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

继教号 05007753 姓名 李飞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第二篇: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继教编号: 近期进行的“十二五”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学习中,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我通过学习,知道并理解了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对书中的很多方面的案例有了与以往做法不同的认识与思考。现把我学习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好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与认知发展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健康的发展予以正确引导,而且又能够对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本课程分两部分学习。第一部分:系统的阐述了学生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与技能学习、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从而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准确地定义定位。第二部分:学科的教与学。对不同学科的教学与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这两部分内容,让我开启了对学习的思考与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与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学习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的同时,我更体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使学到的宝贵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前人的经验作为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时刻指引着我不偏离航道。但同时我也认真思考,勇于创新,

不断进取、反思,让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得到升华。

我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学与教以案例的形式做一下汇报:

初三20xx中考二模数学分析

初三数学:关于昌平、海淀20xx二模选择题第八题此类型题的分析。

授课教师:李立功

题型:

20xx昌平二模

8.如图1,已知点E、F、G、H是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AB=6,AD=8. 动点M从点E出发,沿E→F→G→H→E匀速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 点M到矩形的某一个顶点的距离为y, 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的这个顶点是

A

EDGH

图1 图2

A.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20xx海淀二模 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 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

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

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 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

A.点MB.点NC.点PD.点Q

题型背景分析:

1.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2.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知识技能要求: (1)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2)理解:能描述对象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4)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过程性要求: (5)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感受。 (6)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7)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发展。 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务。 经验。 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表明了数学考试要求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已知条件的数学描述语言和图形的几何语言之间的一致性。

2.能够正确理解掌握函数中的变量关系。

3.通过函数变量之间的关系快速分析出运动中变量自身之间的增减性,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运动图像的一致性的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法、设问法、本题所需知识复习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出示题目:20xx昌平二模(选择题)

8.如图1,已知点E、F、G、H是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AB=6,AD=8. 动点M从点E出发,沿E→F→G→H→E匀速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 点M到矩形的某一个顶点的距离为y, 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的这个顶点是

A

EDG

B

HC

图1 图2

A.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2.让学生去观察分析:

目的:(1)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判断

(2)教师以引导设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复习了旧知,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理清解题切入点)

3.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结论-----汇报成果

4.汇报解题思路

同学们各说各的理,都很有想法。同学们都认真思考、讨论、动脑筋。学习精神可加。 但答案是唯一的

5.设问探究:理思路,探方法,形成经验

1)观察y关于x的图像的特点:图像分几段,各段图像有什么特点(有无对称、直线还是曲线)

2)同学们都会发现图像的第一部分就有一段抛物线对称。

3)同学们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找答案(正确率提高到90%)A.点A

4)同学们会在此时反思、比较方法之间的差距、捷径

5)剩下的没有答案的和分析错的同学就要给他们复习旧知识了(给会的同学出类似的题型

让他们去体验学过的方法,形成经验)

6.巩固练习:

20xx海淀二模

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 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 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

A.点MB.点NC.点PD.点Q

7汇报结论:同学们为自己是天才都兴奋的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正确的答案。D.点Q

自我分析: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各科教学的灵魂,它研究各科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把模块化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加以系统化,提高到具有客观规律性的水平,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优途径。

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宽松、平等、合作的气氛。发挥年少不服输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学习目的。使时间和学生们学习的容量最大化。从而也发挥出学生们的创新、钻研精神。

总之,通过对《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课上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的认识和顿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