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夏宁馨:《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夏宁馨

《我的前半生》自从一九六四年问世后,即被誉为“奇书”。其实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人,除了溥仪外,还有一个未署名的作者:李文达。此书是他在溥仪写的书稿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全面重写的,当时未署名,完全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我的前半生》从家世写起,一直写到19xx年溥仪参加战犯管理所组织的社会参观。这位末代皇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本书以他为线索,带我走进那个动荡的年代。

溥仪前半生的经历非常坎坷。依照封建传位规则,本不该由溥仪当皇帝。光绪病危,慈禧太后便急着过继子嗣,按理应选“溥”字辈最年长的侄儿溥伟,可她却偏偏挑中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 11月中旬,光绪、慈禧奇怪地在两天间双双死去,只好由隆裕和载沣一同扶持溥仪登基。溥仪三岁时首次当皇帝时清朝已气数将尽, 19xx年初,清廷面对辛亥革命的风暴,隆裕太后抱着小皇帝宣布退位了。退位后的溥仪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19xx年7月,封建军阀张勋率兵入京,拥立溥仪复辟,这位11岁的少年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却在11天后被赶下台。此后,溥仪把复辟的希望寄托于外国,先是受英国公使馆派来的师傅庄士敦鼓动准备到西洋寻找支持,因英美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维持民国而未成行。后来,他与制造“满蒙独立”以分裂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联手,在“九?一八事变”后去了东北,先当“执政”,19xx年,第三次登基。日本人却未兑现帮助其恢复“大清”的许诺,只让他当“满洲国”的“康德”皇帝。在伪满宫中呆了十几年的溥仪,对日本人由感谢变为不满,后来又发展为恐惧。19xx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

逮捕,于19xx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19xx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开始在植物园劳动。

读完此书有很多感慨。首先我对这位末代皇帝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他出生在大清气数将尽苟延残喘的年代,又有一个承载了太多人私心和太多人希望的出身,三岁登基,六岁退位,母亲早亡,懦弱的父亲和他又没什么感情,在他童年里除了乳母王焦氏教给他一些“人性”,其他的各色人等都在盘算着借着小皇帝的名号为自己谋利益。在这样一个压抑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势必会养成自私、自大、怪癖的性格。他的存在形式始终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傀儡,他是慈禧太后继续控制政治的工具,他是保证摄政王继续受到优待以及一年四万八千量的银子的条件,他是太监和内务府的钱袋子,他是遗老遗少们的政治标志,他是军阀在缺少合法性的时代的大旗,他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极度缺乏教育与关怀的他直到在战犯管理所里,才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系鞋带、洗衣服等生活常识。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在植物园的感受如何时,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句话说得太过苍凉与虚弱,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起起伏伏,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也许是被逼无奈的自我安慰,也许是发自内心的与世无争,这些不重要,他经历了太多,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本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写作背景,所以很多人都对最终溥仪到底有没有被改造有所疑问。有些人不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它读起来像是一本忏悔录,认为这本书的诞生年代会禁锢溥仪的很多想法。溥仪既然在做日本人的傀儡时他能够效忠日本,甚至参拜日本的神,那他会不会在共 产 党一统天下的时候,写个这样的书来积极表示自己的立场。在我看来,不可否认书中有这样的成分,而且占了不少的比例,这种感觉在书的前半部分尤为强烈。但是读到十年改造的那部分,发现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动摇。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经过十年的改造,他同那些伪满、国民党官员、日本战犯们一样,思想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其中有段非常打动我,讲的是一位大娘让他们看瓮里的大米,说康

得年头看不见几回。溥仪站起来向大娘说:“您说的那个康德,就是伪满的汉奸皇帝溥仪,就是我。我向您请罪。”大娘只是说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只要他们肯学好,听毛主席的话,做个正经人就行。我宁愿去相信他看到新社会最普通的各色人等的各种心态以及生活得变化,包括自己的,一定会产生心灵的震撼。那个时代的确有那种力量,因为一切都是新的,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相信溥仪会受到影响与感化。

这本书的语言很有社会主义味道,深深烙下了改造的印记。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是历史的印记。

 

第二篇:为历史作传——《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李乐:为历史作传

——《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李乐

书名虽是《我的前半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始终觉得溥仪所讲述的,并不仅是他个人的故事,而更像是在为那50年间的社会历史立传。他所叙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联接着整个时代的血脉。

诚然,本书是以溥仪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来叙述的,它首先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末代皇帝怎样一步步从帝王的宝座上一路跌跌撞撞,最终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它首先满足的,也是读者对这个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落魄皇帝一生遭际的好奇。

但溥仪的叙述并没有停留在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忏悔里,而是把自己的一生汇入了历史的洪流中: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日本侵略、新中国成立,这辉煌壮阔的50年间,发生在中国的每一次巨大的变化都冲击、改变着溥仪的命运。因此在本书中,溥仪同时扮演着一个串联者、引导者的作用,他仿佛是读者流放在100年前的眼睛,通过他的观察和叙述,联接起一个个分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后来者可以窥看到当时较为真实的社会风貌。

比如第三章中,描述“丁巳复辟”时,不仅写了紫禁城里,“人人都像遇见了大喜事”的情态,还着墨描绘了北京街市上——居民们挂起了纸糊的龙旗,报贩走街串巷地叫卖有关复辟的号外,人们抢购用马尾做的假发辫——这些生动的行为,把当时社会的情态由内至外、由上而下地活灵活现地还原在读者眼前。

除了整体的社会风貌,吸引读者的还有行走期间的各色历史人物。溥仪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能亲身接触到上至王公贵族、军阀、侵略者,下至太监杂役、乳母、农民等各类人群。对于其中的历史名流,溥仪的叙述不一定更完整、更真实,但他所提供给读者的角度却更独到。无论如何,我们是透过一双曾经帝王的双眼去品评,那种略带俯瞰的视角,消除了普通读者和这些名宿之间的距离感,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写洋博士胡适,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这位“所谓新文士、洋博士”,在溥仪这个昏聩的皇帝面前,居然毕恭毕敬、受宠若惊。对他的描写虽不多,但仅从他信中“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竟能站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

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这几十个字里,就可以将他对皇帝的逢迎阿谀一览无余。

在知名的大人物之外,全书也不惜重笔描写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虽然只是围绕在溥仪身边的个案,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却是当时社会中这一类人的风貌。可以说着笔在小处,着眼在全局。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全书的第二章中,溥仪提到他的乳母。在这个逐步衰颓的皇宫里,这个朴素的女人表现出了难得的温顺,也只有他给了少年溥仪以怎样为人的教育。但连溥仪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把他喂大的女人,正是因为“大清”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才家破人亡,而9年哺育“大清皇帝”的日子带给她的,除了屈辱,还有自己的亲身女儿早已不在人世的噩耗。

这个小人物之所以在这宏大纷杂的历史中如此令人驻目,正是因为她身上所体现的鲜明的矛盾——一方面,她沉静温顺,在这个人人乖张怪戾的皇宫里显示出了几乎唯一的人性,让人感到她的可怜可爱;另一方面,她对自身悲剧的麻木、她的完全的逆来顺受又让人怒其不争。然而在那个时代,甚至是更久以前的封建王朝中,像这样挣扎在底层而又全然不知反抗的人还有多少?还有多少人连她这样的“幸运”都得不到而生活地更为凄惨?透过她,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王朝中一类人共同的悲剧。

与她形成对比的,是第九章,溥仪成为战犯后参观平顶山时遇到的方素荣。同样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人——5岁时经历屠村,丧失了全部亲人后四处流浪、隐姓埋名地生活。在身体和心灵饱受摧残之后,她表现出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刚毅和坚强,她有对日本人和汉奸的恨,但为了理想的事业而放弃了个人的仇恨,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宽容。

相比与唯唯诺诺的乳母,方素荣更加爱憎分明,她们虽然都是可怜可爱的女性,但方素荣更是可敬,她是已经觉醒了的现代女性,有理想和事业。相比于乳母的麻木和顺从,她的顽强和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

而方素荣和溥仪乳母的对比,也正是新旧两个时代,苦难的人民的精神思想的对比,是封建社会受奴役压迫的“爬行人”,与新社会中成为主人的“直立人”的对比。

在这本书中,类似的对比无处不在。

奢华但是缺乏人性的宫廷与接受改造时的“监狱”对比;在天津“行在”时,遗老旧臣的殷勤与进步人士的激烈谴责对比;旧社会中童仆一面干活一面遭受

虐待折磨的经历和新社会里儿童受到的关怀也是对比;包括溥仪本人的前后思想也经历了转变:一开始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乖戾性情与写书时流露的忏悔羞愧形成鲜明的对照。

而这一系列的比较都是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的,它们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时期与新中国的差异,是人民由奴仆到主人的转变。

因此,读《我的前半生》,如果仅仅将它作为一本“帝王笔记”而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就大大贬低了它的价值,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更描述了20世纪前叶,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和历史波澜起伏的演进。

它所承载的,是50年,一代人,共同的血泪和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