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管理的看法与风险以及对策 上了一学期的课,对供应链管理也有了一些看法与认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在给企业带来价值与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供应链上企业的风险。因此,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新形势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它包括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分销、零售到最终消费等过程。供应链是一个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一个企业都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是有着一个或几个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供应链管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的一系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使系统的成本最小化。它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想法,通过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某一个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统筹改善和促进整条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而对企业的有效性管理。供应链管理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而供应链的特征有一下几点: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二、什么是供应链风险

企业运营中存在许多的诸如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应商不稳定等因素,而且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企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甚而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因此,供应链风险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应运而生。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供应链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估计供应链风险,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控制供应链风险,通过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统筹处理供应链风险,并对供应链风险的处理建立监控与反应机制的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其目标包含损失前的管理目标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缩小损

1

失的发生;损失后的管理目标则是及时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三、关于供应链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有效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首要阶段。风险识别是发现隐藏风险,分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所有参与主体及其所处在的环境,找出可能影响供应链的风险因素,掌握风险特征,确定风险来源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 供应链风险的体现形式很多,任何对供应链的运行有潜在影响的因素都可以看做其体现。从一般的供应链运作的风险出发,供应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供应链系统的信息传输错误。这是由于人为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风险,如IT技术的缺陷、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以及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规模越渐扩大,供应链已成为广大企业的运作模式,而不再是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少数大型企业的专利。而且供应链规模越大,结构越趋复杂,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就越多。

第二,供应链成员的自私性和利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系统作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每个成员企业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各自所要谋求的利益,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各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这些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各个合作企业能够获利多少,这中间的平衡影响着供应链的稳定与否。各成员的互相协调才能建立理想的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彼此信任才能实现共同盈利。但由于各个企业的优势是独立的,它们没有从属关系,有的企业不得不依赖某个或某些独特的企业,因此实际的运行并不是如此,企业在运作中会都竭力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这种脆弱的合作的关系随时会被打破。供应链整体利润是以各企业利润为基础的,在整体利润一定条件下,各企业都想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各企业利润分配的此消彼长。某个优势水平弱的企业获利水平较小就会导致其要么拒绝合作,要么消极合作,而这些都影响甚至不利于供应链的高效运行。例如,供应链上某一垄断企业改变了生产方式

,独自决定本企业的运行,使得先前的约定和合同失效,谈判机制破坏,这样就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一旦出现该情况,整条供应链就会崩溃。 第三,供应链成员企业文化差异方面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为了得到高额利润,供应链中的各成员在地理位置上跨度很大,其通常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它们往往会统筹策划。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战略整体联盟,其往往区别于某个单个的企业文化,但是其又受到单个企业独特的文化影响,因此这就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文化具有迟滞性。在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制度上和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着明显的迟滞性。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采取有差异的处理手法,最后产生不同的结果。各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员工素质等各有特色,全球供应链还存在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供应链目标的实现,是潜在的风险之一。 第四,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游节点企业数目众多,要使供应链能够担负起对最终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前提条件是供应链必须建立起一条贯穿所有节点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与供应链运作有关的信息实时传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总集成,使节点企业在任何状态下都知晓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同时进行快速反应。但实际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相关信息当作商业秘密加以封闭,不愿与上、下游企业共享,结果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不能顺畅流通,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流阻塞就会客观存在,信息风险也会随之产生。例如,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由于上下游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上游企业往往存储比下游企业需求量大的货物,这样需求量的逐级放大就会产生“牛鞭效应”。库存量的过多是供应链的潜在风险之一,也是风险管理的

2

主要任务之一。

四、应对策略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企业必须针对供应链运作的环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等,分析和找出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并对各种风险及其特征及时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保证供应链运行状况时刻处于被有效的监控状态,防止风险的发生。针对潜伏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有灾难发生,尽量是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柔性化的防范策略

柔性化策略是消除有外界环境产生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供应链合作中需求和供给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企业或供应链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采用这种策略,可以将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风险限制到最小。首先,通过设施转移来降低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如,在设计供应链时,考虑利用当地的工厂或具有不同优势的配送中心等,一旦外部环境又不确定性因素发生,这些具有柔性的工厂或配送中心的利用或放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风险的作用。其次,是产品的转移。由于柔性化策略使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可以根据生产环境将某些成本高、收益低的产品转移到成本和收益有更大优势的工厂去。

(二)与供应链成员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为了确保供应链中供给渠道或产品供应的稳定,企业需要努力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长期关系,加强与伙伴之间的信息互动和共享,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了预防风险,企业还需要发展多种供给方式、多地域的供应渠道,加强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一旦发现供应链渠道出现问题,可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三)制定多发时间应急预案

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复杂系统,它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过程,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上加以考虑。在平时的供应链运作中,企业就需要预先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对策和紧急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风险,可预先制定应变措施,避免临渴掘井,手忙脚乱,减少乃至避免灾难给供应链及其成员带来严重后果。这样,在预警系统发出预警后,企业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所准备,通过预先制定的策略和步骤来化解风险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四)防范信息风险

防范信息风险需要供应链企业间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供应链成员间的实时信息交流和共享。由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以及链上成员间的业务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支持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通信手段等,能确保供应链上的数据完整、可靠、安全和快速地传递,并得到处理;需要有搞可靠性能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各成员间交流和共享,消除信息的失真,优化决策过程,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应诉的干扰,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五)采用外包策略分散风险

将生产业务交于外包商,同时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也分散开来一样,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可以降低委托方的经营风险。但这种风险并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而是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外包商,使外包商的风险程度因此而相应增加,他们同样需要去规避这些风险。

(六)加强日常风险管理

为了减少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在日常业务中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并持之以恒。要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体系,就必须建立一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将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因素都放进该系统中,采用预订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尽心监控。在风险发生之前,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可靠地发出预警信号。在正常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如果预警系统中的某项指标偏离正常水

3

平并超过特定的“临界值”,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则按照预先制定的防范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和补救。

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下应该减少以上几种风险,把风险做到最低,这样才能够把供应链管理做好。现在供应链管理越来越重要,它能够实现最佳业务绩效 ,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和生产的良好协调会使库存水平降低、运输作业更为有效 ,并改善订单实现率及其它一些关键的业务功能。所以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供应链管理的很好,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够使得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管理下应该减少以上几种风险,把风险做到最低,这样才能够把供应链管理做好。

4

 

第二篇:供应链管理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摘要:供应链管理系统是由许多目标相互关联和相互冲突的成员和组织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每个节点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所进行的局部寻优决策行为都会引起系统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使整个系统出现复杂的动态演化行为。文章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定义、及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性现象与问题,并论述了复杂性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系统;复杂性科学

一、 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

1. 供应链系统本身是一个网络结构。供应链系统本身作为一个复杂的网链结构,由众多的成员企业组成,每个成员企业可看作是一个实体,这些实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同时受到其他供应链实体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供应链已不仅仅局限的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许多大企业已经建立了跨国的全球供应链。

我们可以利用分形图形的方法构造的一个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网络,其上游是各级供应商构成的供应体系,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构成的销售体系。分形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无限自相似性,也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就是说整体和局部具有某种自相似性,对于采取统一运作模式的跨国供应链或者连锁店模式都可以看作是分形理论的延伸。

对于跨国供应链来说,分形网络的每一个分支都可视作跨国供应链网络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延伸,并与供应链总体采用相似的运作模式。复杂网络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这里顶点代表各个成员企业,边代表各个企业彼此之间的各种流。供应链网络的形成是由复杂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由于网络成员自聚集联合作用的功能大于每个企业单独作用之和,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供应链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节点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建立动态的连接,并且伴随信息技术(IT)的快速增长,为了应对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供应链成员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与共享。供应链具有动态演进性,各节点企业相互作用,涌现出供应链整体的动态演化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供应链的重组与更替。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各个供应链相互连接起来以复杂耦合的方式进行互动并影响各自的行为模式。

2. 供应链网络的小世界性和无尺度性。供应链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点,即小世界性和聚集性。Watts和Strogatz在19xx年提出了小世界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以及较高的聚集系数。网络中两点间的距离一般是指连接两点的最短路径的边的数量,而平均路径长度就是所有节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节点的聚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集系数是指与节点相邻的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与这些节点都互连的最大边数之比,网络中所有节点聚集系数的平均就是网络的聚集系数。对于供应链复杂网络来说,平均聚集系数相应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程度,平均路径长度表示产品的交付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彼此之间的连接,如EDI,ERP等。通过信息共享各节点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也就是说供应链网络具有较高的聚集系数。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客户对时间因素越来越敏感,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认识到时间竞争的重要性,如何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即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交付给客户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问题。企业开始采取措施减少补给提前期,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另外,供应链企业通过重组改造,设立配送中心,减少产品的运输距离,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准时制供货。

供应链复杂网络也具有无尺度网络的特点,即网络存在的节点度很大的节点。这里某节点的度是指与该节点相连的节点的边的数目,或者是与该节点相邻的节点数目。Barabdsi和Albert在19xx年提出了著名的BA模型,阐述了无尺度网络的形成机制。无尺度网络的特点是度分布的自相似结构及其高度弥散性,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度值都很低,但存在着度数非常高的中枢节点。在一个供应链网络中,通常都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节点企业建立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起密切联系,建立了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生产-分销体系。近来基于第四方物流建立的供应链网络更体现了无尺度性。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协调,优化配置供应链的管理和技术等各种资源,提供综合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提供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系和交流的枢纽,集成了整个供应链系统。另外,企业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补给的产品运送到各个零售商仓库,第三方物流的组合配送服务,这些都体现了供应链网络的无尺度特点。

二、 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复杂现象与问题

1. 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复杂现象。

(1) 供应链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自主实体构成的网络,不存在完整的供应链模型和全局优化目标,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只能通过这些相对独立的实体协调完成。每一个成员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管理方式,而且相互之间,并没有一个主从或附庸的关系。自身的变化都会受到其它成员企业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它成员企业的变化。整个供应链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以及完善。目前的研究方法一般把整个供应链纳入一个模型,采用集中方式进行相关的决策过程,这样一来就忽视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自主性。

(2)供应链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动荡和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盟友和竞争对手时刻都在变化,而供应链的自身也在不时的调整以适应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分销商、选择加入合适的供应链以及评估所处供应链的效率与效果对于成员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目前在针对供应链的研究和应用中,更多的是把供应链及其环境看作为是一个静态的或变化很迟缓的对象,大多采用串行的计划与控制模式,这样就过分强调了伙伴关系的稳定性,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因此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运作环境。

(3)供应链追求的是物流、信息流、知识流以及资金流的通畅与敏捷。由于供应链企业的内部架构千差万别,对应的信息系统也互不兼容,供应链管理怎样将这些分布、异构的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企业间的协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系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接,很容易造成过程的脱节。而且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只能支持供应链中的属于单个企业的部分进行集中管理,在一般相对独立的企业之间则只能进行简单的有限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没有能够真正实现整个供应链范围的经营过程集成。

2. 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复杂问题研究。为了建立优质高效的供应链运行机制,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对供应链运作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集中控制方式通常假设供应链是由一个能获得所有信息的决策者所进行的集中式运作管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敏捷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节点企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很难通过整体供应链模型来实现全局目标优化,只能通过协调这些利益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为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深入研究供应链运作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散控制的供应链运作管理方式。

分散控制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常用的运作管理方式,它强调了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利益的独立性,比较符合供应链管理实际。但是,与集中控制相比,分散控制下节点企业的独立决策行为使节点企业之间常常会发生利益冲突,致使供应链系统出现以下复杂性行为:

首先,理论上只要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都能从整体目标最优出发进行自身生产和决策活动,供应链就有可能实现其整体利益最优。但在实际情况,供应链整体目标往往与节点企业局部目标发生冲突,每个节点企业的目标最优并不表明整体目标能够实现最优。在分散控制下各节点企业的寻优决策行为必将导致供应链系统出现复杂的动态演化行为。

其次,供应链节点企业作为理性参与者,所进行各自效用最大化决策的博弈结果使各节点企业之间缺乏信息交流,致使供应链中信息传递扭曲失真,产生牛鞭效应。当零售商借助需求预测进行订货决策时所产生的需求信息失真时,分销商无法确定市场的真实需求信息,导致生产过程出现波动,产品库存积压严重、服务水平不高、成本过高及质量低劣等。研究表明,供应链节点企业越多,需求信息失真现象越明显。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再次,由于供应链时滞的存在,制造商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总是存在着偏差,系统生产过程必然会产生不确定性因素。为降低这种不确定性风险,制造商常常将采购订货量与预期订货量之间偏差引起的不确定因素向供应商转移,而供应商则将供应商实际供货量与制造商订货量之间偏差造成的不确定向制造商转移。研究表明,制造商向供应商转移的不确定程度大于供应商向制造商转移的不确定程度。而制造商内部不确定程度远大于供应商转移给制造商的不确定程度。这些研究进一步说明,制造商除了吸纳供应商转移的复杂性外,还受到来自客户需求变动的影响。

还有与供应链库存控制密切相关的一个最敏感的经济学问题就是均衡市场是否具有混沌特性以及能否控制混沌收敛于一个定态。Boldrin & Montrucchin(1986)通过研究认为均衡市场具有混沌特性,这种动力学行为是由折现动态优化模型的逼近求解过程产生的砚。Kopel(1997)和Haas(1998)通过初始库存策略对均衡市场的混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对竞争市场的混沌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由Majumdar,Mitra & Nishmura(2000)进行了综述。然而,许多均衡市场动态模型研究中考虑库存的作用很小,他们主要集中在标准新古典主义假设一下的混沌特性:技术和偏好,竞争市场及预测的递减反馈。

三、 供应链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网络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时滞性、多变性、开放性、涌现性和动态性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冲突性等复杂性特点。所以,经典数理经济理论中统计和线性的方法己无法深入刻画伴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而日趋复杂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动态演化的不规则行为。引入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理论为供应链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复杂性科学必将在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描述供应链管理系统动态演化行为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

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目(下转第34页)前许多研究基于随机理论、动态规划以及统计检验等经典数学理论,通过集成优化建立一系列供应链集成模型,使反映实际情况的精确性越来越高。然而,这些模型在建立过程中都相应采取了多种简化方法,有些简化是合理的,而有些简化可能忽略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导致系统信息的流失。

此外,供应链管理系统动态演化的突出特征是涌现性,而涌现性机制是非线性。也就是说,正是通过微观元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才出现了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同时,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初始值具有极端的敏感性,系统中任何微不足道的局部寻优决策行为都会对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复杂的演化行为。这种“涌现性”和“蝴蝶效应”要求我们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必须采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用非线性视角进行认真思考和对待。而现有供应链建模方法己无法描述这种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演化行为的复杂现象。

复杂性科学为供应链管理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非线性方法论,为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观察问题的新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新思维。借助复杂性科学理论可以使用混沌、突变、分形等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工具来研究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存在复杂现象,通过建立一系列非线性模型,描述系统外部环境扰动与系统内部节点企业之间寻优决策行为的目标冲突、节点企业之间产品转移定价的预测方法以及牛鞭效应的非线性机制模拟等系统动态演化复杂性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些对于研究适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学报,1999,(6).

2. 马骏,唐方成,郭菊娥.复杂网络理论在组织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科学学研究,2005,(2).

3. 郑金连,狄增如.复杂网络研究与复杂现象.系统辩证学报,2005,

(4).

4. 沈小峰.论简单性和复杂性范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4).

5. 颜泽贤主编.复杂系统演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0).

6. 苗东升.论复杂性.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

供应链管理论文管理系统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