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特殊查体

骨 科 特 殊 检 查

1、 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肩关节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Dugas征还可用来判断肩脱位复位是否成功。

2、 握拳尺偏试验患侧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典型体征。

3、 上臂牵拉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感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4、 压头试验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颈椎病时可出现此征。

5、 抬物试验在地上放物品,嘱患儿去抬,如骶棘肌有痉挛,患儿抬物时只能屈曲两侧膝、髋关节而不能弯腰,多见于下胸椎及腰椎病变。

6、 髋关节过伸试验(伸髋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将患侧膝关节屈至90o,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膝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有疼痛即为阳性,此试验可同时检查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病变,其意义同“4”字试验。

7、 直推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患肢,如在60 o范围内即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在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两个试验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8、 “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健肢伸直,患侧髋与膝屈曲,大腿外展、外旋将小腿置于健侧大腿上,形成一个“4”字,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压患肢,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部有病变或内收肌有痉挛。

9、 托马斯征(Thomas sign)患者取仰卧位,充分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屈膝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10、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从双侧髂前上棘处对向挤压或向后外分离骨盆,引起骨盆疼痛为阳性。见于骨盆骨折。须注意检查时手法要轻柔以免加重骨折端出血。

11、侧方应力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置于完全伸直位,分别作膝关节的被动外翻和内翻检查,与健侧对比。若超出正常外翻或内翻范围,则为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12、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90 o,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后推,再向前拉。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后交叉韧带断裂者可向后推0.5cm 以上。将膝置于屈曲10 o~15 o进行试验(又称莱切曼试验)则可增加本试验的阳性率,有利于判断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或后外束损伤。

13、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14、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关节的特殊试验【joint special test】

髋关节部的特殊试验

1大腿滚动试验又称高芬(Gauvain)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手掌轻搓大腿,使大腿向内外旋转滚动。若系该髋关节疾患并引起髋周围肌肉痉挛,则运动受限、疼痛,并见该侧腹肌收缩,即为阳性。此实验主要用来检查髋关节炎症、结核、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2托马斯(Thomas)征试验方法与结果同骶髂部特殊试验。

3腰大肌挛缩试验又称过伸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屈膝90°;检查者一手握住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若骨盆随之抬起,为阳性。说明髋关节后伸活动受限。当腰大肌脓肿或有早期髋关节结核时,此试验可出现阳性。 4望远镜试验又称套叠征、都普顿(Dupuytren)征、巴洛夫(Barlovo)试验。患者仰卧,助手按住骨盆,检查者两手握住患者小腿,伸直髋、膝关节,然后上下推拉患肢。若患肢能上下移动2~3cm,即为阳性。另一种方法是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抱住患肢大腿或环抱患肢膝下,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将大腿上推下拉,反复数次。如有股骨上下过度移动之感,即为阳性。说明髋关节不稳定或有脱位等。

5全登兰堡(Trendelenburg)试验又称臀中肌试验、单腿独立试验: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下肢抬起,患侧骨盆向上提起,该侧臀皱襞上升为阴性。再使患侧下肢独立,健侧下肢抬起,则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为阳性(图290)。此试验检查负重侧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使这一体征出现阳性。

6艾利斯(Allis)征又称下肢短缩试验。患者仰卧,双髋双膝屈曲,两足跟并齐平放于床面上,正常者两膝顶点应该处在同一水平。如一侧膝低于对侧膝,

即为阳性。说明患肢有短缩(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有髋关节脱位。

7欧特拉尼(Ortolani)试验患者仰卧,髋、膝屈曲各90°,检查者手掌扶住患侧膝及大腿,拇指放在腹股沟下方大腿内侧,其余手指放在大粗隆部位。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以稳定骨盆。检查时先用拇指向外侧推,并用掌心由膝部沿股骨纵轴加压,同时将大腿轻度内收。如有先天性髋脱位,则股骨头向后上脱出并发出弹响;然后再外展大腿,同时用中指向前内顶压大粗隆,股骨头便复位。当它滑过髋臼后缘时,又发出弹响,便告试验阳性。适用于6个月~1岁以内的婴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早期诊断。

8巴劳(Barlow)试验为Ortolani试验改良方法,亦用于检查1岁以内婴儿有无先天性髋脱位。患儿仰卧,检查者首先使患儿双侧髋关节屈曲90°,双膝关节尽量屈曲。双手握住患儿双下肢,双手拇指分别放在患儿大腿内侧小粗隆部,中指置于大粗隆部位,轻柔地外展双髋关节,同时中指在大粗隆部位向前内推压。如听到响声,表明脱位的髋关节复位,股骨头滑入髋臼。第二步检查是,拇指在小粗隆部位向外推压,若听到响声,表明股骨头滑出髋臼,表明试验阳性。如果拇指放松压力,股骨头即复位,说明髋关节不稳定,以后容易发生脱位。

9蛙式试验又称双髋外展试验,用于婴儿。患儿仰卧,检查者扶持患者两侧膝部,将双侧髋、膝关节均屈曲90°,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蛙式位。如一侧或双侧大腿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图294)。说明髋关节外展受限。先天性髋脱位的患儿,此试验阳性。

10直腿屈曲试验患儿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下端,使髋关节尽量屈曲,膝关节伸直。若有先天性髋脱位,则患肢可与腹胸部接触,其足可与颜面部接触。表明脱位髋关节屈曲活动的范围增大。本试验适于婴幼儿的检查。 11黑尔(Hare)试验此试验主要用于区别髋关节疾病与坐骨神经痛。患者仰卧,检查者将患肢膝关节屈曲,踝部放于健肢大腿上,再将膝部下压,抵至床面。如为坐骨神经痛,可放置自如,若髋关节有疾患,则不能抵至床面。 12欧伯(Ober)试验又称髂胫束挛缩试验。患者侧卧,健肢在下并屈髋屈膝,以减少腰椎前凸。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踝部,屈膝到90°,然后将髋关节外展后伸,再放松握踝之手,让患肢自然下落。正常时应落在健肢后侧,若落在健肢前方或保持上举外展姿势,即为阳性。此试验阳性说明髂胫束挛缩或阔筋膜张肌挛缩,并可在大腿外侧摸到挛缩的髂胫束。如小儿麻痹后遗症髂胫束挛缩,有此体征。

13髂间及粗隆间连线正常二者平行,粗隆间距大于髂间距离;先天性髋脱位时粗隆间距增大;脊柱前脱位时骨盆前倾,髂间距离增大。

14股骨大粗隆位置测量的特殊检查 (1)内拉通(Nelaton)线:又称髂、坐骨结节连线。患者仰卧,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画一连线,正常人此线经过大粗隆的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上方或下方,则表示有病理变化。记录大粗隆上移后长度。若高出此线1cm以内,则不能视为病理现象。(2)布来安(Bryant)三角:又称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患者仰卧,自髂前上棘向床面作一垂线,再由大粗隆顶点作一水平线,两线的交点与大粗隆顶点间的距离:正常人是5cm左右。与健侧比较,若大粗隆上移或下移,则此距离比健侧缩短或延长。(3)休马克(Schoemaker)线与卡普兰(kaplan)交点:这也是一种测量大粗隆是否上升的办法。患者仰卧,两髋伸直放在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水平,分别从两侧大粗隆尖部经过髂前上棘引一直线到腹壁,此线称Schoemaker线。正常者两侧延长线应在脐部或脐以上交叉,两线的交点称Kaplan交点。如一侧大粗隆向上移

位,则此点位于对侧或脐下,说明股骨头、颈有缩短性病变。如股骨颈骨折。(4)阿兰-多德(Alan-Todd)试验:检查者面向患者作半蹲位,然后将两侧拇指各放在一侧髂前上棘上,而中指放在大粗隆的顶点,将无名指及小指放在大粗隆的后方,两侧比较,即能测出大粗隆移位情况。(5)奇恩(Chiene)试验:又称两侧大粗隆连线。正常时,此线正对髋关节和耻骨上缘,并且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相平行。如一侧大粗隆上移,则此二线不平行。如在上移的大粗隆处作一条线垂直于躯干轴线,则该线高于耻骨上缘水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骶髂部的特殊试验【sacropars iliaca special test】

1床边试验(Gaenslen征)患者仰卧靠床边,一侧髋与膝完全屈曲,另一侧下肢悬于床边外;当该侧髋关节过度伸直时,若引起同侧骶髂关节部疼痛,则为阳性。此试验主要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疾患。

2“4”字试验(Feber征)仰卧位,受检侧髋、膝关节呈屈曲位,并使髋关节外展外旋,小腿内收内旋,将足外踝置于对侧膝上部,使双下肢呈“4”字或反“4”字状。此时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手在屈曲之膝关节内侧向下加压,使其放平。如诱发骶髂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操作过程中,如膝部不可放平,则表示髋关节有疾患。

3卧床翻身试验骶髂关节炎的患者,常喜健侧卧位,下肢屈曲,否则多引起病变部位疼痛。翻身时病变部位疼痛加重,故常以手扶持臀部,或请旁人帮助才能翻身。

4骶髂关节定位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抱住其两膝后部,使髋关节屈曲至90°位,其小腿自然地放在检查者右臂上。检查者左手压住膝部,使骨盆紧贴检查台。患者肌肉放松。然后以双大腿为杠杆,将骨盆向右和向左挤压(图283)。往往是:一侧受挤压,对侧被拉开。骶髂关节疾患时,向患侧挤压使疼痛较轻,而向对侧挤压则患侧被拉开,且疼痛较剧烈。

5单腿跳跃试验

先用健侧,后用患侧单腿跳跃。如腰椎无病,则健侧持重单腿跳跃时当无困难。如患侧持重做单腿跳跃时有明显骶髂部痛,或不能跳起,则考虑患侧骶髂关节、脊柱和神经系统可能有疾病。

6吊筒柄(pump hardle Test)试验,又叫“斜攀试验”病人仰卧,检查者手扶患腿,使之屈膝屈髋。然后检查者一手握住膝部,强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另一手扶住患侧肩部,以稳定上身不动,这时由于臀肌牵引和大腿向内侧挤压骨盆,致使骨盆纵轴产生旋转压力。若骶髂关节不稳,则产生疼痛。

7姚曼(Yeoman)氏试验,也称单腿后伸试验病人侧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或托住膝部,使髋关节过度后伸,另一手压骶髂部(与上述原理相同)。 8Ober氏试验病人侧卧,下方大腿屈曲,医者一手扶骨盆,一手握小腿上方,先使大腿屈曲,再外展,再使大腿伸直,并任其逐渐自由落下。若大腿不能落到水平之下,则说明有阔筋膜或髂胫束挛缩。此时也可触及挛缩情况。 9Thomas(托马斯)征患者仰卧,先让病侧下肢放平,则其腰部前凸增加;再将健侧髋、膝关节尽力屈曲,以致腰部平贴于检查台上,此时患侧肢体若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上,即为阳性。用于检查髂腰肌病变等因素所致的髋关节屈曲畸形。

10爱力(Ely)氏试验,也称俯卧屈膝试验病人俯卧,令患侧膝关节屈膝;

医者将其足跟靠近臀部,这时大腿前肌群(如股直肌)牵拉骨盆,使之前倾。如果患侧疼痛在骶髂关节,为了减小骨盆前倾的拉力,则腰椎前凸增大。如果仍不能忍受这种外力牵引,则骨盆从床面抬起,或身体向患侧旋转,以保持髋关节的前屈位置。即为阳性。但需注意,患者若有股神经疾病、股四头肌挛缩、腰大肌脓肿或腰椎强直时,也都可能出现阳性,因此还需配合其它检查方法,以排除这些疾病。本检查法比前几种检查法对骨盆的旋转力小,所以非严重的骶髂关节不稳,本法不能再现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骶部的特殊试验

1腰骶关节试验患者仰卧,医者令患者屈膝屈髋,而后用两手压其双膝,将其双大腿推向腹部,如患者觉腰骶部疼痛,即为阳性,表示病变在腰骶关节部位。

2骶髂关节试验患者仰卧,屈曲双髋双膝,医者分别用双手向外展外旋方向压其膝部,如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显示病变在骶髂关节处。 3立坐位弯腰鉴别试验本法主要目的是鉴别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疼痛。病人先立位后坐位,做弯腰前屈动作、立坐位弯腰均感疼痛者,为腰骶关节病变。因为立位和坐位弯腰时,腰骶关节均受卷曲应力。

如坐位弯腰无痛或疼痛很轻,而单在立位弯腰时疼痛,则为骶髂关节病变。因为坐位时,骶髂关节被臀肌绞锁而稳定,故坐位弯腰时,腰骶关节遭受卷曲应力较大,而骶髂关节接受应力较小。因此,假若腰骶关节无病,则坐位弯腰不痛,而只在立位弯腰时才痛,这才证明是骶髂关节的疼痛。当然,单纯检查坐位或单独检查立位的弯腰动作,不做对比试验,就不能做鉴别5坐位弯腰试验。

4骶髂关节分离试验又称髋外展外旋试验、盘腿试验、“4”字试验、派特立克(Patrick)试验。病人仰卧,健肢伸直,患肢屈膝,把患肢外踝放于对侧大腿前侧,检查者一手扶住对侧髂嵴部,另一手将膝向外侧按压,尽量使膝与床面接近。患侧大腿外展外旋时,髂骨上部被大腿前侧和内侧肌群牵拉而产生扭转并向外分离。若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发生疼痛。但事先应排除髋关节本身病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盆部的特殊试验

1骨盆倾斜试验在弯腰时,除检查疼痛外,还应观察弯腰时的动作中心部位。先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之间连一直线,在此连线上用粘膏贴一直尺,然后令病人弯腰。如果直尺没有倾斜或很小倾斜,则说明是利用腰椎的弯曲来减轻骶骼关节的倾斜,此时判定为骶骼关节病变;反之,骨盆的倾斜很大而腰椎保持伸直状态,弯曲中心在髋关节,则说明为腰骶关节的病症。

2坎贝尔(Campbell)氏试验用立位和坐位两种体位令病人弯腰,检查其骨盆有无倾斜来区别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的病变。与上述原理完全一样,只是不贴直尺,直接用眼观察骨盆有无倾斜。若为骶髂关节病,则骨盆无痛,仅是腰部变曲。若为腰骶关节病,则骨盆前倾。

3骨盆分离试验病人仰卧,用双手按住两髂前上棘,向两侧推骨盆,使之分离。若耻骨联合或骶髂关节有病,则该处产生疼痛。但骶髂关节若病变局限或骨盆尚稳定时,此法检查并无疼痛

4骨盆挤压试验 病人仰卧,用双手按住两髂前上棘,从两侧向中线推挤。若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有严重破坏,则产生疼痛,轻症多无阳性结果。

5骨盆摇摆试验 患者取仰卧位,将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完全屈曲;术者

一手扶持患者双膝,另一手托起病人臀部,使其做腰骶部被动屈曲及骨盆左右摆动活动。如出现腰痛,为阳性。可能是腰骶部有病变或下腰部软组织劳损。 6骨盆按压试验患者取侧卧位,双下肢微屈;术者用双手压髂骨嵴前部。若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则为阳性。

 7骨盆旋转试验患者坐于小椅子上,检查者面向患者,以两大腿内侧夹住患者两膝以稳定骨盆,再用两手分别扶住患者两肩,将躯干作左右旋转活动。若骶髂关节有病,则病变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第二篇:骨科查体

肌力检查

? 0级:肌肉完全麻痹

? I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

? II级:肌肉活动可带动关节,但不能抗地心引力

? III级:能对抗地心应力,但不能抗阻力

? IV级:能抗阻力,但比正常弱

? V级:正常肌力

神经功能检查

? 患肢感觉,以痛觉为主

? 肌力有无减弱,肌张力是否增高

? 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是否异常。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 (一)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颈髓5、6

? 肱三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颈髓7、8节

? 桡骨膜反射 反射中枢 :颈髓5——8节

腹壁反射

? 上部消失: 胸7、8脊髓病变

? 中部消失: 胸9、10 脊髓病变

? 下部消失: 胸11、12脊髓病变

提睾反射

? 反射中枢: 腰1、2

? 双側消失——腰1、2脊髓病变

? 一側消失——椎体束损害

? (深反射)膝腱反射 反射中枢:腰髓2——4节

病理反射

是指锥体束病变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释放出的踝和拇指背伸的反射作用。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上述反射,成人若出现即为病理反射。

常见病理反射

1、Bbinski征提示病变为

2、Oppenheim征提示病变为

3、Gordon征提示病变为

4、Chaddock征提示病变为

5、Conda征提示病变为

6、Hoffmann征 意义:颈髓病变

7、阵挛 在深反射亢进时肌肉发生的节律性收缩

踝阵挛

髌阵挛

1、神经失用(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轴突连续性存在,无结构上断裂,仅有短暂的神经传导阻滞,可于数周内自行恢复。

2、神经轴索断裂:出现瓦勒变性,由于属鞘内断裂,基本结构完整,轴突能顺利再生,一般都能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损伤神经至完全断裂分离,或其中一段被瘢痕组织代替。见于开放性损伤,缺血或注射有害药 物等。愈后差,多需要手术治疗。

叩击试验( Tinel征)周围神经损伤后,近侧断端可出现再生。再生的神经纤维,开始呈枝状,无髓鞘,对外界的叩击和触压可诱发其分布区疼痛、放射痛和过电感等过敏现象,即Tinel征阳性。随着神经纤维的再生,上述感觉、触痛点也将不断地向远侧推移。定期重复此检查,可了解神经再生的进度。但不能预测将来恢复的程度。

非手术治疗的指征1、闭合性损伤,属于传导功能障碍或轴索断裂,估计功能可自行恢复者。2、临床表现为部分功能损害者。3、经2~6周的临床观察,有逐步恢复的表现者一部分病人可能要观察3个月。 以上几条必须在其它合并伤无需手术的情况下选择。

手术探查、修复的指征1、开放性损伤,应尽早探查。但严重污染的开放伤及火器伤,应等伤口愈合后再修复神经。2、闭合伤观察一定时间无好转者。3、保守观察虽有一定的恢复,但停留在一定水平,而主要功能无恢复者。4、损伤的平面高,程度严重,应尽早手术探查。5、损伤部位有压痛明显的神经瘤。6、神经移植术后有一定恢复,但不满意者。7、继发性神经损伤,如骨痂增生,关节畸形,医源性药物注射,周围组织卡压等。

尺神经解剖:发自臂丛内侧束,开始位于肱动脉内侧,以后渐向尺侧,在肘部经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到前臂中部后与尺动脉伴行进入掌部,尺神经在上臂没有分支,在前臂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屈指深肌之尺侧部分。在手部支配所有的骨间肌、小鱼际肌、尺侧两个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的深头。感觉支分布尺侧一个半手指。

尺神经损伤后,手部骨间肌、拇收肌、尺侧两蚓状肌和小鱼际肌发生瘫痪,表现为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环、小指显著,呈“爪状手”畸形。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呈夹纸试验阳性。尺侧一个半手指的皮肤感觉消失。 临床特点①“爪状手”②小鱼际萎缩③夹纸试验阳性④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消失

桡神经解剖:发自臂丛后束,从腋动脉后方斜向外下至肱骨后方,循桡神经沟至肱骨外前方,在肱骨外上髁前方进入前臂,分为深、浅两支。 在上臂上部支配肱三头肌,在肘关节上方支配肱桡肌和桡侧伸腕长肌。浅支支配桡侧伸腕短肌。深支支配旋后肌、尺侧伸腕肌、伸指诸肌、伸拇长、短肌和外展拇长肌。感觉支发自浅支,分布于腕和手桡侧背部两个半手指皮肤。 损伤后的特点1、不能伸肘(在上臂中部以上高位损伤时,肱三头肌瘫痪不能伸肘)2、典型腕下垂(在肱骨中部损伤时,前臂伸肌群瘫痪手腕不能背伸)

3、不典型腕下垂(在肘关节下方或深支损伤时,伸腕长肌功能仍存在,无腕下垂)4、感觉消失区

正中神经解剖:发自臂丛内侧束及外侧束,在上臂与肱动脉并行,进入前臂后位于屈指浅肌深层,以后经腕管至掌部。①在上臂无分支。②在前臂支配前臂屈侧除尺侧屈腕肌、尺侧两个屈指深肌以外的所有肌肉。③在掌部支配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对掌拇肌和第一、二蚓状肌④感觉分布于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

损伤后表现①肘以上损伤时,前臂除尺侧屈腕肌、尺侧两个屈指深肌以外的所有肌肉麻痹,拇指和示、中指屈曲功能障碍。②腕部损伤时,鱼际肌和蚓状肌麻痹。③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和拇、食、中指背侧末端皮肤感觉消失。

④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如图)A、拇、食指不能屈曲(不能作“O”形)

B、拇指不能对掌C、“猿手”D、大鱼际萎缩

坐骨神经损伤病因: 髋关节后脱位,股骨髁上骨折及膝关节脱位,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压伤等。解剖: 坐骨神经于梨状肌下孔离

开骨盆至臀部,位于臀大肌深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沿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

下行,并支配这三块肌肉。至大腿下1/3处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

胫神经 在腘窝处与腘动脉伴行,然后随胫后动静脉至内踝后下方转入足底。期间发出肌支支配小腿后侧深浅肌群,足底肌群,皮支支配足底感觉.腓总神经在腘窝外侧沿股二头肌内侧向下行,绕过腓骨颈进入小腿前外侧下行至足背,其深支支配胫前肌群、趾伸肌,浅支支配腓骨长、短肌。坐骨神经损伤后临床表现① 运动:腘绳肌,小腿及足部全部肌肉均瘫痪② 感觉:膝以下(除小腿内侧及内踝处隐神经支配区外)感觉均消失。③ 营养:有严重营养改变,足底常可有较深的溃疡④坐骨神经高位损伤时,踝关节肌肉完全瘫痪,行走时如农民打禾脱粒时姿态,称之为“禾稼足”⑤坐骨神经低位损伤时,分为胫神经损伤和腓总神经损伤两种。胫神经①运动:跟腱和足趾屈肌瘫痪,足趾上仰,呈“爪状足”畸形。②感觉:小腿后面、足外侧缘,跟外侧部和足底感觉消失。腓总神经①运动:胫前肌和伸趾诸肌完全瘫痪,呈“足下垂”畸形及跨阈步态。②感觉:小腿和足背外侧的皮肤感觉消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