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附件: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教学的

设计与实施

学生姓名: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 化学教育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 年X X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年 月

摘 要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情景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倍受广大化学教师的钟爱。本文在阐述了教学情景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情景教学的教学过程和策略。

关键词 化学 情景教学 教学设计

前 言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进一步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它能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趋势。然而,对于素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不能降低教学质量。因此,作为老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把课上活,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情景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倍受广大化学教师的钟爱。

一、教学情景的内涵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谓学习,就是学生对原有知识建构的合理解释,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建构自己的态度、情感,而建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随着全国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应用,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程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经历,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展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积极情感的形成的统一。

二十世纪末,布朗等人进一步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应该重视个人与情境之

间的相互依赖性,让学生在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背景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

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过程,它必须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师生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情景,应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勾通、相互理解。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关系,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应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实验情景”。为了激活互动关系,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应创设具有“和谐、有效、真实的情景”。

二、新的课程理念下实践情景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情景教学的一般过程

化学情景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用如图1进行: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面就“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说明。

创设情景、激活思维。是指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化学趣味问题或已学过的旧知识等。这符合“学习始于问题”这一正确的看法。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并体验生活中喝汽水等碳酸饮料的情景,激发他们主动了解的探索化学问题的欲望。

尝试学习、提出猜想。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尝试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对自己所闻提出一些看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确定学习目标,对一些特殊性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1)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2)如何收集汽水中的气体?收集到的气体怎样检验?该气体还有哪些性质?怎样制取该气体?人们是如何将该气体

“装”到汽水中的?

铺垫研究、确立方法。学生在尝试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教师给出了一些铺垫,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结构之间搭桥铺路、扫除障碍、弥补缺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之中。对新的问题进一步讨论,确定方法,编制工作单位。

[讨论目标]

(1)如何设计实验收集并检验汽水中的气体?(2)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要通过哪些实验体现出来?(3)制取该气体的药品和装置。(4)该气体还的哪些用途?

[学生交流]

实验操作步骤:(1)将汽水瓶中连接一带导气管的活塞;(2)将产生的导管的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3)震荡汽水瓶;(4)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设计实验报告]

如表1所示。

表1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小组探究、团结协作。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研究,要求:

(1)注意安全、操作规范。

(2)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记录表格中,分析现象,写出实验结论。

(3)有哪些新的问题出现,哪些是你能解决的,哪些是你无法解答的。

交流讨论、资源共享。交流活动结果:

(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和操作方法;

(2)根据该实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哪些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

总结提高、解决问题。这是情景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整节课的高峰期。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思维特别活跃,对问题急于弄个水落石出。

(1)学生用刚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开始创设的情景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夏天人们喝溶有二氧化碳的汽水不仅仅是为了解渴。

(2)进一步的探究问题有:①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有关、光合作用跟二氧化碳有

关,在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少,会不会用完?②二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③如果在实验室内制取二氧化碳?

(二)教学情景的素材来源

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情境,用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从生活中提取情境素材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认识化学元素”时,可用《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图表来设置教学情境;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以联系家庭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溶液”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如“萝卜、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可以取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在学习“酸碱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馒头松而多孔”等。

从化学实验中提取情境素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景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学习“二氧化碳熄灭阶梯状蜡烛火焰”时,先收集两小瓶二氧化碳,先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下层火焰,而上层蜡烛继续燃烧,后再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上层火焰,让学生自我“发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老师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在学习“分子”时,可用一根玻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在大量的白烟生成,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研究;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取三去试管分装少许石蕊试液,用一支作比较,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向第三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将第二支、第三支试管内所得溶液再加热,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一节内容时,可通过创设一组情况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情境一: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和氧气钢瓶;情境二:身背氧气瓶,头戴呼吸面罩的潜水员,宇航员或登山运动员的照片;情境三:鱼在水中安稳地咂嘴、游动;情境四:鱼塘或鱼缸正在用增氧的图片或录像;情境五:木炭、硫、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

从社会实际中提取情境素材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现代社会中处处有化学,从社

会实际中可以找取大量的情境素材。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可以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2008北京绿色奥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热门问题找取素材;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用中国的化石能源、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等设计教学情景;在学习“化学物质与健康”时,利用化学史,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发展史,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毒品,也可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教育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以及“二恶英”等事件中提取情况素材。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

总之“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

从历史中找取情境素材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找取许多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在学习“燃烧”时,可以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在学习“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时,可以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设计教学情境;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

设置情境时,不但要精心选择素材,还要讲究情景的设置方式。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尽量充分地感知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实验是设置情景的重要方式,实验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情境素材,而且能够重现、强化、突出各种化学现象,富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其次,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突现出来,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情境”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观察、思维。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情景教学的反思

情景教学的形式多样,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包含实验情景、虚拟情景、形象情景、问题情景、故事情景、对比情景、音乐情景。无论情景教学形式怎样变化,其共性都是通过教师创造学习诱因,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不要离开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形式,为情景而创设情景。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选择恰如其分的情景教学形式,不能牵强附会、不分主次、哗众取宠。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新的课程理念把教学活动定位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必须要有载体,而这一载体就是交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这种交往就是教学互动过程。激发教学的互动,核心是情景,只有创设一个和谐教学情景,才能真正地激活互动课堂,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教学措施。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化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实世界是化学丰富的源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把生活问题“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长龙等编著.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2.

2. 郑长龙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新论.东北师范大学自编教材,2006.

3. 韩宝娟,毕华林.论化学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化学教育2004(1-2),8-9.

4. 王秀红,李艳梅.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技术.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23.

 

第二篇:化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化学与环境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的规范化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 文本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 封面(学校统一制作,如下页所示)

2、毕业论文(设计)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4、前言

5、毕业论文正文

6、结论

7、参考文献

9、致谢

1

嘉 应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届)

题 目 ************************************ 姓 名: *** 学 号: 2070311132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 指导教师: *** 申请学位: 理学学士

嘉 应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2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摘要: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利用正相乳液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CO-丙烯酸)共聚物(P(MMA-co-AA))乳液,并确定了当AA与MMA以质量配比为1:4进行反应时,制的的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同时,用二苯甲酰甲烷作为第一配本,邻菲咯啉作为第二配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了铕的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用合成的共聚物P(MMA-co-A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反应合成了新的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phen,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对小分子配合物和高分子配合物都进行了荧光性能和热性能的测试,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小分子配合和高分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均在612nm处,而且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较小分子的荧光强度要强;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小分子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22℃,高分子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31℃,说明高分子配合物比小分子配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小分子的溶解性较易溶于有机溶剂,高分子配合物不溶于极性溶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时间较长。 空一行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CO-丙烯酸)共聚物,小分子配合物,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荧

光性能, 热稳定性

中文摘要共400—600个字,关键词3—5个词

3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英文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题目 三号字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as long time delay and severe coupl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In this case, the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based o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mad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system’s input-output. It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are predictive model, rolling optimization and feedback correction. It chooses unit step response as its predictive model, so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In addition, good control and decoupling effects could be possessed by means of selection suitable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howed. The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particularly, including multivariable auto-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multivariable auto-un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Next, system modeling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model are proposed. Further, th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 that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be used in those multivariable system li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nd the control result would be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空一行

Keyword: Multivariabl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4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范例

目 录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所有标题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码右对齐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空一行

1 前言………………………………………………………………………………………1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2

空一行

2 实验部分……………………………………………………………………………4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4

2.1.1 实验仪器………………………………………………………4

2.1.2 实验药品……………………………………………………………5

2.2 合成路线…………………………………………………………………5

2.3 实验步骤………………………………………………………………………………10

2.4.1 AA-CO-MMA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

2.4.2 EuCl3·2H2O溶液的制备…………………………………………………………………

2.4.3 Eu(DBM)2PhenCl小分子配合物的合成…………………………………………………

2.4.4 Eu(DBM)2PhenP的制备………………………………………………………………… 空一行

3 结果与讨论……………………………………………………………11

3.1 单体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11

3.2 红外表征……………………………………………………………………………11

3.1.1 P(AA-CO-MMA)共聚物的红外光谱………………………………………………11

3.1.2小分子铕配合物Eu(DBM)2PhenCl的红外光谱…………………………………12

3.2 荧光分析…………………………………………………………12

3.2.1小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2 3.2.2高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4

3.3 热性能分析…………………………………………………………………19

空一行

4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5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正文的排版:

1.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2.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3.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4.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5.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6.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论文实例

1前言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换行)

1.1本课题研究现状(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稀土光至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其荧光单色性好,发光强度好,已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1-3]。目前,……

1.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

2.4.4 Eu(DBM)2PhenP的制备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换行)

按n( 聚合物(以AA单元计)):n(稀土)=3:1取量。在装有回流冷凝的150ml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并控温65℃,先加入聚合物溶液,然后在搅拌下逐滴滴加Eu的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液体,反应4h,在调节PH值为6-7时,溶液变浑浊,继续搅拌反应10h,此时溶液变成胶状,加入石油醚静置24h,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研磨得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3 结果与讨论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3.1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取乳液5ml于试管中,保鲜膜封口,置于干燥阴凉的室内环境(室温:20-35℃),避免阳光直射,观察其黏度和流动性的变化,记录乳液失去流动性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

化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次数

1

2

3 m(AA):m(MM) 1:5 1:4 1:3 温度 60-65℃ 60-65℃ 60-65℃ 现象 反应停止后,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均一稳定的白色乳液 反应完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 稳定性 差 好 较差 由表1可知,MMA(4ml),AA(1ml),温度(60-65℃)下获得的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6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

3.2 红外分析

3.2.1 P(AA-CO-MMA)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在常温下,用Avatar360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A-CO-MMA)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KBr压片),结果如图1所示。 5

29501440

3440

1730

1150

3500300025002000

波长/nm150xxxxxxxx

图1 P(AA-CO-MMA)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五号加粗)

(空一行)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纯化后的P(AA-CO-MMA)的红外吸收光谱中有3个很明显的…… …………

4 结 论

通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构进行了表征。

2. 以Eu∶DBM∶Phen物质的量比为1∶2∶1作为原料,无水乙醇做溶剂合成了 Eu(DBM)2PhenCl小分子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分解温度为273℃,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3.将上述合成的共聚物 P(AA-CO-MM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按一定比例合成稀土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P,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分解温度为231℃,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4.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在波长为612nm处发出单一的红光,与小分子配合物配合物Eu(DBM)2PhenCl相比,发光强度有所提高,配合物发光的色纯度比较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可运用在LED灯、霓虹灯、防伪材料,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激光发光材料以及太阳能转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性的应用前景。 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共聚物P(AA-CO-MMA),并通过红外对其结

7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空一行) 参考文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正文为五号宋体)

[1] 刘国勤,黄芳,关春龙,等.P(AA-co-MMA)/PEG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

2007,24(3):25-28.

[2] 陈姝帆,淡宜.P(MMA-co-AA)乳液的制备及pH响应特性[J].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8,21(4):112-114.

[3] 朱开梅,顾生玖,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共聚物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J].合成橡胶工

业,2006,29(1):22-25.

[4] 李振泉,曹绪龙,宋新旺,等.pH响应P(MMA-co-AA)/PAAC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21(1):17-19.

[5] 张秀菊,陈鸣才,等.以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Eu-AA-MMA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J].高分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2004,20(3):1254.

…………………..

致 谢

单独另起一页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