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课总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选修课总结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引领着高中语文课程的深度改革与重建,在这一课程改革与重建过程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设无疑是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可以说,我们高二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新课标努力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统一性和灵活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结果,是学校领导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认真考察、深入思索的结果,。如果语文课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是一方清清的池塘,那么语文选修课程改革正在为之注入新鲜的、灵动的水。我想借用朱子的诗作为我总结的题目,同样也作为我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和动力。

在选修课题目的选择上,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索。最初我的题目是《中国诗与中国画》,意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真正提高对古诗歌的兴趣。我知道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摆在我和学生面前的现实却是很残酷,那就是必须面对高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我改了题目,那就是《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我想我要努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考试与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个挑战,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想让选这门课的学生慢慢的喜欢诗歌,在未来的考试中,对诗歌鉴赏题答题规范性、答案准确率比没有上过这样课的学生好得多。

我请教了一些教过高三的语文老师,发现语文诗歌鉴赏虽然有过专题课,但是缺乏系统的分类的课程资料以及具体的分析。这方面的教学资源没有太多的积累。我在网上搜查到的资料也大多陈旧、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诗歌重在直觉,一首诗歌的感受非常重要。高考题是理性的分析。这本身是矛盾的,也难怪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能力等级为最高级E级。而诗歌鉴赏题也是所有学生最头疼的题目。考虑到这些,我把分类出来的诗歌由易到难的筛选,旨在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为了培养他们对诗歌感性思维,我对一些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尤其是学生没有见到的或想象不到的,尽可能给以图片展示并配以音乐。诗歌画面跟图片以及所配的音乐在意境上的契合很重要,这花费了我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找到适合的画面和音乐,心中那种喜悦也是无以言表。

经过了查阅、分类、研究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我确定了我四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迅速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第一课时分三大块。第一是“知人论世初感知”,第二是“把握‘情点’知诗心”,第三是“意象传递诗人情”。把理论方法与实例结合起来。第二课时与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山水田园诗歌,题目是“山山水水总关情”。让学生感受山水田园诗歌特有的清新优美的画面,感受诗人情感,掌握山水田园诗歌的共性(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然后对历年高考山水田园诗歌进行练习,掌握做题的方法、角度以及规范性。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引导想象、讲解、讨论、练习、交流等方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当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看到他们很少看到或者根本想象不出来的美丽画面的时候,个个嘘唏感慨。第四课时是思乡怀人诗歌专题,题目化用李白的诗歌“何人不起故园情”。在一一感受这类诗歌的美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这类诗歌的共性、

诗歌的“情点”。然后进行高考诗歌的训练,总结答题方案。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引导,我把我自己对各类高考诗歌鉴赏的具体感受结合以前给学生授课的经历以及遇到的问题写成总结文字,作为资料发给学生(《20xx高考诗歌之幽静悠闲篇》、《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浅谈思乡怀人诗歌的鉴赏》)。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希望我能多发这样的资料给他们,也有的学生拷了我的课件,想回去再欣赏一遍。

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诸多的不足。第一,我发现学生在对诗歌想象形成画面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问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实在太少了。有一些学生竟然忘记甚至根本不知道柳树是什么样子的。古诗歌很多涉及自然的风貌、自然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而这些恰好被我们现在的学生所忽略所漠视了。没有亲见,就是见了,也没有留心过。又怎么那么容易读懂别人在诗歌画面中透露的感受。有时候,我在想对有些学生来讲,呆在屋里写作业就那么重要吗?如果把古诗歌退化成没有感受的纯理性分析,对一些并不把高考作为未来唯一选择道路的学生来说,是否有学习的必要?第二,由易到难,我选的诗歌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但是最后总是要设计到高考题,这些题目对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而选我这门课程的学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的基础很薄弱。对高考题目的训练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有些早、也有些难。在训练高考题的环节上我不能抓住所有学生的心。这是我在上这门课之前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的结果。

如果把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当成一个人来看,那么它无疑是一个三四岁的儿童,她要走的路还长,她可以自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所以我并不失落,未来等待着我去完善。我将努力在未来的选修课教学中进行调整,关注学生的学情,针对他们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不急不躁、不功利。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选修课的开设对语文老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我不会松懈,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思索、研究,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进步。最后祝愿语文选修课有个美好的明天。

语文组 刘小宁

 

第二篇:高二语文选修课总结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 高二语文选修课总结

李梅芝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

开设了中外哲理诗鉴赏选修课

选这个专项的意图是基于如下几个考虑: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二、积累一些哲理诗句 在写作中能准确应用

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色彩;三、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能准确审题立意;四、能准确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

每年的语文高考题中都有诗歌鉴赏题

分值为八分

全国题中有一年的考题是比较王之涣和畅当的《登鹳雀楼》

要求考生谈出王之焕诗胜出的理由

学生作答的角度就是王之涣的诗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里面蕴含着"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有助于学生提高得分

第二方面就是有助于学生积累名句

在高考题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要考名句名篇背诵

其中有部分是课外的内容

多积累肯定有益无害;如果在写作中加以正确引用更是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 因为这也是学生作文富有文学色彩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一次听高三的作文课

王丽卿老师让学生训练的作文话题是"曲径通幽"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句隐含的哲理;前两年高三的阶段性考试考过一个题 让学生概括"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道理

如能让学生多加训练

考到这一类的题

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

定会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本学期这四个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首先

准确理解哲理诗的概念

能鉴赏一些比较简单的中外哲理诗;其次

练习一下审题立意

如果考到蕴含一定哲理的诗句的作文材料

能准确把握立意的角度

不至于因审题不准而失分

主要的授课方式:把授课内容制成课件

首先让学生欣赏、思考、讨论、回答

然后教师加以总结

用课件展示出来以加深印象

其次

教师把一些哲理诗句整理印发给学生

让他们课下积累、记忆

再次

课上让学生自由探讨自己原来掌握的一些哲理诗 谈自己的见解

与大家分享

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普遍认为开阔了视野

自己的阅读鉴赏、审题立意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比较喜欢这个内容

存在的不足:因为是走班制

学生管理有一定难度

这两个班中二班的学生比较守规矩

一班一些学生不太好管理

今后要加大管理力度

不能让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影响到其它同学

也不允许又不学习的现象存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深感荣幸

也倍感责任重大

今后要加倍努力

不负重托

成为让领导放心、学生欢迎的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