理论研究的养分。

三、 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的心得

这次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的内容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赴上海各知名中小学参观、考察、感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校的经验做法很多可以借鉴。二是听取各位华东师大的专家、教授理论研究的成果讲座。各位专家、教授理论研究的成果也与我平时积累的经验方法形成共鸣。与专家相比,我们平时也积累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也有很多的想法,可是不能总结、提高形成理论,这是今后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

1、深入挖掘,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次赴上海各知名中小学参观、考察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是整合了自己周边的资源,合理定位,形成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又反过来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再来看我们的学校,很多也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可是我们的特色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人家挖掘得深、开发的广、工作做得细致。如曲阳四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技教育,

2、正确分析了自己的生源情况,系统的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校做特色跟风现象比较明显,今天流行这个就做这个,明天流行那个又改做那个。上海的这些名校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数十年就做一个特色,时限很长,做得很细致深入,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十数年

来就一直做自己的赏识教育,从根据自己学校周边的社区背景(老人多、下岗多、外来人口多),以及学校的变化、生源的变化(单一类型——多类型)来正确定位做赏识教育,到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的关于赏识教育的方法、办法。以至于形成一个系统的课题。

3、实事求是、深入本事做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更应关注教育的本质。即如何把一个具有“动物性”的人通过教育和引导而使他成长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能判断是非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则是教育的全部真谛之所在。应坚持教育“育人”、引导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核心原则。换言之,任何繁荣国家、促进经济乃至个人成才的目标都只是教育的“附加价值”而不是教育的“本有之意”。因此必须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作出深刻的反省,以确保教育不被任何功利的因素牵着鼻子走。从小的反方面讲,我们应关注课堂的本质。即学生的参与度、问题的有效性、有没有生成的资源、有没有探究的过程。而不要被一些形式的多样和虚假的繁荣所迷惑。关注课堂是否有效和高效,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否有促进,对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总之,华师大两周多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前沿的状态,教授们的高屋建瓴的讲座,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发深深的思考。“汝果欲作诗,功

夫在诗外”,在新课程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需要改变什么,需要坚持什么,教授们对当今教育的解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改革方向的源头活水。洋思模式、永威模式、杜郎口模式,面对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剥离某些意义不大的形式上的东西,真正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研究的。最后用郑桂华教授援引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