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版面格式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研究

作者:

市级电大 机关电大

专业: 学前教育(专科)

年级: 20xx年春

学号:

指导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版面格式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研究

摘要:合理平衡的营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所以针对幼儿在幼儿各种各样的饮食方式,挑食,厌食,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幼儿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所以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不良饮食,解决措施及预防

目 录

一 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

(一)何为幼儿不良饮食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二)自身原因

三、如何预防及解决幼儿挑食

(一)有效的社会引导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父母以身作则

(四)饮食多样化,吸引幼儿

(五)给予饮食的氛围及启发幼儿了解食物

一 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

(一)何为幼儿不良饮食

不良饮食是指幼儿挑食,偏食,只吃一部分食物,不吃另外的食物。喜欢吃的就爱吃并多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这种饮食标准就叫做不良饮食。现在大多幼儿支持肉类不吃蔬菜类。有的又很喜欢喝甜水,饮料。有的却很不吃鸡蛋等等等。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

中午在舅舅家吃午饭,有青椒肉丝,芋儿烧鸡,炒青菜,番茄蛋汤。3岁的哲哲已经会自己使用筷子夹菜吃饭了,但是他就只吃肉丝,鸡肉。青菜和番茄碰都不碰。奶奶给哲哲夹了青菜,他就把菜拨到一边。奶奶看到没办法,就只好自己去夹菜喂到哲哲嘴巴里面。哲哲才勉强吃几口。哲哲现在3岁半,但是体重已经达到25公斤,身高110cm。已经超过了3.5岁幼儿的标准身高体重。

现在大多爷爷奶奶认为孩子胖就是健康,实则不然。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胰岛素是体内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肥胖儿为了维持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的糖代谢稳定,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长期被迫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过早衰竭而诱发糖尿病。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

幼儿的不良饮食,对生产发育期的幼儿的心里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若长期营养缺乏,营养不均衡,还会导致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在入园后,智力发育都会比同龄幼儿缓慢。幼儿如果有较严重的挑食行为,会导致体内的营养不均衡。例如,体内缺乏钾,钠,钙,镁,铜等矿物离子,这些矿物离子是大脑发展和大脑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摄入量过少可导致思维功能紊乱,性格改变,对幼儿孤独症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孩子平时只吃肉类,很少吃素,这样会对情绪和性格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喜欢吃肉类的儿童容易出现暴躁易怒、喜动好斗、不听劝阻等不良表现,所以,饮食应以荤素合理搭配为宜。而吃甜食偏多的幼儿则会喜欢哭闹、躁动不安且任性。吃咸食过多则会导致贪睡不醒,整日昏昏欲睡。因此,挑食行为会影响幼儿性格及人格的发展。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

根据营养教育的理论,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承担着满足儿童营养需要的责任。因而,父母对食物营养知识的掌握对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父母的营养知识水平高时,父母对幼儿的提示与教育是有益的,其成果是显著的。由于大部分家长的营养知识比较缺乏,在提示幼儿吃什么食物时存在观念偏差。例如看重高蛋白食物,轻视蔬菜,水果的;轻视营养均衡和科学制作等。1岁幼儿对于食物没有什么概念,都是家长给什么吃什么。因此,我们既不能忽视幼儿在遗传方面的生理特点,更不能忽视后天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原因

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物质要求富裕。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爸爸对妈妈说:“你怎么又做了芋头,最不喜欢吃这种东西,真难吃。” 而妈妈不爱吃芹菜,所以她几乎都不用买芹菜,偶尔在别处见到芹菜,便露出恶心的表情,“讨厌”。客观的说,幼儿挑食、偏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受家长的“感染”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家长很喜欢吃零食,就经常买很多,或者家里面开超市的,爷爷奶奶带小孩的,对幼儿的要求都是来者不拒,满足其一切需求。渐渐的,幼儿就不喜欢吃饭,天天都想着吃零食,出门也是带一包的零食。等到吃饭的时候就没有食欲,零食过多造成身体负担,影响消化功能,营养吸收差。时间长了就影响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

一些快餐,比如炸鸡,炸土豆条,汉堡包都是属于油炸食品,这些都是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维生素和钙含量极低,幼儿脑组织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此外大多数洋快餐都含有较多的食品调味剂和添加剂,长期食用会造成锌铁缺乏症。

(二)自身原因

1,饮食特性

幼儿有不同于大人的饮食特性,如幼儿的牙齿发育不好,因此,有些幼儿对坚硬的食物不适应,也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对此类食物不感兴趣。另外,幼儿用筷子还不够熟练导致对饮食缺乏兴趣。一般来说,幼儿喜欢清淡、甜甜的食物,但是大人在做饭时候,常常按照自己的口味,饭菜较为咸腻,幼儿对这类饭菜口味不感兴趣,也对幼儿的身体无益。幼儿本身的饮食特性,也区别于成人,如果家长不重视这一点,也同样会导致幼儿偏食,厌食。

2,幼儿的身体原因

导致幼儿食欲不振、偏食厌食,也有可能是幼儿自身身体的原因造成的,幼儿在患病期间,对饮食的兴趣就会下降,如伤风感冒、小儿肠胃炎、肝病,都会使幼儿不思饮食,但是随着疾病的好转,幼儿就能够恢复正常的饮食。但是,慢性疾病却有可能引起长期的偏食和厌食等情况。

三、如何预防及解决幼儿挑食

(一)有效的社会引导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儿童食品的管理力度。对一些迎合幼儿口味但是缺乏营养的食品采取限制的措施,对垃圾食品更要加大处理力度。其次儿童食品的电视广告要对幼儿进行良性引导,避免为了利益,减少幼儿因电视广告诱导养成爱吃零食的坏习惯。最后社会机构加大对幼儿饮食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引导。幼儿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幼儿进行正确的饮食教育,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轻松的进食氛围.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教给幼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通过启发的方式感染孩子。可以带幼儿去和面,淘米,摘菜,洗菜。。。感受自己动手的快乐,也意识到做饭需要付出的辛苦,也就促使幼儿不再浪费粮食,扔菜剩菜。另外,要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激发幼儿的进食兴趣,将食物做成幼儿感兴趣的造型,将很多蔬菜做成沙拉,和水果一起做成可爱的拼盘,将胡萝卜做成小兔子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种菜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锄禾日当午”的辛苦,在松土、播种、烧水的过程中,让幼儿体会到对食物的珍惜,从而促使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意识。

(三)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之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不挑食、不偏食的榜样。特别是避免在幼儿面前谈某些事物不好吃,造成幼儿对某种事物“不好吃”的暗示。家长也要丰富自己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了解最适合幼儿的食物和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并在幼儿面前表现出对这食物,并且将这些食物搬到餐桌上,在幼儿面前做表率,自己先去爱吃,家长潜移默化的带动下,幼儿也自然会对这些食物感兴趣,从而有效补充幼儿成长所需的营养。如:可以告诉幼儿多吃青菜,可以长高,比希希小朋友还要高,可以保护妈妈,快点长大,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四)饮食多样化,吸引幼儿

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喜欢味道鲜美,可口的饭菜。因此给幼儿做饭菜应该多样化,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幼儿也同样不愿意只吃一种食物。同样的食物,幼儿不愿意吃,就换个方法,比如做成小动作形状,尽管第一次做不好,幼儿还是会被引起食欲的。不喜欢吃水果的幼儿,父母可以把几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做成拼盘,幼儿为了尝试新奇感,还是会去尝试的。对于不喜欢吃蔬菜的幼儿,可以蘸酱,比如跟水果一起做成沙拉,这都会吸引到幼儿的。

(五)给予饮食的氛围及启发幼儿了解食物

有些家长对孩子饮食非常重视,甚至幼儿一产生厌食现象,就很急躁,自己就出现了焦躁的情绪,急于达到目的,采取强迫、威胁、哄骗等方式,这些方式可能短期有效,但是长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要改变强迫幼儿进食的习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开导幼儿,耐心地为幼儿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个过程应该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努力才会有成效。另外,尽可能与幼儿共同进餐,营造和谐轻松的进餐氛围,因为轻松的进餐比较有感染力,往往很多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容易有更强的食欲,幼儿也是如此,看到别人吃的津津有味,也会激起幼儿的食欲,促进幼儿吃饱。

注释:

①秋实.科学育儿30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

②魏开敏.吃的好了为何孩子仍然营养不良[J].中华家教,2007.5:45.

③张凡.幼儿家庭护理[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06.

④郭兰婷.咱们孩子的心病[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8.

⑤杨金兰,赫亚平,田玉栓.育儿新概念[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9.

参考文献:

[1]郭兰婷,咱们孩子的心病[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8

[2]杨金兰,赫亚平,田玉栓,育儿新概念[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9

[3]如何照顾挑食偏食的宝宝[OL]2007-08-28

[4]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健康成长[OL][2007-09-10].

[5]秋实,科学育儿300问[M]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

[6]魏开敏,吃的好了为何孩子仍然营养不良[J]中华家教,2007,5:45

[7]张凡,幼儿家庭护理[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06

正 文

一、纸张及页面设置

A4。

页边距:

上(天头)37mm,下(地脚)35mm,左(订口)28mm,右(切口)26mm。 页眉:37mm;页脚:25mm。

二、论文题名 黑体二号、居中。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三、作者署名 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作者署名在题名之下居中。单名则应在姓与名之间空一格(一个中文字符或两个英文字符)。

四、摘要

[摘要]

摘要前应冠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字体:黑体五号。

摘要编写的篇幅在100—300字(宋体五号)。

五、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字体:黑体五号。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宋体五号)。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若专业要求或本人愿意可加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Abstract居中,外方头四号加黑,内容提要内容排下方------外方头字体小四号 Keywords外方头字体四号,词间间隔2个英文符号,外方头字体小四号

六、正文

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七、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结构层次序数为一级标题:为中文数字:一、 二、三、„„;宋体四号加粗。 第二层结构层次序数为二级标题:为㈠㈡㈢„„;宋体小四号、加粗。

第三层结构层次序数为三级标题:为阿拉伯数字:l.2.3.„„;宋体小四号。 第四层结构层次序数为四级标题:为⑴⑵⑶„„宋体小四号。

第五层结构层次序数为五级标题:为①②③„„宋体小四号。

八、注释

毕业论文的注释一律用尾注。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文尾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③„„)。

先在正文中的被注释项的右上方加序码(如①②③„„),再在注释内容前加上与之相同的序码。

格式如下:

注释:(宋体五号加粗)

① 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② 作者.篇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九、参考文献的著录

参考文献可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论文正文的注释之下;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框表示(如[1] [2] [3]„)。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如: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加粗)

[1] 莱斯特·怀德.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 董淑华。黄贞姬.古汉语词表现的语义特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50-153.

十、页码

在正文的“页面底端”“右侧”插入“页码”。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