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通用技术培训总结

教改通用技术培训总结

                        ­­——唐国利

暑假为期四天的新课改通用技术教学培训,让我认识到通用技术的开设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我一个走向通用技术教学普通教学岗位的教师都是任重而道远,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

   就世界范围而言,我们可以看看世界技术强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技术这一学科他们是怎样重视的。

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工程《2061计划》比较具体地展现了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改革的内容。它提出了美国近、中、远期三个阶段在基础教育中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全面改革的行动计划,将它们列为教育的中心目标。该计划声称:“美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所有儿童(从幼儿园到12年级)都需要和应该受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教育”;

英国的教育传统是中小学课程自主权。但英国在1988年进行了教育的重要改革,其中心是实施“全国学校课程”,其中将技术课作为必修的小学六门基础课之一和中学七门基础课之一。

德国的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在西方国家一直是成功的典范。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具有基础教育的自主权,但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则是各州教育政策的共同特点。他们将其视为学生进入社会和职业生活的必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心设计,并贯彻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

日本教育界专家认为,创造能力是科技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及早并不断地培养。日本幼儿园不一定设有美术课,但都必须开设设计课。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泥巴、木片、钢丝等材料制作成一个个有形物体,尽早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韩国基础技术教育起步较早,自60年代起就在中小学实施“一人一技”的技术教育,把学生技术技能作为学生发展的一部分。学校每学期可在几十个工种里选一种学习,并将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80年代教育改革中,韩国提出了德、智、体、技全面发展的口号,90年代再次确立了加强基础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

新加坡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也提出了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向技术教育进军”的教育规划和发展方向。

可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邓小平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其实世界尖端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科技,而科技的竞争在于基础教育科学和技术学科的教育竞争。

通用技术教学之难之一在于该学科驾驭在总学科的基础之上,在通用技术课设很有特色的北京四中,他们的师资队伍有软件工程师博士,电子学科博士,机械工程博士等等众多人才。在我们这样师资队伍不够强的情况下,教师驾驭多学科难度非常大,因此本人需要很努力寻找各学科相关知识来为自己补充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

通用技术教学的难点之二:该学科着眼于技术设计动手体验,需要的耗材也是惊人的,所以在财力花费上也是惊人的,希望国家教育部门能有配套财政支持,支撑我们刚刚起步通用技术继往开来。

通用技术教学的难点之三:该学科的手工制作经常用到刀、凿子、锤子等木工金工工具,容易受伤。

总之,通用技术教育关系到国家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需要全体人民意识到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推动技术教育向前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科技迈上新的台阶。

培训:图片

 

第二篇:普格中学通用技术培训总结.doc

普格中学通用技术培训总结

时间:6月13----16日 地点:普格中学网络室 人员: 刘奎,张毅

通过这次通用技术的培训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指的是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是高中新课程技术领域中与信息技术并列的一门内容全新的课程,它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原有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方面的不足,培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当代高中学生。它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通用性和选择性。

理解了社会发展离不开技术,没有技术和知识,我们将无依无靠。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没有基本技术和相应的技术素养。高二年级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就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

知道了这门课程很有用。主要体现在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知道了课程的结构。从高二开始所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保证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的开设。在完成必修模块教学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在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要尽量选开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选修2(建筑及其设计)选修3(简易机器人制作)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选修6(服装及其设计)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事专题的研究。如专题一:绿色食品;专题二: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专题三:无土栽培;专题四:营养与饲料;专题五: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专题六:农副产品的营销 等。通过家政与生活技术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换灯泡、修马桶、做凳子等日常生活常用技术”。

知道了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和目标。

一、教师要把通用技术课程目标转变为三维教学目标 。 1、要把握好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这一点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它与课程目标有很大的区别。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技术过程所形成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是变化量。而课程目标则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预设状态,是状态量。但它们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课程目标指导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目标实现的基础。 要把握好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首先要学习领会好国家设计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把它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课时的教学中去。 2、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呈现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关于目标的表述大多是围绕学科知识与技能展开,而且往往强调“技术点”。而在新课程中,采用从三个维度呈现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可或缺,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但它服务和服从于上述两个维度目标的需要。在教学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防止教学目标的“失控” 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后,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明确地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如“发现问题”的教学,有很多同学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拿不出作品,其原因是迈不出第一步。教师在讲课之前明确提出本节课要让每个同学迈出设计的第一步,要找到同学们与发明家的真正差距在哪里,培养大家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教师的期望成为学生实现的目标时就具有了激活功能,从而激活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和经验。 在讲课中教师要注意目标偏差校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为防止偏离教学目标而“失控”,各阶段为防止远离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测验是为了发现教学效果与掌握标准之间的偏差。如在“发现问题”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发现的问题是政治问题,有的是社会问题或者管理问题,这就是偏差。一旦发现这些偏差要及时进行校正,纠正偏差,使各个阶段都符合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只有各个阶段保质保量不出偏差,才能使全过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着力培养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一是在亲历技术学习过程中培养了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在设计、制作活动中,学生亲历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试验、评价以及相应的分析、权衡、选择、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尝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甜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也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加深了对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对技术的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除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之外,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样引导学生亲历技术设计制作过程。有许多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有部分学生能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获奖不是目的,但从获奖能够看出学生不仅掌握了对某项技术的操作技能,也由技术的理解能力、使用能力初步拓展到了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

三、是正确处理“三动”关系,培养技术评价和交流的能力。 通用技术教学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不能把学生封闭在狭小的课堂里,闭门造车。有的教师教学中重视“动手”,对“动口” 和“动脑”则不大重视,有的教师反过来,重视“动脑”,对“动口” 和“动手”不大重视,要正确处理“三动”关系,即要处理好“动手”与“动脑”、 “动口”的关系。我认为,“动手”是第一位的,但是“动手”不是单纯训练“手”,“动手”不是目的。“动脑”

相对“动手”是更有价值的部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设计,主要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到理解,这种理解,不“动脑”是不行的,当然,也离不开“动手”。要进行“脚踏报警器”的设计和制作,“动脑”也是关键,还要注重 “动口。运用技术语言进行评价和交流的能力,通用技术教学培养的人不能埋头搞设计,要将其作品推广出去,就需要有运用技术语言进行评价和交流的能力。

四、是在学生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的同时,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在技术教学活动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我把设计“脚踏报警器”,上升为全班同学的任务。把一个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习小组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生成了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在设计“脚踏报警器”的过程中,我通过加强过程评价,促进了手脑并用,规范了操作行为,使学生在参与中逐渐热爱技术活动,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最后,作为一个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身素质和学识水平。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毕竟古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我希望在经过省上的统一培训之后,自己对这门新学科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认识。在新学期能以一个良好的面貌面对学生,和同学们一起思考,一起创造!

最后,还有些问题没有在培训中得到解决,这里也把它反映出来。一是能不能及时配套相应的资金、器材、场地,以便下期能如期开课,怎样的政策来保证?二是对通用技术教师的培训能不能搞实地培训、临场观摩?三是高考不考,怎样来保证学校领导是否足够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