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饺子实是张仲景发明的治病良药

饺子实是张仲景发明的治病良药 饺子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新旧交替之意,又因其形状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所以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其实饺子本来是一味治病的良药,其起源还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呢。

张仲景发明“饺子”救治百姓

张仲景是南阳人,生活在东汉末年,他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端坐于大堂之上为民治病。张仲景此举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作“坐堂先生”,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 张仲景后来不满官场的黑暗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值隆冬季节,他见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到除夕期间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其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食百姓。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学着张仲景“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在过年时食用,称之为“饺子”,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 余下全文

篇二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作者:王家骜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针灸特色

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擅长外感杂病的内科医生,还是位具有相当造指的针灸专家,整部《伤寒杂病论》涉及到针灸的条文共有69条。张仲景针灸法直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方法,并开创了后代针灸学的广阔道路。他的针灸法和他的整部著作一样,实用性强,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张仲景的针灸特色,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重视预防,截断病情

针灸的作用之一是预防保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开宗明义指出:“上工治未病”。所谓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层意思。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传注病邪的途径。《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大谷”即经脉,“小溪”即经穴,卫气健旺而运行于经络、穴道,发挥卫外的生理功能。若是卫外功能失调,则邪气乘虚而入,首先客于经络,针刺即

可疏通经络,使卫外功能正常,以预防疾病、抗御外邪。正因为经络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张仲景对经络的作用颇为重视,认为:如果人能养生防病,邪气就不得侵犯经络,如果一时不慎,外邪侵犯了经络,应及时治疗,以冀邪气不得入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比如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之,勿令九窍闭塞。”所谓“四肢才觉重滞”,就是外邪已侵入人体经络,经络之气阻滞不通,这时如及时使用以上诸法,以疏通经络之气血,祛邪外出,疾病便不得深入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科学家成长故事_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公元150年,张仲景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优裕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少年时代,张仲景孜孜不倦地学习,博览群书,吮吸着知识的乳汁。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公元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医圣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由于他聪颖博达,旁学杂收,长进很快。不过几年就学到了师傅的医术,擅长于治疗,尤其精通方术。

一天,来了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迂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吟半晌,一时竟没了主张。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开始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 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 …… 余下全文

篇四 :医学名言警句

国外有人在评论外科大师身体特征时说,外科医生应具备鹰眼、狮心和女人手,“鹰眼”即外科医生应具备的睿智、悟性,对疾病的观察和分辨能力,临床研究的正确选题和抓住机遇等创新能力。“狮心”即外科大师的手术意志象征着勇敢、机敏、果断。“女人手”要求手术操作轻巧,观察疾病细致。当然良好的外科医生首先应具有仁爱的菩萨心肠。

任何优秀的医学工作者均需具有:透彻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娴熟的操作能力、慎密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的自学能力。这些实际能力的形成和获得,要靠渊博的知识和足够的实践。只有通过艰苦的反复实践和认真的思维,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并逐渐形成各种实践能力。我恳切地期望医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刻苦的实践和勤奋的思维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通过更刻苦的实践和更勤奋的思维,逐渐作到在医学领域内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曹泽毅

静则思

思则省

省则悟

悟则得

这是我的为人方略,我想用在做实验,也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 …… 余下全文

篇五 :传统医学名言锦句

传统医学名言锦句---请各位战友提供

脏腑若能言,医士面如土。——呵呵,添乱,添乱。

学不精何以学医 术不精一以何活人

学不精何以学医 术不精何以活人

药店对联

但愿人间无疾苦 宁愿架上药生尘

反听谓之聪,内视谓之明.

上病下治,提壶揭盖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烂;二曰口化,细嚼慢咽;三曰胃化,蒸变传运.二化得力,不劳于胃.(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

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李日方<<太平御览.方术部.养生>>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均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加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崩闭皆可见. 更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须占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均当辨. 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贝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一)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医疗的名言警句

关于医疗的名言警句

关于医疗的名言警句

备战医疗卫生面试考试,考生不要掉以轻心。平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有助于考生考场上的发挥。

1.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医工论》

2. 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清·徐廷祚

3.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5.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如同用脑。 各位,机会为你们敞开着,你们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们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门卑劣的生意,将你们的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你们定可以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你们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医学这门学科需要高度整合心智与道德,让人求新、务实并有慈悲。--- 威廉·奥斯勒

6.上医 ,医未 病之病;中医,医 欲 病 之病 ;下医,医 已 病 之 病。——唐代·孙思邈

7.上 工 治 未 病,不治已 病。——黄帝内经

8.如果你从来不了解外科医生的生活,那么请让我告诉你,生命就是这样脆弱,而生命的危机和转机也在转眼之间;危机与转机,就是生死线,而医生的生活,就是踏在这条线上。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医名言名句

【中医名言名句 】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