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远程研修总结

突破发展瓶颈 追寻教师幸福

——龙口一中20xx远程研修工作总结

xx年的夏天,我们背上思想的行囊激情上路;xx年的夏天,我们在沉稳、理性与深思里让研修的时光在思维的河道静静流淌;xx年的夏天,“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这面大旗又引导我们回归教育原点看“高效课堂”。转眼间,“做个幸福的教师”又震撼地开启了20xx年远程研修的大门。从7月x日至今,我们一中人又一次踏上远程,又一次进行涤荡心灵的旅程。

按照山东省教育厅《20xx年暑期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大参训学员积极参与,于7月x日—23日顺利进行了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任务目标,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1、成立领导小组。为做好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各教研组组长是本教研组培训的组织者,根据学校安排和培训计划,认真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全校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分到各教研组进行组织管理与学习。

2、严格过程管理。学校制定出台了《龙一中20xx年暑期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对组织管理、培训学习、考核评价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培训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组织考勤。成立了专门纪律检查小组,对学员培训学习情况随时进行督查,严格过程管理,确保活动实效。培训期间,学习秩序良好,基本无迟到、早退、消极对待等现象。

3、严格考核评价。为全面掌握教师培训学习情况,表彰先进,学校按照省厅、市局有关暑期培训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学员参与研修的学习态度、学员作业和文章的质量、学员参与网上研讨和校本研讨的情况以及学员的学习收获等方面,研究出台了《龙口一中20xx年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考核奖励办法》,来认定合格学员,评选出所推荐的优秀学员,考核评定结果将计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

(二)积极动员,严格落实培训计划

为确保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学校7月x日上午8:00在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动员会议。在会上,王可文副校长就培训中的有关问题和相关要求作了细致说明,进一步明确了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就整个培训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视频学习、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面对面集中研讨等培训活动,

(三)注重宣传,营造浓厚培训氛围

为做好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的信息宣传工作,推进全员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各学科选出信息员,负责培训活动信息的撰写与上报工作,培训动态及时在简报、教育信息网等网站上发表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培训学习氛围。

(四)交流经验,共同分享育人智慧。

与往年研修不同的是,今年我校更注重教师彼此的经验分享,开展每日交流活动。每天都有教师提前观看当天的视频,思考并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作业展示给大家,使彼此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这样教师便用交流开阔视野,以研修提升素养,从而产生参与— 交流— 分享—提高的效果。 (五)辅以考试,切实提高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培训成效,学校把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对各学科如何撰写“课堂实录”进行了指导,经大家认真准备后,进行了检测。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保障措施,这项活动的开展,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对教材、对专业知识的驾驭水平,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又一个炎炎暑日,又一次思想的交汇,又一次激情的飞扬。怎样才能做个有幸福感的教师?只有追求专业化成长,突破发展的瓶颈,才能有无限的幸福。在研修平台上,名师的指点引领,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扫清教改路上的荆棘;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让我们开放眼界,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同行们的相互交流,让我们互通有无,丰满原有的教学思想;专家的点评指导,让我们茅塞顿开,不再迷茫徘徊??

感谢远程研修,让我们一中人提高水平,获得智慧,做有幸福感的老师!

 

第二篇:小学远程研修总结

莱西市城北大疃小学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小学远程研修”即将落下帷幕。在这两个月里里,我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发表评论、完成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也充分感受到了远程研修的意义和魅力。通过研修,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断提升;大大的激活了老师们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信念。学校涌现出了张明涛、战清、王华等一批热爱研修倾心研修的教师。现将我校研修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层层落实,确保研修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相关任务。分管师训专门负责远程研修各项具体工作,下设副组长两名,分管语文和数学的具体工作。每个学习小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并分别对参训人员进行指导。这样安排既能保证组织领导又能确保技术支持,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 制定研修计划、方案,采取保障措施,确保研修高效进行

我们根据上级的研修精神,在8月x日下午召开了动员会,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学校的研修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本次范围内的教师远程研修的重要意义和学习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做到有组织领导,有行动计划。 结合研修内容开展教学研究,结合研修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学校领导定期组织研修沙龙,定期查看每位教师研修情况。

为保证研修高效进行,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营造研修学习的氛围,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我校研究氛围很浓,,组织老师们交流感悟、经验、收获等,营造研究氛围,引领教师们认识到研训的意义,同时进行技术培训,解决老师们的技术问题,减少参与研训的困难,激发老师们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将学校的校本教研与远程研修结合起来,研修的课题作为学校教研的课题。如语文组第六专题学习后,我校四年级语文教师张明涛老师结合所学的新理念,就是如何体现作文指导课的课堂教学效率,结合研修内容,给大家展示了一堂高质高效的作文指导课,从中可见研修的效果。老师觉得研修确实有用,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研训顺利高校进行,如,我们将参与学习情况纳入教师的绩效考评,查看督促每个专题结束教师的作业、评论简报完成情况;负责研修的领导及时点评老师们的作业,并积极向老师们推荐优秀作业。三是,给参与研修的老师一时间保障,每周拿出四节课的学习时间,并将其作为工作量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四是,学习结束后学校评选优秀学员,并给与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一系列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从八月二十八日,平台稳定后,老师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所有教师都能提前完成学习任务。

三、远程研修硕果累累 影响深远

在这次远程研修中,我校10名教师共完成作业62 篇;发表评论 870余 条,人均80余篇。研讨发言360余条,发表随笔感言65条,学员作业、评论、以及交流的文章超出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学员很多文章获得课程团队

专家和同行好评。

一是,转变了老师们对远程研修的态度,激发了老师们研修热忱,老师们喜欢上了这种研修形式,研修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所有教师都能自觉的参与研修。远程研修突破了时间、空间、规模等因素的约束。学习形式新颖多样,学习材料精彩纷呈,交流互动及时到位,学习过程自由控制。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扩展资料,仔细体会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完成作业,通过各种方式与课程专家团队进行全方位的接触和直接的交流,使研修活动不再局限于以前单向的灌输式,成为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把新课程理念和学员的具体实际更紧密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研修双方的交流方式。学员们不仅可以得到同伴的在线帮助与启发,反复品味与斟酌,而且可以得到专家的及时引领和指导,边学习边反思边修正,享受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快乐,与别人共享智慧,使自己不断提升。学校涌现出了张明涛、王华等一批热爱研修倾心研修的教师。

二是,远程研修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反思的过程、收获的过程。从研修的第一天开始,我校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白天工作,晚上在家学习。通过研修学习,最重要的是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理论研究上、在课程实践上、在广泛交流上等等。在学习、交流、分享中,我们不断反思,理顺自己的教学,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课堂,看待自己的教学方法,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因而,这次远程研修活动也成了自我进步的一个起点,“知不足而后进”。

三是,远程研修促进了广大学员的专业成长。通过六个专题的学习,看视频、读文本、做作业等都是远程研修的重要内容,但是远程研修的最本质特征,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交流!跨时间、跨空间,来自全省不同地域的同行们,交流,分享,老师们不仅更新了教学观念,了解了大量的教改信息,而且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将所感所悟及时在作业与互动区中与学员交流。聆听了专家教授精彩的讲解,又领受了同仁们和专家的精湛的点评,在思想观念、知识储备上都有了较大收获。吸取了各种经验,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老师们在这个平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舒胸中块垒、吐个人“高见”。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自由的倾诉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有了我们自己的工作室!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话语权!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篇篇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文章,一段段友善诚实的话语,一句句真知灼见的观点。

四、今后设想

研修虽将过去,学习不止。今后我们还会把对日常教学的研讨交流深入下去,以促进广大教师不断地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理论向教学行为转化,促进教学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打算在研修结束后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力争在学校网站上建立我们自己的博客群,使博客成为老师们日常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2、积极关注参与网上研修活动,继续在小语、小数QQ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3、积极倡导老师们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