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范文:小儿急性肠套叠327例的观察护理体会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小儿急性肠套叠327例的观察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总结急性肠套叠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27例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和手术治疗的护理。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90例,手术36例,第二次手术1例。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  肠套叠;护理;患儿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肠梗阻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灌肠复位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1]

1  基础资料

20##年10月1日-20##年10月1日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327例,其中男224例,女103例,0~1岁140例,1~2岁91例,2~3岁69例,>3岁27例,首次发病285例,再次发病19例,第3次发病8例,3次以上5例,病程<24 h者235例,24~48 h者58例,48~72 h者34例。

2  结果

其中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90例,手术36例,第2次手术1例。手术方式采用肠套叠整复术。

3  病情观察与护理

3.1  空气灌肠复位后的护理

密切观察腹胀情况由于复位时向肠腔注入了大量的空气,患儿腹胀明显,可以通过肛诊帮助排除气体减轻症状,但部分病例由于复位前已存在肠道血循环障碍,复位后随着肠道血循环的改善,致使部分肠壁坏死组织及毒素吸收,加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能出现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因此,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对患儿的康复以及进一步治疗尤为重要[2]。如果患儿哭闹,腹胀,并摸到包块应考虑肠套叠复发,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严密观察有无复发情况整复成功后患儿会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如果患儿出现哭闹、烦躁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先天因素为回肠末端较游离者易发此病,故小儿肠套叠有一定的复发率[3]

观察有无肠坏死发生3 d内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腹膜刺激征,以及有无大量血便排出。如有上述症状且腹部X线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则可能发生肠坏死穿孔,应立即汇报医生处理。

做好发热、腹泻的护理由于复位后肠道坏死组织毒素的吸收并伴有肠壁不同程度的水肿,因此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腹泻。因此应及时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患儿采取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腹泻的患儿,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密切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给予抗炎补液治疗,同时做好肛门皮肤护理。

正确饮食指导空气灌肠后禁饮食6 h后开始进少量温开水,如无呕吐、腹痛、腹胀,可以喂少量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3.2  手术患儿的护理

一般护理  去枕平卧6 h,给予低流量吸氧1~2 L/min,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头偏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胃肠减压通畅  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腹腔压力,减轻腹胀,防止吻合口漏[4]。妥善固定,防止患儿抓脱,将胃管连接引流袋,定时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保持胃管通畅,密切观察胃液性质、颜色、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肠蠕动恢复,排气排便后,可拔除胃管。

切口护理  观察敷料包扎是否牢固,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切口周围有无红肿。防止尿湿敷料。

液体疗法  患儿长时间禁饮食,因此液体疗法非常重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引流量、尿量、计算患儿每日输液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失液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用输液泵维持输液。

出院指导  肠套叠患儿要注意合理喂养,少量多次,每添加一种辅食,要观察几天,如大便正常,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室内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要注意观察有无再次复发的可能,如发现患儿哭闹、呕吐、便血、腹部包块,则怀疑有肠套叠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4  小结

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后,空气灌肠治疗成功率高而且能减少患儿痛苦,灌肠成功后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预防各类并发症。灌肠失败者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做好液体疗法等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莫小眉.急性肠套叠患儿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6):64-65.

[2]  贺顺琼,王育英,张华.小儿急性肠套叠21例空气灌肠复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四川医学,2001,22(6):601.

[3]  李卫东,王玉民,王勇.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94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1998,11(3):298.

[4]  林素音,梁沛然.婴幼儿急性肠套叠135例临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00-801.

 

第二篇:产科论文 (1)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对策

1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业务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实施产科的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身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具有能够处理紧急情况的心理素质及技术水平。假如护理人员的技术不熟练,很容易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

1.1.2法律意识淡薄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记录很多,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填写,而是过后补写,甚至一些护理人员在没有实施护理操作时就完成了护理记录,这就会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不全面、甚至出现差错。②忽略了孕产妇应用的合法权益。产科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孕产妇的家族史和婚育史,对于孕妇的隐私应注意保密,不可随意议论,侵犯其隐私权。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身体进行遮挡,没有得到孕妇的同意切不可随意让人观看、触摸,降低其心理上出现的不适症状。一些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对孕产妇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没有得到孕产妇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带进修生、实习生参观。③当处理孕产妇出现的紧急情况时,没有及时将相关操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引起医患纠纷。

1.1.3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低产科主要是对临产的孕妇、分娩的产妇以及新生儿实施护理,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护理过程中无细菌和病毒携带,没有真正认识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年轻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丰富,缺乏防范职业风险的意识,使得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发生。

1.2管理体制方面

1.2.1护理人员培训机制不完善长时间来,很多医院认为医生的技术水平比护理人员更加重要,因而,主要对医生进行继续教育和资源培训,忽略了护理人员的深造。同时因医院的资金有限,将大部分教育资金放在医生上,自然护士受教育的机会就降低,无法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进而降低了护理质量。

1.2.2护理人员配合不合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医院的产科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展,这时就需要不断的增加人员数量。而且因产科的护理工作比较凌乱,护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必然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不好,导致护患纠纷。

1.3孕产妇方面

1.3.1心理和生理方面因女性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状态不佳,严重时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一些孕妇及其家属不了解生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这为护理埋下不安全因素。

1.3.2妊娠和分娩的危险虽然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1.3.3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因大部分孕产妇认为自身无任何疾病,没有重视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告知事项,在具有产前先兆的情况下,擅自外出离院,这可能会导致孕妇及胎儿出现异常,无法得到及时的抢救和诊治。

1.4医院环境方面孕产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两个生命。大多数医院会注意到加强周围环境安全管理,但是部分医院还是在走廊放置花盆等障碍物。一些环境设施会给孕产妇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效果,引起护理风险出现。

2防范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出现。护理人员要真正认识到法律文书的重要性,做好相关护理记录,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维护产妇的合法权益。

2.2创造温馨和安全的住院环境确保病房内的各项设施安全。合理分配各个产室。定期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和维护,以免机械问题给产妇造成损伤。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

2.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医院的人力资源,适当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制定应急预案处理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4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注意语言修养,多与孕产妇交流一些其感兴趣的话题,保持孕产妇心情愉悦。在面对孕产妇时应多使用鼓励性、亲情化的语言,以免引起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不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