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和培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发展及特色、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改革已初见成效。

1. 师资队伍建设:

该课程的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在大学英语的60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人,占1.67%,副教授12人,占20%,讲师40人,占66.67%,助教7人,占11.67%。其中博士在读2人,占3.33%,硕士及硕士在读50人,占83.33%。近几年已先后有14位教师到国外接受短期和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培训,并已全部回国任教。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学院的目标是从20xx年开始,每年至少送3-5名教师出国培训,最后让每个老师都有出国进修的经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课程发展和课程特色:

该课程是在原杭州电子工学院外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弱小到上规模的发展过程。本课程早在20xx年已成功申请了校级精品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该课程的师资从03年的 21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学生人数从当初的年级66个班级达到现在每个年级近90个班级、两个年级近8000人的规模。教材从单纯使用上外版的《大学英语》发展到使用《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体验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等多种教材。目前为配合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部统一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浙大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配网络版)教材。我们在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下面几个课程特色:

1.“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大班采用PPT、经典影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开放、有效;小班详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由传统的“教”转为“导”、由

“学”转为“用”,使学生的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能力。

3.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 外国影视文化欣赏”、“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 校园英语广播”、“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动长期有序开展,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

该课程由精读和视听说两个子课程组成,分四个等级,四个学期完成,共264个学时,学生在第三个学期可以过四级。与该课程相配套的是“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 “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 “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听力调频“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有专门老师负责使该项活动,使该项活动长期有序开展,目的在于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第四学期结束后,该课程老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影视等相关的应用英语公共选修课程,重点在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即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大班由两个自然班级组成,老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小班由一个自然班组成,在普通小教室内授课。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前提问、小组讨论、背景知识介绍、语言点分析、篇章结构理解和知识能力拓展等部分组成,涵盖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要求。大班授课主要从语言输入的角度展开;小班教学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输入的语言自然进行语言输出。在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使教师由传统的“教”转为“导”,学生由传统的“学”转为“用”,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自然习得语言并提高语言使用能力。除了具有上述教学特色外,该课程还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早在20xx年就率先在全校大学英语学生中全面进行人机口语考试,这在全国同等院校中是走在前列的,目的在于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教学目标。

在测试方法上我们也在不断改进。为全面、公平地检验教学效果,获得科学的教学反馈,我们实施了教考分离制,同时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期末考试和课堂学习纪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教学过程控制,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其中课堂表现10%,平时测验10%,另外期中考试20%,口试10%,期末考试50%,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加大主观题考试的比重,主观题要求达到35%左右。

其次,在作业布置上我们加大监控力度。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和部分课文,上课的时候抽查。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背诵课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英语语感。其次,要求学生自学每篇课文后的两篇课外阅读材料并完成课后题,每个单元完成后要求有作文和翻译练习,教师批改后挑选出优秀和较差的作文为例文来讲解,对翻译中的典型错误也要详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翻译水平。第三,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完成《新编大学英语》网络版上的学习内容。最后,为了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每两个单元要进行一次小测验,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研究及成果:

在教学研究方面,已成功申请了教育部高教司教改课题一项(2005)、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一项(2005)、浙江省外文学会的重点课题(2007),还有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和省教育厅科研课题若干项,曾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和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老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增强,目前已在中国翻译、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原国外外语教学)等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此外,该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教学受到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该课程教师的总体学评教历年在全校排列前三名,特别是该课程的金辉霞、唐月凤等老师,历年学评教成绩居全校前列。除此,青年教师也在不断成长和成熟,何小香、熊彩霞老师(2004)获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于静老师被评为“20xx年度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胡云、袁媛(2006)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于莹(2006)荣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教师称号;胡芸、金辉霞(2007)等老师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因此,该课程组无论在师资素质

和结构、教学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5. 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

1 .继续把提高年青老师的学历结构作为最近几年的工作目标,使年青老师加快成长。

2. 突出课程特点,努力把该课程建设成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优秀课程。

 

第二篇:关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分析综合报告

关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分析综合报告

大学英语教研室

大学英语一直是我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课程,教学涉及面广且量大。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新经济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必须要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高度,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认识这个问题。我校自1988年起就已经开始根据198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于1999年推出了修订版,继而又在20##年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近年来,本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层次的差异也日益拉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进一步搞好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关系学生与学校利益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有诸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师与学生的配合程度等教学因素,又有诸如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关系的协调性、教师素质以及学生本人的自觉程度、学习方法等非教学因素。只有把各种因素调整到最和谐的状态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大纲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多年努力,我们从实践中摸索,逐步摸索和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符合我校校情的大学英语教学及管理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定位

   大学英语是一门应用技能型公共必修课,服务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在校生。大学英语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前两年必修的公共课,历来是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重头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外语学习,从中学阶段单纯的词汇记忆、基本语法框架的掌握过渡到准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实用的训练,往往奠定了其今后一生中对外语这门工具掌握情况的基础。特别是在目前的国情下,对外语的水准有着较高的要求。

指导思想

 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校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体系突出分级和应用型语言课程的特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更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思想;建立包括考查语言应用能力在内的英语测试系统。

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年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最新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作为新的教学大纲。新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作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新生而设置的。这三个要求包括了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并以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即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

鉴于目前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只相当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离较高要求有相当距离,离更高要求更是差距巨大。根据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初步确定了适合我院学生实际的可操作的具体教学要求:即一般要求。当然,我校作为发达的上海地区的高校,应该努力将较高要求作为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能在一般或应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见《课程要求》积极词汇表),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

1.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够基本读懂自己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书面表达能力:能写日常应用文,能写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见《课程要求》积极词汇表)。

更高要求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并在其结构较为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要点。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自己专业方面的讲座,并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较长、语言稍难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借助词典能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综述性文献。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技术报告、论文。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其中3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见《课程要求》积极词汇表)。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培养中,要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词汇的掌握也是提高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

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基础阶段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为272学时、16学分。在大学期间,学生必须修满16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我校还针对部分院系的需要开设了口语必修课。此外,还针对全校学生开设了各类应用提高选修课,讲授与英语学习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设置一览表

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与成果

(一)分层次教学与选课制

首先,在总结以往分班教学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分级教学模式,不搞一刀切,全年级实行自由选课,从体制上激活广大教师教改的积极性,而且此举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授课教师。

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个科学的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了让有限的教学资源产生最大的教学成果和效益,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教务处的积极配合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一直致力于建立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基本思路是:

a)全年级学生不再进行单一层面上的统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成绩及学校教学资源条件,进行多层面的教学。各层面之间根据成绩可以进行流动。高层次的学生全部进入多媒体教室学习。

b)鼓励学生尽早接受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检验。鉴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权威性,考试及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大学英语四级前课程,但必须继续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如:英语口语,英语五、六级,直至二年级第二学期。

c)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校学习成绩无关,不作为某个学期成绩计。

d)各层面教学课程补考不及格者,可参加重修班进行补习。

在该基本思路指导下,全年级学生不再进行单一层面上的统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成绩及学校教学资源条件,进行多层面的教学。新生入学后,先参加统一的分级考试,然后根据成绩高低分成普通班和提高班。但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促使他们力争上游,我们实行了竞争机制。提高班的学生期末考试若不及格便降到普通班去。

针对提高班,我们直接跳过一级的课程,把授课起点定位在二级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校规,在读三级的学生可报考全国四级。提高班如读完三级但未能通过全国四级的学生继续读四级。四级考试通过的学生,可再参加口语课或进行全校选修课的学习,继续延续大学英语的学习。

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这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包括后进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而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中,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机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才可能产生“对话”,并产生“火花”,这是基本条件,分层次教学无疑是达到该目的的最佳形式。

目前,我们已在03级学生中选出了3个“向大学英语课程较高要求努力”的教学试点快班,完成了预定的试点任务。经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点快班学生一次通过率达到87%,优秀率达到11.54%,远远超出全国重点院校45.65%和3.7%的平均水平;英语应用能力也有较大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在我校部分学生中实行较高的教学要求,乃至更高的教学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二)选修课学习有特色

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学习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全院选修课这一平台,结合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要求,开设全校公共英语选修课程,重点开发以下三大板块:1. 语言技能类 2. 语言应用类3. 文化类。这些有特色的选修课做到保证质量和数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增设电力英语相关的课程。目前,可供全校公外学生选修的科目的数量达到十余种。我们还在不断逐步完善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在05—06年度第二学期的全院选修课中,我们所开的课程全部额满,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他们拓宽了知识,增强了技能,实现了在外语学习方面自我设计、自主提高的要求,更能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

(三)建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模式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英语教学的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它能大大提高课堂时间的效率,能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较之传统的教学资源,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趣味强性特点。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三种模式(演示型、网络型及远程型)之中,演示型是教师采用最多的形式。由于我校教学设备所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一模式我们未全面展开,但我们从02年起就在提高班一直尝试着。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会逐步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中。

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吸引式(把课堂构建成吸引人的场所,以人际交往的情绪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通常分为课前热身、课内活动、课外任务三个阶段,教师在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任务或活动。

课前热身阶段: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和课文的内容有关,而且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事先观看了课件,对课文的内容已有大致的了解,因此,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也可布置预习任务,如寻找和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找答案,设计与单元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准备演讲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描述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内容。另外,还可以把学生分成组或结成对,每个同学根据个人的看法,对有些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创造出说英语的气氛,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课内活动: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也是检查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后,对课文的主题,语言的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引导式地讲、练结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创新性提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作者的意图、深层含义等。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对文章的分析,这种方法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培养他们积极阅读的能力。教师也可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并为每部分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每组负责一部分,进行讨论。让他们分析和归纳语言知识,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寻找问题的答案。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则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补充。教师也可以组织活动表演课文内容。

我们在课上所采用的课件是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 全新版》为原本的,辅以其他学习软件及网上下载的资料等。在课件制作中,坚持的原则是:力求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丰富课本内容。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时,制作课件紧紧结合课文。这样在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后,马上就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景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起来,创造性被激发了出来。我们认为利用带有插图的课件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理想介质,同时也避免学生过度依赖外面随处可见的参考练习答案。学生可根据特定的语境要求和需要对语言进行条理化逻辑性的使用,说出恰当,得体的话语,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还适时剪接一些著名的影片,让学生在声像和语言形成的情景中潜移默化接受知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样也积极参与到课件的制作,我们采用志愿及平时分数奖励的原则,鼓励学生就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

     我们在教学中感到课件的制作一定不能一味追求新潮流,而忽视了实质性的学习内容。在制作课件时,应以课本内容为主,同时又要尽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力求制作出切实有效的课件。 另外课件的制作需要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集思广义。

     将多媒体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风格,制作出风格各异,适合各个学习阶段和不同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又充分发挥英语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进而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样就达到了我们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进一步的课题。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鉴于该目标,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口语的训练。我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有些学生从未在听力或口语方面进行过正规训练,刚进学校连听课都困难。从整体上来说,在口语交际方面很弱。我校03---04年度的具体情况是班级规模过大,人数偏多,进行语言交际能力训练的可操作性很低,加上学生缺乏适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课时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能够被置于交际的语言环境中训练口语。根据现状,我们大学英语教研室克服种种困难,在全校非英语专业中增设口语课。目前,尽管我们教学班级不断缩小,但口语课程一直开设,总之,加强训练学生的口语是当前的重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教学的中心。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口语的练习,学生能用英语完成基本交际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能利用交际策略和口语学习策略,利用各种机会正确练习、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五)试用新教材

过去我校一直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并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的《大学英语》。20##级我校学生开始试用了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教材《大学英语》(全新版),检验新教材对我校学生的适应性。试用下来效果不错。教材采用糅合中外多种教学方法之长的折衷主义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即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又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了对比研究教材对教学效果的推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学生自主式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适应多样化、网络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需要,我们在20##级提高班开始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程》(主编 黄必康),完成了大学英语教材的全面更新工作,在教材使用上达到与时俱进。

学生成绩的考核

为了作到考试的严密公正与规范化,我们制订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考试大纲,具体如下:

学生的成绩= 70% 期末考试+ 30% 平时成绩

期末测试应该属于学业/成绩测试,而非水平测试。期末试卷依教学大纲进行设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的测试内容应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由于在新近出台的《新要求》中,没有固定的对一级、二级、三级的所作具体要求,我们只能实事求是参照上外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 全新版》各册的内容,主要从词汇量上,句法上来约束各级的难易度。

考试目的:

期末考试是考核学生一学期的英语学业水平,检查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成果的总结性考试。试卷应该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全面评价学生成绩,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掌握教学内容。

鉴于四、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加之目前学生人数较多,教师负担繁重,期末试卷题型采用四、六级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如下:听力理解(20%);阅读理解(40%);词语及语法结构(15%);完形填空(10%);短文写作(15%)。

尽管题型一致,但内容难度被控制在本册课文的难度之内,尤其词汇更是如此。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基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提供的试题库,我们编制了自己的试卷,力求使校内考试与四、六级水平测试有系统地接轨。

我们一直实行考教分离,阅卷同样如此。阅卷形式采用匿名制,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客观题目采用阅卷机形式;短文写作这一主观性题目,经各位教师商讨,参照四、六级考试阅卷标准,进行评分。

学生的成绩

学生的成绩不以期末考试为唯一标准。平日表现、单元测试、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是考察平时成绩的依据。采用该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能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对教学起到有益的反拨作用。

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一系列改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承担的市教委的课题--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荣获得上海市教委教学成果三等奖,上海电力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根据我校教务处的统计,以20##年6月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我校学生CET-4一次通过率为29.89%,高于全国(包括重点院校在内)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优秀率为7.88%,高于全国重点院校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我院历届学生四年累计CET-4及格率在稳定在70% ~ 80%之间。由于难以取得其他高校的相关数据,我们难以作出横向的比较。

采取严格的质量监控的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研室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

1.督导组协助教学的开展,学校聘请有经验的退休老教师听课,尤其听新教师的课。由教务处给予适当补贴。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态、教案、与学生相处等方面经验丰富,新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能很快适应工作,独挡一面。

2.学生调查反馈制。不定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结合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期末前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网上评教,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和完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制度。

3.集体备课制。为统一教学步调,发挥团队作用,由教学小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方法。每个单元由一名教师主备,其他教师提问补充。在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各显其能。集体备课提高了备课质量,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从整体上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保证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 教师间相互听课。通过听课,大家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形式尤其对新教师站稳讲台,迅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5. 教师答疑。任课教师在教研室主任的安排下,每周三下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为学生答疑解惑。

  1. 抽查作业制。每学期抽查几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对作业的质量和教师的批改质量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7.      检查任课教师教案。不定期抽查任课教师教案,检查教学进度。

8.      优秀教师奖励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还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为提倡教师的敬业精神,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对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突出的老师,不分资历、不论职称,一律实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

实践证明,采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有成效的。

科研方面

   科研能力是外语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关注本学科、本领域的发展趋势,以便指导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并在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我们大学英语教研室充满了新生的力量,教研室鼓励大家搞科研,用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鼓励和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争取科研或课程建设项目,让他们在搞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目前教研室承担完成或正在进行的课题包括:

1项市教委课题: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及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8项校级课题:关于快速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教学改革

               英语口语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中贯穿相关文化背景教学的研究

               自主阅读技能培养教学改革

               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成就测试试题编制探讨

                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中的研究

                广告语篇中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的表达

在上述的课题中,其中市教委的课题-荣获得上海市教委教学成果三等奖。这些课题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在这03--05年中,教研室成员主编或参编教材9部,出版专著或教辅书15本,发表论文26篇。

获奖情况

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大多数教师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学,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诱惑力很大,学校的待遇又不尽如人意,广大教师还是尽心尽力,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默默奉献着。所以,大学英语教研室是个凝聚力较强的集体,自20##年来取得了一些集体和个人的荣誉:

20##年 获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组室

庄起敏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项目获上海电力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治琴   2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

  付宁     2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 

付宁     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庄起敏   辅导学生岳雪飞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上海赛区指导教师一等奖、全国决赛指导教师优胜奖

  庄起敏    上海市教委20##年高等教育上海市教育成果三等奖

  庄起敏    辅导学生萨婷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决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王治琴    辅导学生蒋婕云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英语写作竞赛指导教师三等奖

师资队伍建设

承担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有30位。正教授1位,副教授6位,讲师13位,助教10位。有硕士学位的23位,占76.7%;三十五岁以下有硕士学位的占的比例是60%.

近年来,我们进了一批高学历的教师,使整个师资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教研室的职称比例日趋合理。最近几年我们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结构,并希望本科学历的教师尽早获得硕士学历。教师们积极响应,03年有1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04年有一位攻读硕士学位;05年有1位报考并已在攻读博士学位;06年还有多位教师准备报考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教师梯队呈现老、中、青三个连续的年龄段,各个年龄段分布均匀而合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保持这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及优秀率徘徊不前,提高缓慢。近年来,大规模扩招使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社会关注热点从要求开放高等教育转向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但是教学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尚未发生质的变化。换言之,目前大学生入学时的外语水平虽较前有所提高,但多数学生的变化还不显著,仍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基础不扎实、实用能力差的毛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语言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将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整合,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才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才能提高我校整体的英语水平。虽然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多数同类院校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各部门的协调,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尽早摆脱困境局面。

2.遵从教学规律,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给予了大学英语极大的支持,学生上课的班级由过去平均90人的班级减为平均55人。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影响。对比同类院校上海海事大学的大学英语的情况,该校大学英语的授课总时数为360学时,且课程时间安排为:一年级大学英语的授课时间均为上午,二年级的授课时间基本为上午,一个下午为英语技巧练习课。我校大学英语的授课总时数为272学时,且课程时间安排为:(以05—06年度第二学期为例)三个上午三四节,二个下午七八节,一个下午五六节。从英语课的特点出发,我校的做法欠妥,希望学校能早日做出调整。

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层次。我校生源的质量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做到既不压抑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一步深化教学层次有必要,建议在原有的提高班、普通班基础上,增设强化班。

4.完善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以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据我们调查,上海理工大学申报了教育部主持的人机对话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已在20##级进行小规模的试点。他们将把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变成以计算机加课堂教学的模式,计算机、小班、大班三管齐下。听说课由计算机一对一教,教师再小班辅导、检查; 读、写、译在大班教。通过改革,力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鉴于大学英语改革的总趋势,我们认为我校应在该方面加强力度,随时迎接挑战。

5.为教师创造条件,开展培训。学校对教师工作量要求过高,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思想,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希望学校为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提高机会,并保障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

今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思路以及我校自身特点,我们确定以下方面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听说实用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

2. 抓住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有  效改革。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社会及个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应努力实现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

5. 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

6. 外语不仅仅只是一门工具,外语学习还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  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7.完善现有的测试与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8.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科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随着考试评估体系的改革,全国四、六级考试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时代在发展,教学也须与时俱进。新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将成为我校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2005.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