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 一、漫漫求索路 第一阶段:酝酿、起步(20xx.9) 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询问、访谈、调查,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诗,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的证实了一点:"儿童诗歌创作"的实验,顺应了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对诗歌兴趣,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认识到诗歌有"语言凝炼,顺口(押韵)、有激情、回味无穷??"的特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性,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认为写诗歌很简单、很容易,可以一挥而就,所以虽然都曾有过创作诗歌的经历,但从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其中,只有10%的学生,能按诗歌的形式借事、借物、借景抒情,有70%的学生能写出朗朗上口的三、五名诗,有20%的学生,思路混乱,语言零散,找不到诗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诗歌创作"要讲求 "循序渐进"。平时,只知道烦恼时写,高兴时写??认为写出来的就是"诗歌",只知抒怀,不讲文字表达,其实这种冲动,确实是我们诗歌创作必备的激情,而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底蕴积累、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恰是我们所需要加以辅导 和重视的地方。在对学生认识诗歌、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程度,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我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整理,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求知(20xx.10) 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一开始,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诗歌常识多少"竞赛,出图文并茂的"诗歌小报"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 2、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哪来创作的"基石"?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摘抄、并定期交流、加大学生诗歌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诗歌创作的底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3、通过对大量诗歌作品的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诗歌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典范的儿童诗歌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诗歌具有: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特征,并引导学生对诗歌和小说、童话、故事等进行比较,感觉诗歌重视抒情、强调意境的语言表述方式等,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

4、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实验教师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安排具有一定主题的诗歌"茶话会"。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5、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 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第三阶段:感悟、创新(20xx.11) 这一阶段,我们加大了对优秀儿童诗歌作品的评析、感悟、欣赏的力度;通过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并激发学生多观察、多发http://www.chddh.cn/xuesheng/现、多思考,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选取创作素材,积极投身于创作活动中。而且及时评析、反馈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评点过程中总结、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水平及其相关能力。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诗歌与生活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产生真知、真觉;去生活中发现真、善、美,陶冶性情。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整个一、二、三阶段的活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但我们教研组成员回顾走过的艰辛,看到

活动过程中良好的运作趋势,个个更加信心十足,而且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和体验给我们每个成员,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快慰。 第四阶段:对比、分析(20xx.12)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阶段,为了对比活动前后,六年级全体学生创作水平的差异,和其它诸方面能力的悬殊,我们不仅搞了访谈调查、问卷测试,并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观察记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诗歌的研读兴趣浓厚,常常手不释卷;学生整本整本的读书笔记中有精美的诗句摘抄,有精彩的诗句评析;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诗、 评诗蔚然成风。 2、学生的阅读、赏析、感悟能力大大增强。表现在:学生能对诗歌的音韵和谐、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 3、创作能力明显提高。活动初期,学生对诗歌的认识非常肤浅,只能写几句支离破碎的零星小诗。而现在,大量的学生优秀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这些作品,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论是方法和技巧,都是十分难得的。 4、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偕同发展。孩子们在“诗歌” 学习过程中,情操得到了陶冶,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学生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味;校园文明歌谣层出不穷,文明风气悄然形成;亲情、友情、师情得以突显和张扬。 第五阶段:整理、总结(20xx.12—20xx.1)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1、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并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激情,已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 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目前为止,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作品获奖的有30 余篇。在这些稿件中,有抒情诗,有叙事诗,有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的是自由体的散文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位。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强,善于发现美、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并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吾将上下索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儿童诗歌"的研究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证明,"诗文化"确实能铸造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心智,提升孩子的品位。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只有把取得的宝贵经验介绍和推广出去,把资料达成共享资源??真正让“儿童诗歌”成为所有学生成长的乐园,“儿童诗歌的创作”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二篇: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精品)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

一、漫漫求索路

第一阶段:酝酿、起步(20xx.9)

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询问、访谈、调查,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诗,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的证实了一点:"儿童诗歌创作"的实验,顺应了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对诗歌兴趣,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认识到诗歌有"语言凝炼,顺口(押韵)、有激情、回味无穷??"的特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性,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认为写诗歌很简单、很容易,可以一挥而就,所以虽然都曾有过创作诗歌的经历,但从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其中,只有10%的学生,能按诗歌的形式借事、借物、借景抒情,有70%的学生能写出朗朗上口的三、五名诗,有20%的学生,思路混乱,语言零散,找不到诗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诗歌创作"要讲求"循序渐进"。平时,只知道烦恼时写,高兴时写??认为写出来的就是"诗歌",只知抒怀,不讲文字表达,其实这种冲动,确实是我们诗歌创作必备的激情,而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底蕴积累、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恰是我们所需要加以辅导

和重视的地方。在对学生认识诗歌、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程度,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我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整理,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求知(20xx.10)

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一开始,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诗歌常识多少"竞赛,出图文并茂的"诗歌小报"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

2、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哪来创作的"基石"?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摘抄、并定期交流、加大学生诗歌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诗歌创作的底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3、通过对大量诗歌作品的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诗歌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典范的儿童诗歌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诗歌具有: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特征,并引导学生对诗歌和小说、童话、故事等进行比较,感觉诗歌重视抒情、强调意境的语言表述方式等,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

4、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实验教师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安排具有一定主题的诗歌"茶话会"。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5、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第三阶段:感悟、创新(20xx.11)

这一阶段,我们加大了对优秀儿童诗歌作品的评析、感悟、欣赏的力度;通过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并激发学生多观察、多发http://www.chddh.cn/xuesheng/现、多思考,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选取创作素材,积极投身于创作活动中。而且及时评析、反馈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评点过程中总结、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水平及其相关能力。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诗歌与生活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产生真知、真觉;去生活中发现真、善、美,陶冶性情。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整个一、二、三阶段的活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但我们教研组成员回顾走过的艰辛,看到活动过程中良好的运作趋势,个个更加信心十足,而且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和体验给我们每个成员,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快慰。

第四阶段:对比、分析(20xx.12)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阶段,为了对比活动前后,六年级全体学生创作水平的差异,和其它诸方面能力的悬殊,我们不仅搞了访谈调查、问卷测试,并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观察记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诗歌的研读兴趣浓厚,常常手不释卷;学生整本整本的读书笔记中有精美的诗句摘抄,有精彩的诗句评析;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诗、

评诗蔚然成风。

2、学生的阅读、赏析、感悟能力大大增强。表现在:学生能对诗歌的音韵和谐、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

3、创作能力明显提高。活动初期,学生对诗歌的认识非常肤浅,只能写几句支离破碎的零星小诗。而现在,大量的学生优秀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这些作品,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论是方法和技巧,都是十分难得的。

4、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偕同发展。孩子们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情操得到了陶冶,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学生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味;校园文明歌谣层出不穷,文明风气悄然形成;亲情、友情、师情得以突显和张扬。

第五阶段:整理、总结(20xx.12—20xx.1)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1、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并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激情,已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 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目前为止,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作品获奖的有30余篇。在这些稿件中,有抒情诗,有叙事诗,有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的是自由体的散文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位。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强,善于发现美、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并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吾将上下索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儿童诗歌"的研究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证明,"诗文化"确实能铸造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心智,提升孩子的品位。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只有把取得的宝贵经验介绍和推广出去,把资料达成共享资源??真正让“儿童诗歌”成为所有学生成长的乐园,“儿童诗歌的创作”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来自:长大导航学生网【http://www.chddh.cn/xuesheng/】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chddh.cn/xuesheng/1201.html

 

第三篇: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第六单元诗歌活动总结 一、漫漫求索路 第一阶段:酝酿、起步(20xx.9) 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询问、访谈、调查,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诗,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的证实了一点:"儿童诗歌创作"的实验,顺应了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对诗歌兴趣,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认识到诗歌有"语言凝炼,顺口(押韵)、有激情、回味无穷??"的特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性,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认为写诗歌很简单、很容易,可以一挥而就,所以虽然都曾有过创作诗歌的经历,但从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其中,只有10%的学生,能按诗歌的形式借事、借物、借景抒情,有70%的学生能写出朗朗上口的三、五名诗,有20%的学生,思路混乱,语言零散,找不到诗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诗歌创作"要讲求 "循序渐进"。平时,只知道烦恼时写,高兴时写??认为写出来的就是"诗歌",只知抒怀,不讲文字表达,其实这种冲动,确实是我们诗歌创作必备的激情,而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底蕴积累、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恰是我们所需要加以辅导 和重视的地方。在对学生认识诗歌、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程度,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我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整理,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求知(20xx.10) 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一开始,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诗歌常识多少"竞赛,出图文并茂的"诗歌小报"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 2、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哪来创作的"基石"?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摘抄、并定期交流、加大学生诗歌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诗歌创作的底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3、通过对大量诗歌作品的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诗歌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典范的儿童诗歌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诗歌具有: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特征,并引导学生对诗歌和小说、童话、故事等进行比较,感觉诗歌重视抒情、强调意境的语言表述方式等,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

4、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实验教师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安排具有一定主题的诗歌"茶话会"。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5、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 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第三阶段:感悟、创新(20xx.11) 这一阶段,我们加大了对优秀儿童诗歌作品的评析、感悟、欣赏的力度;通过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并激发学生多观察、多发http://www.chddh.cn/xuesheng/现、多思考,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选取创作素材,积极投身于创作活动中。而且及时评析、反馈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评点过程中总结、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水平及其相关能力。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诗歌与生活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产生真知、真觉;去生活中发现真、善、美,陶冶性情。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整个一、二、三阶段的活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但我们教研组成员回顾走过的艰辛,看到

活动过程中良好的运作趋势,个个更加信心十足,而且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和体验给我们每个成员,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快慰。 第四阶段:对比、分析(20xx.12)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阶段,为了对比活动前后,六年级全体学生创作水平的差异,和其它诸方面能力的悬殊,我们不仅搞了访谈调查、问卷测试,并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观察记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诗歌的研读兴趣浓厚,常常手不释卷;学生整本整本的读书笔记中有精美的诗句摘抄,有精彩的诗句评析;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诗、 评诗蔚然成风。 2、学生的阅读、赏析、感悟能力大大增强。表现在:学生能对诗歌的音韵和谐、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 3、创作能力明显提高。活动初期,学生对诗歌的认识非常肤浅,只能写几句支离破碎的零星小诗。而现在,大量的学生优秀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这些作品,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论是方法和技巧,都是十分难得的。 4、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偕同发展。孩子们在“诗歌” 学习过程中,情操得到了陶冶,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学生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味;校园文明歌谣层出不穷,文明风气悄然形成;亲情、友情、师情得以突显和张扬。 第五阶段:整理、总结(20xx.12—20xx.1)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1、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并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激情,已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 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目前为止,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作品获奖的有30 余篇。在这些稿件中,有抒情诗,有叙事诗,有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的是自由体的散文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位。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强,善于发现美、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并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吾将上下索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儿童诗歌"的研究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证明,"诗文化"确实能铸造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心智,提升孩子的品位。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只有把取得的宝贵经验介绍和推广出去,把资料达成共享资源??真正让“儿童诗歌”成为所有学生成长的乐园,“儿童诗歌的创作”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