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天津市公用高级技工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目录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

(一)项目建设思路......................................... 1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

(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1

(二)建立了相关的实训管理制度五个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发管理规定一个  1

三、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2

(一)校内实习实训室概况................................... 2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概况................................. 2

四、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4

(一)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4

(二)专项经费管理......................................... 4

五、 贡献与示范................................................ 5

(一)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5

(二)探索了管理机制改革................................... 5

(三)落实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5

六、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6

(一)实训实习基地数量还是不足............................. 6

(二)教、产、学、研的系统性不够强......................... 6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一)项目建设思路

以示范校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培养培训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汽车装饰与美容应用型人才。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系践行“学、训、鉴、服”四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实现“引校入厂”和“引厂入校”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推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和校企合作办的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建设,建成专业系的校内实训室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10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专业教师负责制,负责实习实训基地了建设、管理、使用。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更好将专业建设落到实处,现决定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常态机制,按照《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由校内外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指导学校项目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按照建设项目分设五个专项指导小组,每个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聘请两名以上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指导小组中,分别指导及考核各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二)建立了相关的实训管理制度五个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发管理规定一个

表1 五个实训相关制度校外实训基地开发管理规定一个

三、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一)校内实习实训室概况

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室概况如表2所示:

表2 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室明细表

实训室图片: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概况

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概况如表3所示:

表3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明细表

建设程序:

(1)根据专业特点与实训需求,系部具体考察实习基地条件,并提出实习基地建立的可行性报告。

(2)由学校招生就业处和校企合作处审核,确定实习基地建立意向。

(3)在符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由专业系与企业签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由学校、企业和专业系各执一份。

实训基地协议样本:

四、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一)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二)专项经费管理

    建设经费由项目办负责管理和使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严格遵守《天津公用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 《天津公用高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进行列支。

五、贡献与示范

(一)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本专业开办初期,处于生存的需要,着力规模发展,注重“外观”建设,实 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在黑板上耕田”成为许多专业的教学现状,而社会和企 业的实际需要,给学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提出并明确了 “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向,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企 业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使实践(实训)性 教学成为主体,使学生能学、爱学、好学。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签署了明确的校企合作协议,进行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以我校20##年汽修班毕业生为例,在上海大众就业7人,庆阳众泰控股集团13人,苏州佳能公司31人,庆阳盛海石油公司38人,昆山禧马诺公司39人。我校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3%,专业对口达到80%,并且60%的学生能够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上,就业企业和岗位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校毕业生取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该专业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将实训室与教室、仿真装置与实际装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建立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专项技能实训平台和具有真实工厂氛围的综合技能平台,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的环境。

(二)探索了管理机制改革

为了整合现有实训基地资源,加大对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能力,充分发挥 现有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功能和优势,以便提升实训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一套 循序渐进的完整的从实训到生产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链。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 上,建立、完善一套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其建设思路是通过建设科学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以专业主任为核心的基地管理工作小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实训基地考核评估工作,为该专业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三)落实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基地建设,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综合实训室建设和引进生产线为依托,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通过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做”三者的统一。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实训实习基地数量还是不足

汽车装饰与美容专业有行业校合作企业多家,但目前还只有5家为本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扩大专业为联盟内企业服务面,专业要继续努力建立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计划今后在行业校企联盟内新建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进行基地建设企业选择,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基地建设,实现建设一家、稳定一家,切实服务专业教学,让专业有服务行业企业更宽阔的舞台。

(二)教、产、学、研的系统性不够强

 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实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教、产、学、研方面的系统性不够强,“教”与“学”、“模块”与“岗位”的对接研究目前做得还不错,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才刚刚起步,对于“教”与“产”的研究没有深入。下一步要把教、产、学、研四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篇:江苏省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班培训总结

电气工程系 杨志良

20xx年x月和10月我由学校推荐并获省教育厅批准参加了20xx年江苏省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班,承办单位是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同处镇江市的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政府确定的“十五”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立足江苏,面向华东,服务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科特色鲜明,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同行与社会的充分肯定。

培训过程中一是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如:谈兴华老师-课程改革与建设:理念、内容、实践;高有华老师-职业技术教育现场教学方法论改革探索;冯渊老师-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丁向阳老师-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周建忠老师-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王维新老师-实训过程控制与考核评价等。二是参观了一些学校的实训基地(此行程恰巧安排在开学初,我未能全程参与)。三是重点学习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要求完成有关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论文,目前论文我已交付导师,待11月答辩。

此次培训中,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同时兼备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社会功能的校级实践教学中心,为正处级建制,由学校直接管理,“中心”主任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兼任。“中心”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创建了高等工程教育开放型工程训练新体系,该体系以4个相互关联,递进提升的平台和11个颇具特色的示范性窗口为主要特征,体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式、开放型的教学特色,实现了“纵向及顶”(即从专业技能培养逐步进入该领域学术前沿)、“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的现代工程教育目标。“中心”按照“四位一体”建设思路,同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等学院一起,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已有9门课程建成江苏省精品课程。“中心”注重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先后建立了“江苏大学—苏美达联合技术中心”、“江苏大学—殷华快速制造中心”、“江苏大学-LGMAZAK数控加工技术演示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苏大学机电培训学院”等14个对外合作窗口。“中心”已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基础设施优良、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受益面广、示范和辐射作用强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

一.“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知

规律,整合实验、实习、训练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纵向和横向的相互渗透和有机地结合,将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工程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有计划、有层次、分阶段的培养和提高。创建“纵向及顶”、“横向达边”人才培养新模式。所谓“纵向及顶”,即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逐步进入该领域学术前沿;所谓“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使被培养者成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1)开展“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

“中心”按人才培养目标,率先开展“四位一体”(将课程、专业、学科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简称“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以课程(课群)建设为基础,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实验室建设为保障,最大限度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不断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提高设备仪器的共享度和开放度。建立以课程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实验室建设负责人为首的实践教学团队,建立了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综合与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综合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立项、各类创新大赛,营造个性化教学环境,打造江苏大学“肯干、能干、实干”的特色与品牌。

(2)系统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中心”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按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要求及认识规律,提出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与此同时,优化其工程实践与实验知识结构,调整相关学科知识配置,将实践能力结构所涉及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整合实验、实习、训练内容,并使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工程教育过程之中,系统构建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在纵向和横向的相互渗透和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计划、有层次、分阶段的培养和提高。形成了 “四个层次”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认知了解:工业系统认识实习、认识性实验;

第二层次——基础训练:基础工程训练、基础实验;

第三层次——综合训练:综合型实验、现代工程项目训练、课程设计; 第四层次——研究创新:研究创新型实验、创新训练、毕业设计。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中心”逐步实现了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的全面开放。在全国率先向全校73个专业开展了工业系统认知实习,并创造性地将工业系统认识实习纳入非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现代工程项目训练纳入机械大类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3)重点建设了11个实验、训练教学示范窗口

11个实验训练教学示范窗口主要包含了数控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测量、PDM-ERP、快速制造、特种加工、机电控制、Mini-CIMS系统、逆向工程、材料成型、PLD&SOPC 、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等内容。中心可为学生开出可供选择的28个现代工程训练项目菜单,训练菜单模块可选、柔性搭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逆向工程、自动控制、电子设计与制作、机器人创新实践等现代工程特色项目训练。

(4)凝炼和建立体现个性化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和实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理论、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强化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纵向及顶”、“横向达边”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两个创新制作室:机械创新制作室、电子创新制作室,使中心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个性潜力、激励学生实践创新,以期达到开阔学生知识视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发展学生健全身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目的。

(5)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心”健全规章制度,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建立了开放式、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研究开发支撑个性化教学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系统,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制定和修订实验和训练计划,按照中心资源向学校相关度大的学院开出现代工程训练、实验菜单,制定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对学生和青年教师实现全天候开放,以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和训练内容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系统设计与创新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能力。

(6)着力推动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中心”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和省重点学科,以自主培养、提高为主,结合引进,努力提高现有实践教学队伍的水平,有计划地培养、提高现有队伍,改善队伍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有计划地补充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的师资。形成教授领衔,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助教一体化实验教学团队。努力实现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开放式服务,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7)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环境

建立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措施,调动中心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营造团结向上、生气勃勃、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和谐环境。以此为基础,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模式,为国内高校同类实践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同时带动同类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除了江苏大学的“工业中心”外,还有诸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慢慢体会和吸收这些优秀的成果,应用到本校、本部门的工作中,以报效学校给以我的此次机会。感谢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