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自媒体运营经验总结

20xx年自媒体运营经验总结

公众平台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平台需要自媒体的好内容,自媒体需要平台将内容散播出去。

当然,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平台的规则内的,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会被无缘无故封号,在平台的规则内,进行有效的传播,是比较好的方式。

关于读者:有人叫读者、粉丝和用户,其实他们是你公众号所能影响到的读者,并逐渐转化为深度读者。

关于互动:和读者互动是一个技术活儿,也是一个脑力活,非常人所能胜任也,互动的好,一片欢声笑语,互动的不好,骂、喷、屌、踩样样都来。

读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行业、年龄、性格、星座等都不尽相同,即使是一个问题,问法和答法都很难一样。不要一味的去迎合所有的读者,这样太累,也没必要把自己端起来,"砖家"和"叫兽"并不讨人喜爱。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和读者互动很多时候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这个需要自媒体人自己去调节,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做自媒体内容

内容绝对是自媒体运营者的核心。自媒体将自己的信息、价值、理念传播出去,靠的是内容,而文字、视频、音频等介质均为载体,视频、音频介质上,自媒体在20xx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内容是根本。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来源一般有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多方信息的整理、加工(类似于信息搬运工)后,融合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将外部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第二,通过采访、参会的形式,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后,整理成自己的内容;第三,广泛的阅读量以及自己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沉淀下来的内容整理后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虽然有了自己的内容,但是若没有一个好的传播渠道,那么就成了"哑巴",用户就听不到"声音"。渠道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所幸我们所处在的互联网平台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只要内容足够好,微信平台都是"开放"的。微信自身是封闭的,所以想要依靠它去传播,必须依靠用户以及自身的关系网以及渠道。

内容的影响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去体现,粉丝量、粉丝活跃度、评论量等都可以作为参数(仅能作为参数),而哪些人在看,这个要从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的渠道去发现和观察,对看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还是得看内容本身,就像很多用户喜欢看"深喉"、爆料一样,你天天发"文章",肯定是影响着热爱"文章"的一群人

 

第二篇:自媒体运作

小米怎么通过自媒体运作获得营销成功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媒体训练营20xx年夏季峰会”上做了一个“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企业营销不做广告做内容”的专题演讲。

?这个演讲透露了很多小米的干货,提炼出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要成为每个企业的战略 ,一定要把它当主战场来看。

但是公司做自媒体周期和成本是非常高的。可能花两千万去投个广告,你立刻就看到效果了,但是往往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战斗能力的自媒体团队需要两年、三年。不过公司不做自媒体,未来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差,用户只相信口碑。

?2. 公司做自媒体的时候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小米在论坛、微博、微信、空间和贴吧都组建了相应的运营团队,运营团队有将近70人,真正在做内容的是20%左右,80%都是做客服

?3.小米每天都在折腾、每天都在想办法上各大媒体平台的头条。

?4. 让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 。

员工如果不用自己的产品、不热爱自己的产品,他是很难去传达和表达出到底这个产品有多好。

?5.微信公众号是小米很有价值的一个渠道。

小米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将近600万的粉丝,凡是以小米产品信息相关的,不管是降价还是有新品发布、还是说MIUI加了一个很杀手锏的功能,用户打开率都有50%左右,还有更高的70%。小米的一个产品信息更新,在小米的微信公众号上至少有300万人能够看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渠道。

?6.用户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故事而不是口号,企业只能通过碎片化的故事一点点不断地渗透到用户的脑海中。

这个也是我在这篇文章里说的:未来只有会讲有趣故事的营销人最值钱。因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会把复杂事情说得简单有趣的人才。

?7.小米公司所有创始人都在做自媒体明星,这是小米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以下为黎万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刚才听到胡老师在讲媒体和时间的时候,说大家在今天互联网里面很关心的是现在,我刚才在脑海里面想到一个词儿就是碎片化。因为今天从传播来讲,今天是一个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时代,其实大家都给一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大家的时间也碎片化了。

在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新营销的转型的时候,我想给大家提的建议就是,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

因为今天来讲,互联网时代是以口碑选择产品的时代,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当中,口碑是最重要的。

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也有口碑传播,最典型的口碑传播场景是理发店、菜市场、大妈跳舞的广场??大家来侃山,说我在里面买一个什么电视不错,他穿的球鞋挺好,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口碑的传播场所。在当下你推荐的时候,你是很信赖朋友的推荐。

但是那个时候口碑的传播都在小圈子里面,口碑要往大圈子扩散的时候很容易中断掉,今天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会化传播媒体,让整个口碑传播的信息链条速度提升了百倍、千倍,整个延展的范围也很大了,就是真的是产品好、有一个好的故事,它就瞬间得以传播。

很多时候不是考虑它是不是要中断的问题,很多负面的消息你删都删不掉。

?今天我认为每个公司都要成为自媒体的时候,是因为背后的整个信息传播变化了,最核心是大家今天真的是很依赖于相信口碑来传播产品了。

今天的信息传播不是劈开大脑,是潜入大脑,在经典的定位理论里面讲到,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都会先选择一个品类。在以前做营销的三板斧里面讲到,你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的时候,先定义一个新的品类,定义一个新的品类,从红海中杀出一个市场,你就快速用广告去轰炸,集中爆破。

大家看到很多案子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加多宝,凉茶的品类,怕上火喝加多宝,是一个凉茶的新品类。包括功能饮料它也是一个新的品类,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品牌“集草”,冬虫夏草要研磨着吃,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定义了一个新品类,这个推荐的时候是用了密集度的广告轰炸你,但是今天的这个方式都是很土豪的方式了。

今天来讲大家在信息接受,它是嵌入式的,大家更加希望能够习惯的是我在每天都能看到你。

?刚才胡老师讲到,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故事而不是口号。

大家都希望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故事不断地渗透,谁来产生这个故事?以前我们都依赖于广告公司,都是把纯粹的创意和营销外包,你会发现往往一个好的营销是先选一个口号,谁掌握了渠道,我就用渠道密集性地轰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今天你可以看到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每家公司都会定自己的口号,我们定义的是为发烧而生,但是我们在推进为发烧而生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说纯粹就每天不停地喊“为发烧而生”,而是说更多地在不同的场合交流我们是对性能很在意,极客精神对性能很在意。

很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做了很多为发烧而生指导下的传播,它会是很多这样的碎片化的故事。

以前靠广告公司的时候,我选一个案子做完以后半年、一年就失效了,如果今天你每天都要产生信息,如果内部没有自己的团队做内容根本不奏效的。

▌要成为自媒体,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做营销不是做广告而是在做内容。

?我下面提几点我的想法:

?第一,让公司成为自媒体,它肯定是一个公司的核心战略。

它不应该是浅尝辄止而已,往往要组建一个自媒体的内容运营团队,它的周期和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它的可见性往往是,你可能花两千万去投个广告,他可能立刻就看到效果了,但是往往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战斗能力的自媒体团队需要两年、三年,在这种时候公司是怎么看待,从组织架构和战略上定义谁去做自媒体。

?第二,做自媒体的时候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这是两个思路的出发点不一样,对于企业来讲,我就是想要去做营销,你来买我的东西,但是对于用户怎么想的呢?

我现场做一个调查,大家最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现场很多人举手选了可口可乐,那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关注了可口可乐的微博?企业在做微信营销的时候说你要关注我,你要天天听我絮絮叨叨,整天说我要高大上,但对于用户来讲,虽然我很喜欢喝可口可乐,也许我也很喜欢吃肯德基,但是你从来不会想要关注可口可乐,但是企业往往都是这样想的。

你可能会关注什么?如果不是强行的或者说是活动的推荐,你要关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的微博的时候,99%都是想着去找麻烦的,我要你服务我。比如说手机厂商,大家来关注的时候首先想到我查快递怎么查、如何投诉??很多都是基于服务驱动的。

企业在做营销一定要有一个窗户纸捅破它,一定是先做服务再做营销,真正是用户关注你而不是水军关注你,一定要想在服务上先做,我在微信上怎么方便让用户自助服务,我在微博上怎么有很好的促销信息推送给他,这个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这是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两条信息打开率,小米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将近600万的粉丝,第一条打开率是45%,第二条是15%,在过往来讲,第一条45%是小米降价的促销信息,第二条是米2相关的活动信息。

在过去运营了这么长时间,基本都看得到,凡是以产品信息相关的,不管是我降价还是说我们有新品发布、还是说MIUI加了一个很杀手锏的功能,用户打开率都有50%左右,还有更高的70%。

但是如果大家做活动,或者说离产品更远的活动,可能连5%都不到,但是5%其实已经是很高的数字了。在微信平台上是很忌讳做营销的,如果做服务,一个重要的产品信息今天有600万的用户,每条信息如果他打开50%的话,我的消息打开率就是300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渠道。

我们今天在论坛、微博、微信、空间和贴吧都组建了相应的运营团队,我们的运营团队有将近70人,真正在做内容的是20%左右,80%都是做客服。

今天在所有的新平台做自媒体内容运营的时候,都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就是先把服务做好,我们今天在各个平台,微博上、微信上都有专门开发的客服后台,有相应的响应时间指标,在微博上要15分钟内响应,在微信上怎么样去响应,都有相应很明细的针对客服上的考核指标,80%是在做服务。

?第三点建议,每天都要上头条。

是因为今天信息太碎片化了,所有的信息都是按时间轴排序的,如果你不每天折腾,每天上头条的话,大家都把你研磨了,多好的消息都逃不过三天,所以每天怎么样让团队从各种纬度去折腾,每天都要上头条。

▌我再简单看几个小例子,小米到底怎么做的。

?这是我们最早在新浪微博做的一个小米青春版,

自媒体运作

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到我们是核心战略,因为我们合伙人都集体卖萌了,是有点儿丧心病狂的卖萌,这肯定是我们的战略。

自媒体运作

?这个是有点儿小名气的叫盒子兄弟,当初为了小米手机的品质很好,做事的态度很认真,我们就说我们的包装盒是很结实,花了很多工夫做,一代的包装盒请了一个胖子站着,二代请了两个胖子在上面站着。包括后来在网站放上去的时候非常和谐,有很多网友的PS。

?我们现在新媒体团队拍了一个自制剧,放了三集,每一集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都有过百万的播放量,最近一集有将近300万的播放量,它里面就是在自己闹着玩儿。我们在MIUI里面做了一个不用刷机的MIUI版本叫做小米系统,大家拍了一个视频可以看一下。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想跟大家讲,我们在做很多传播的时候,你的立意可以很高,但是实际上你怎么样能够“去高大上”,讲人话很重要。

讲人话这个话题上,我有一个小的体会,要让自己的员工成为粉丝,自己的员工如果不用自己的产品、不热爱自己的产品,他是很难去传达和表达出到底这个产品有多好。甚至于你可以让粉丝成为员工,我们在今天来讲,小米的各个团队,不管是市场的、研发的还有测试的、客服的,我们很多都是铁杆粉丝,从论坛里面招聘过来的,你怎么样能够在传播当中解构他的时候,真正要找到懂产品的人很关键。

▌今天我的分享就是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点,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 要成为每个企业的战略,一定要把它当主战场来看。第二点,是先做服务,再做营销。第三点,每天折腾、每天上头条。第四点,让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

在这个场子,再做一个广告,我的观点说是每家公司都是自媒体,其实每个人今天也是自媒体,最近有快一个月没法微博了,很多人在我微博上留言,包括在米聊和微信上跟我讲,看来你最近压力很大,看来小米的库存压力很大,卖不动了。当初有时候我在微博上每天发4、5条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每天都在忽悠,肯定也是卖不动了。

其实我最近在写一本书,是小米整个口碑营销对做产品,做市场的自己一些心得,大概会在7月底的时候上市发布。

文章来源:益美传媒

我家楼下水果店微信卖水果,如何做到月利润四万?

契约导读:本文的作者不祥,文中描写的是一个小而美的典型案例,而且是以O2O的模式,值得学习借鉴。但是文中提到的4元送货费的观点,我不是很赞同,因为很多小区门口就有水果摊,用户回家时顺便就买了,也不会花4块钱让人送货,反而让人觉得送货门槛高,慢慢就没什么人光顾。所以,是否要送货费,送货费的高低、怎么分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NB君说:每天,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总是绕不开马云、阿里、雷军、小米??高大上的榜样要学习,但身边成功小案例更让人钦佩!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例子,其实,营销经营的就是人性和平均法。

一周前的一个晚上,我在家里看我的微信附近的人,突然发现了我们楼下那个水果店的微信号,名字就是XX小区水果店,签名里面注明了可送货丶联系方式等。怀着好奇的心态我就加了他们的账号(个人微信,非公众平台),这时候他主动打

招呼我,问我是不是在附近住?有没有他们的会员卡?最近有没有去过他们店里?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到了几组数据:

——微信上面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超过2700元;

——有1个专门送货的店员;

——微信上面的粉丝数量没有超过900人。

他们具体的做法有三点比较有意思吧。

首先,合理利用附近人功能。坚持每天主动添加附近人为好友,如果你是小区周围的常住户,他们就在备注里面加个标志,这样就能顺利地区分出来到底哪些是目标客户。当然他告诉我,他们在刷地址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在加他。这样累积出来的粉丝一般都是比较有效的目标顾客,然后,再通过别的途径进行营销。如果这样坚持一年下来,一年的时候好友数量到万把人应该没有问题吧?周围有几个大型社区,总共住户应该在三万户左右吧。

其次,坚持每天发朋友圈的内容。他们原来没有具体的内容发送规划,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把这几个主题的发送规则定好,以后就按照既定的发送规则进行发布。

我建议他们的把内容分为:水果与生活丶新品播报与产品展示与客户间的新鲜事、小区周围新鲜事,大致是这几类,然后规划好每个主题下的每天发送的时间、次数和内容。

后来他们给我反馈情况的时候说这样做非常好,做起来更轻松了,原来老是不知道发什么内容好,现在好了,每天都知道要发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发?每天发多少次? 这两天他们搞了一个介绍小区保安的活动,通过微信圈展示小区里面的几个保安工作背后的故事,得到了小区很多业主的赞许,互动效果特别好。最关键的是他们这样和业主建立了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

原来,他们天天都在发促销广告或者是销售信息,经过这样的规划以后,他们的内容不再那么“功利”了,这样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销量(改变以后五天的数据显示),你让别人天天看你刷广告?别人会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不断地发送圈子内容,其实就好像是天天在小区周围发宣传单是一样的道理,但是这样的广告是不要钱的,而且到达率有相当的高。

再者,收费送水果带来大惊喜。周围的人会经常看到他们圈子分享的时候产生了购买的冲动,这时候粉丝们会通过微信和卖家讨论水果价格、口感、数量的问题,最后,一般都选择买点尝尝。

很多的老顾客也会定期不定期通过微信订货,方便也省事,当然,很多懒人就是这样被彻底营销了。我在给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们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小苦恼,就是送货的问题。为了送货及时就要多两个人一起送,但是多两个的话又多了开支不说,最关键是这玩意刚刚开始,业务也不是特别稳定,比如节假日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网上订单也会相对的减少一些,而且让店里的人送货,店员又不太情愿??

是呀,这确实是一个头痛的事。我给他的建议是这样的:每次送货收费4块!为什么每次送货收4块钱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钱不多,跟停车费差不多,如果是五块钱的送货费可能会让顾客觉得有点多了,因为五元钱能搞定的事情比四块能搞定的事情相对多了一些;再者,让你们送水果的顾客也不会在意多这几块钱嘛,我们常常说客户需要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这样一来就能解决送货人积极性的问题。

一旦有了钱的激励,员工们的积极性彻底调动起来了,为了解决送货的矛盾问题,他们开始让营业员轮流当送货员,据他们的反馈信息是非常不错的。一开始要收费的时候他们也纠结,但是,还是在第二天采取我的建议(当然,前期有几个老客户也抱怨了几句,他们给客户解释说现在的人工工资太高了,请不起人,这个

送货费就当是给送货的那个小伙子一个小费好了,如果不收费以后恐怕要把送货这个服务取消掉呢??结果也就没有顾客再说什么了。)

收费送水果的事情推出来一周后,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因为要收取送货费,顾客在微信订水果的时候为了“精打细算省成本”、为了占便宜,顾客每次都会多订一些,这样他们可能觉得那四块钱没有白花。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他们每次都会故意提醒客户有四块钱的送货费,要“合理利用”好这四块钱,别浪费呀(一个香蕉也是四块的送货费,几十斤水果也是四块钱的送货费),现在每天的客单价比原来竟然翻了将近一倍!!!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例子,其实,营销经营的就是人性和平均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