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国富论总结》

国富论——小知识点

第一篇 论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及分配劳动生产物给各个阶层的顺序

第一章 分工

1、凡是能分工的工艺,分了工就相应的增强劳动生产力。

2、就农业方面来说,富国的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大得多,至少不像制造业那样有大的差距。

3、分了工就相应的增强劳动生产力原因

? 劳动者因为专业而掌握了技巧

? 免除了有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带来的时间损失

? 随着简化和所见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一个人能够做原来许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4、相比较而言,人类的注意力如果集中于单一事物上,会比分散在许多事物上更容易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捷的方法。 5、分工的出现,在政治清明的国家里,就连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普遍富裕。

第二章 分工的起源

1、正因为契约、交换和买卖实现了我们所需要的大部分帮助,所以才产生了分工的倾向。

2、人类天赋才能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成年人在其所从事的不同职位上所表现出来得非常不同的才能,与其说是分工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3、交换倾向的出现,使得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产生了极其显著的有用差异。 4、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一般倾向,使得人们把各种才能所产生的不同产物积聚成一个共同资源。

…… …… 余下全文

篇二 :国富论123章总结

The Wealth of Nations

Summaries of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he division of labour effects 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 , the skill, and the judgment with anywhere directed, or applied. It is commonly supposed to be carried future in some very unimportant ones , it’s not really carried future in others of more importance. In the way in which this business is now carried on, not only the whole work is a peculiar trade, but it is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branches, of which the greater part are likewise peculiar trades。The separation of different trades and employments from one another seems to have taken place in consequence of this advantage. In agriculture, the labour of the rich country is not always much more productive than that of the poor.

…… …… 余下全文

篇三 :国培论文总结

论文题目:国 培 鞭 策 我 前 行

姓 名: 周 天 平

所 在 省: 安 徽 省

所 在 校: 滁州市来安高级职业中学

国培鞭策我前行

——中职骨干教师国家培训电子商务专业培训总结 国培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我非常有幸到厦门集美大学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进行为期近2个多月的机械专业培训。这对于强化我的职业教学技能,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内容为外请专家讲座、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模块,实践技能训练,综合研修提高,专业社会实践、跨专业综合实习观摩、百度专题讲座、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总结、企业实践交流总结、专业

备课说课、学员职业教学经验交流、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中本地特色建立研讨、中职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讨等模块。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六国论知识总结

《六国论》 苏洵

一、重点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战不善,弊在赂秦(好)(弊端、弊病) ....

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交互)(都,皆) 4、破灭之道也 (原因) ...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援助)(保全) 5、秦以攻取之外(用攻战获取土地) ....

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的方面) 7、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担心)(本来) ....

8、思厥先袓父,暴霜露(他们的)(对死去人的敬称)(父辈和祖辈)(冒着) .....

9、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对待)(拿)10、起视四境(起身)(边境) ....

11、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满足) 12、奉之弥繁(更加) ..

1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 14、以地事秦 (侍奉) ..

15、终继五国迁灭(跟着,随着) 1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

17、至于顚覆,理固宜然(国家灭亡)(从道理上说)(应该)18、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

19、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 20、此言得之(得到其道理) ...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高二四班 王永昭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今: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 今:表示另提一事

古:灭亡 今: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智谋、力量 今:指人认识、理解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词用作状语,每天、每月。 5.名词活用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6.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 援,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的力量。 秦以攻取之外。 攻,动词活用为名词,攻战的手段、方法。 四、一词多义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 苏洵

一、重点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9、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击退) 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依附)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4.后秦击赵者再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三.重点词语

1、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文化概论总结

历经一学期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学习和XX老师的悉心教导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年文化的厚度和

全书分上中下编,根据内容概括地分为

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二、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

三、文化特点剖析、在背景时代下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特换包容创新和未来

在此我也按照这个顺序浅谈一下学习总结

一、文化承载的外部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马克思理论的主导思想 “唯物辩证法”提到 “物质第一性”, 思想是发生在以物质为承载体上的产物。而本书主要讨论到狭义中的文化就是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而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和对文化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诧异的基本道路就是从外部环境入手。 文化背景:

1.地理,华夏文明地处东亚始于两河流域

2.经济,主导我国古代经济的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3.政治,中国历经大小18个朝代

二、国辉煌灿烂古代文化的内涵变现

1.文字,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从象形字到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到隶书,繁简体。汉字,成为是一个凝固在我们这个民族血脉中不断传承下去的符号。

2.教育,由于我们有同一记载的文字,才致使文化得以流传,孔子弟子三千,因材施教,韩愈一篇淋漓尽致的《师说》,彰显源远流长的育人之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