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几点建议

京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储备粮实行的都是静态化管理方式。储备粮规模一经落实,非经法定部门批准,不得出库。在粮食轮换时也需要经相应的管理部门批准后才可轮出,轮换补贴是固定的,轮换计划集中向承储企业下达。承储企业为保证完成任务,相互压价销售、竞价采购的事情经常发生,内耗严重,导致轮换亏损。国家承储企业完全处在一种被动地位,夹在计划和市场之间。这种静态化的管理方式,对各级财政来说,成本并不低。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形势下,市场是变化的,计划和指令经常与市场脱节而贻误轮换时机。往往在市场价格高的时候不能轮出,市场价格较低时,由于不能明确轮换计划在什么时间(省储粮尤为明显)下达或批准,企业担心利息支出过大而不敢收购,导致出现“该轮出时出不去,想轮进时进不来”的状况。承储企业轮换的困难和压力很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在具体轮换过程中,一些储备库也存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遇把握不好、方式不灵活、员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储备粮轮换实行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的储备粮轮换办法,应核定一部分储备粮为静态库存、另一部分为动态库存。相关部门不再下达轮换批复和计划,财政部门也不再按轮换批次拨付轮换补贴,而在平时的储粮补贴中加入轮换补贴。静态库存以承储企业承储数量的70%-80%为宜,因为小麦的轮换周期一般为3-5年,玉米的轮换周期一般为2- 3年,把20%-30%作为动态库存可以让企业自主轮换。静态库存为政府掌握,企业不得动用,必须确保任一时点都数量真实、品质良好;动态库存由企业单独运作,用于循环轮换。把掌握轮换时机和经营的主动权放给储备企业,由企业综合考虑粮食市场行情和库存粮食的品质变化,灵活运作,适时吞吐,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财政部门不再单独拨付轮换补贴,把轮换补贴均摊在每年的储粮补贴中拨付。

实行这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办法,需要粮食主管部门加强平时对承储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这就要求在这两次检查中除检查原有的内容外,必须在每个存放储备粮的仓库内抽样进行品

质化验。实行静态管理的储备粮经检查数量真实,品质达到宜存标准的企业,按储粮补贴加年度轮换补贴的标准即0.12元/公斤/年拨付补贴。如发现承储企业不积极轮换,达不到数量真实、品质完好的要求的,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责任人处罚外,还应对承储企业处罚。静态库存数量真实,其中有不宜存粮,不宜存粮部分按0.02分/公斤/年的标准拨付补贴;数量真实,其中有严重不宜存粮的,严重不宜存粮部分不拨付任何补贴。为鼓励承储企业积极自主轮换,缩短轮换时间,动态库存部分,没有库存或只存有不宜存粮和严重不易存粮的不拨付补贴。动态库存部分有宜存粮的,按0.12元/公斤/年的标准和库存实际数量拨付补贴。(关于提高储粮补贴标准的问题,近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粮食工作者撰文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人工费、电费、机械设备、库房维修费用都提高的情况,笔者也认为储粮补贴标准应适当提高,但本文旨在讨论储备粮轮换工作,故不在此赘述。)结合检查的成本和粮食品质变化的时间考虑,半年检查一次,半年确定一次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量比较适宜。这样既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手段激励企业积极轮换,尽可能缩短轮换架空期,也可以降低财政的支出。此外,以控制库存粮食品质的方法来促进轮换,而不是按轮换的批次拨付补贴也可以激发企业积极改进储粮设施和技术,想方设法延缓粮食品质的变化,主动采取和探索科学绿色的储粮方法。

二、整合库厂优势,实现储备轮换加工增值

在改革的转型时期,不同企业各自为政、无谓竞争,粮食流通产业链失调,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综合效益。以山西省的情况为例,该省每年要销往省外大量的玉米,仅各级储备粮轮出的玉米就有30万吨(含中储和地市储玉米)以上,目前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粮食中间商销出去的,按每吨20元估算中间商的利润,就有 600万元。如果把轮出的储备粮直接销给加工企业,就可以把这部分利润留在各个储备库。只有整合粮库与加工企业优势,充分发挥收储企业仓储优势和加工企业加工增值及销售优势,激活粮食产业链,才能提升粮食综合效益。实现该目标,需要流通与加工企业战略合作。储备企业轮出的储备粮优先供应给加工企业,由加工企业加工增值,而加工企业每年收购的新小麦由于未经后熟,不宜加工,储备库可以将这些新小麦作为轮入小麦入库或代为储存,加工厂从储备库兑换等量的旧小麦。附近没

有加工厂的储备库可以自行建立加工厂。从而实现储备粮食轮换增值,创造双赢局面。要整合社会力量,把收储、加工、营销环节连结起来,建立“储、销、加”相衔接的合作互补机制,提高粮食加工增值效益。

三、发挥粮食库存优势,允许和鼓励承储企业利用期货套期保值,提高轮换综合效益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完善的粮食流通设施,仓储实力雄厚,与其他粮食经营渠道相比,优势明显。要加大改革力度,精兵简政,提高竞争能力。要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掌握有利时机,适时轮换、抛售储备粮。要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把握最佳时机,适时轮换。在粮食价格上涨期,不盲目攀高、求全求大,可采取分批销售法,获取合理效益;在价格平稳期,可根据轮换需求,采取随购随销法,及时推陈储新;在价格下滑期,避免心浮气躁、怨天尤人,应适时适量组织购销,在价格最低点时适度购进,以降低库存粮食平均成本。

期货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规避价格风险。承储企业每年都需要轮入和轮出大量的粮食,粮食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承储企业和轮换效益。为规避价格风险,应该鼓励和和支持承储企业积极采用期货套期保值,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承储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层,不能只把眼光放在现货市场上,也应该充分关注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变化。如果期货市场价格明显走高,而现货价格较低,可以立即组织收购,并结合本企业轮出粮食的时间,进行卖空。如果期货市场价格明显走低而现货价格较高时,反向操作。由于期货市场上的投机风险很大,在鼓励套期保值的同时,应严格控制承储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期货投机,加强对期货交易的监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引导各承储企业正确使用期货套期保值手段,提高轮换效益。

四、整合粮农优势,实施订单农业

储备粮的收购入库环节是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优质粮食拥有市场优势,没有良好品质的粮食在入库时决定了其在销售时没有市场竞争力。只有收购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才能获得竞争力和效益。解决入库粮食品质问题,一要发挥各级储备库的规模优势,立足本地资源,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直接签订收购合同,推广种植优质粮食品种,指导农民在粮食收获后晾晒、整理和保管粮食,掌握优质粮源。二要建立农村粮食收购经纪人制度。

通过建立经纪人制度,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衔接粮食购销环节,净化粮食收购市场,变无序为有序,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以提高粮食企业控制粮源、扩大购销渠道的能力。三要充分利用商品和农民自用两种粮源。商品粮源可以通过市场直接获取,而农民庞大的自用粮食,则可以通过巧妙的转化变为储备轮换的粮源。

五、培养敢于面向市场、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效益增长的关键。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形势下,储备粮轮换必须面向市场,在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的基础上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真正树立向市场要饭吃,而不是只知向财政要饭吃的观念。放下国有粮食企业粮老大的架子,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中平等竞争。这需要下大力气打造一支具有服务意识、钻研业务、勤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培养一支能够驾驭市场、科学决策、管理有方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科学的预测、决策程序。在推进和深化粮企改革时,既要做好分流富余人员工作,更要通过科学的考评和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大胆引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使粮食系统永葆活力。

 

第二篇: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但招商并不是无所作为,无商可招。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招商空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梯度转移,都是难得的好时机。招商工作如何避免“大呼噜”、“一窝峰”“广种薄收”式的招商,减少招商成本,真正达到能招商、

会招商、招大商、成本低、见实效的目的,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过得硬的招商队伍

目前我县的招商方式是县招商局下设几个招商分局分片对外招商,县直单位和乡镇自主招商。这种方式虽然可行,但效果不是很佳。原因有两点:一是招商分局的人员大都是自愿报名组织考核(考核地很简单) 确定的。这些人员有的是乡镇和县直的中层(股级)干部,有的是一般工作人员,科级干部很少,素质高低不一。有的同志虽有招商热情,但招商的基本功明显不足。二是考核不严格,表现在有的招商人员以外出招商为名在外地干自己的私事,有的经常在家,外出很少,失去了招商的意义。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也跟不上,同时在招商实绩的考核上,往往以协议引

资等方式招来多少商引来多少资忽悠,真正落地的项目很少。

我认为要抓好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打造一支好的招商队伍是招商工作的前提。要真正把有事业心、素质好的同志充实到招商队伍中,各单位都要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忍痛割爱,把综合素质最好、最适宜招商的同志“拿”出来,与原单位脱钩,尽可能做到从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优选出一位甚至多位同志加入到招商行列中来,整合优化壮大招商队伍,同时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包括招商的方法艺术、礼仪

礼节等,真正地学会招商,专业专门专心去招商。

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招商

在各个层面上的招商引资工作中,领导干部带头招商的作用是很关键的,成效也是明显的。我县的领导招商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不足不到位也是很明显的。突出表现

在任务观念不强,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重视程度不够,压力小,投入时间精力太少,没有真正覆行一把手是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对领导干部招商的

考核兑现太松,责任追究也很不到位。

在领导这个层面上,要下决心解决是真招商、还是假招商的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要带好头,自我加压,乡镇局委办才能紧跟其后。在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对领导干部的招商,不采取一些必要的“逼”的手段和措施,包括与现任职务挂起钩来等硬性要求相“配套”,领导干部的招商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要真正让领导干部从日常的琐事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坚定地倾注到抓招商、抓大事上来。领导的信心和决心如何,对下属的影响力不可低估。领导干部真正被逼到“绝境”,才会有“重生”“新生”的可能。逼领导干部,相应地逼着下属,才能真正地带动全员招商,进而推动全民招商,招商的“大气候”也才能够逐步形成。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在招商工作中都有“如履薄冰”、“胆战心惊”、甚至不知何时丢掉乌纱帽之感,我看不愁灵

璧招不来商,引不来资。

三、要切实加强招商的项目建设,有的放矢

项目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招商引资的成败。前几年,我县在招商工作中也储备编印了一些项目,但总体上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对项目的研究不深不透,内容太简单,可行性不强,甚至有一定的随意性,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包装也不够精美,印制的数量也少。建议在项目的建设上抽出专门人员,花费一些必要的代价(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通过不同途径方法寻找挖掘项目,通过搜集、论证、整理,深入地全方位地研究符合本地资源优势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回报率高的,对财政贡献大的等一大批可行性强、有吸引力的高质量项目,带着项目有针对性的外出招商,提高项目招商引资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四、要严格考核奖惩,严明组织纪律

无论对一个专业人员还是对一个单位的招商情况的考核,要真正做到严格考核的同时大张旗鼓地奖、不留情面地罚,动真格的,招好招不好赏罚分明决不能一样。奖的明白,奖的到位,罚的服气、罚的心惊。要让招商英雄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的同时,更让他们有钱、有位、有劲。要让招不来商、完不成任务甚至招商无进度的人受批

评、受处罚,出洋相、丢位子。让招不好商的人真切地体会到“日子真难过,本官真难当”的滋味,只有干部的日子不好过,才有广大群众的好日子过,经济才能加快发展。建议研究出台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或细则,招商情况至少一个季度排一次位,编发通报下发并在电视上公布,并实行定期不定期地观摩制度。落后单位至少半年召开一次调度会,公开在大会上表态,年底坚决兑现奖罚。 当然,招商引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都与招商有着很强的关联。我们县在这些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睢宁县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工作日中午禁酒令,我们县前几年抓了一阵子,以后时间不长,各级领导干部又都带头喝起来了。睢宁县在这些方面就抓

的很好。关键还是一个落实、坚持的问题。

谈了自己很粗很浅的也很不成熟的看法,请领导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