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报告(附课堂实录)

课堂观察报告

生物科学  ***[1]

授课课题:细胞膜和细胞壁

授课科目:生物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年10月18日

授课班级:高二(2)班

一、 教学环节、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

(一)、课堂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麻老师在教学“细胞膜和细胞壁”这一课时,基本忠实于教材的安排,即先讲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后讲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功能,再然后讲解生活中实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在做几道练习。最后讲解不同生物体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表1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从上表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是麻老师课堂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主体内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占用整节课的的80.6%,导课和随堂习题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细胞壁则是简单的讲解。二是麻老师讲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内容主要采用实验法。在讲解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三是麻老师能将课堂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的例子来巩固所学。

(二)、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

从下图中可以发现麻老师的知识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科内部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在本课中,主体知识来自学科内部和实验教学,随堂习题则多数联系生活。二是逆转推理的逻辑结构。突出表现在,麻老师总是先从功能出发讲解,不管是细胞膜还是细胞壁都先讲述其功能,然后再来具体讲授细胞膜、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这反映了她的生物学观点:结构决定功能。也体现了她思维的逆向发展性特征,从功能来看结构。三是麻老师讲授不同模块的知识时用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比如讲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时候,都是先讲功能,再讲结构和组成成分。而在讲细胞膜中每一种组成成分的时候则都是先讲其组成成分,再讲这种成分有什么功能。

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对这些结构的认识。在本节课中具体表现在,从固定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整体来说讲解细胞膜这一块内容时,先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再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而在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时,又是层层递进的,组成成分的结构、分布到功能逐一讲解。对于细胞壁这一块的内容也是按照同样的逻辑思维讲解的。

 

二、课堂问答、课堂互动分析(分析师生交互方式)

(一)、课堂师生互动观察

利用互动分类体系,对本节课后15分钟的课堂进行分析后发现:麻老师认为需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生物任务的分析中也体现出她在这方面的努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她给予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还可以。但在课堂后15分钟,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约为0,而教师主导时间却占约7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后半段的新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麻老师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体系及其结构。其次,在课程最后的课堂练习中多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通过该环节主要反馈学生对于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综上所述,故而在教学过程后半段中,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较少,而教师主导的时间较多。

 


图1 课堂11类活动类型百分比

                                          

图2 师生互动百分比

(二)、生物课堂问答分析

本节课中麻老师共提了72个问题,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对该课的问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提问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机械性问题,占所有问题的27.03%,主要是“对不对?”“是不是?”等形式,学生回答的类型也常是机械性地判断是否(占34.72%)。对提问后停顿时间的分析表明,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停顿不足3秒的占62.50%。由此可见,年轻教师麻老师的课堂上能调动学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较少。

第二,有42个推理性问题(占58.33%),提问后学生沉默的几乎没有,另有30个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或问而不答,占所有推理性问题的71%。因此,学生回答推理性问题的比率偏低。根据笔者的观察,出现这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并不习惯回答这类问题,而麻老师多设计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自问自答帮助学生思考。

第三,回答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提问后让学生集体回答的比率约为58.33%,另有41.67%为问后不答或教师自答。这样的答问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在笔者的课堂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在麻老师与学生之间问答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学生学习不投入现象。

表2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课堂问答

第四,从教师理答方式可以发现,麻老师希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重复问题或重复学生答案占30.56%,而且整节课不存在打断学生回答,或对学生回答进行消极评价的情况,即使在学生未能回答周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附录一:***老师《细胞膜和细胞壁》课堂实录



[1] 本课堂观察报告由赵敬言,阮美霞共同完成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观察报告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20##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摩了毛**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对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最终目标是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来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既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外历史交往与冲突,那么必然要在课堂上先丰富学生对中外交流的认知,这种认知包括三方面:

(1)对中外交流的整体性把握。交流不仅有好的,还有坏的,不仅有和平的交往,还有文明的冲突,这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2)中外的和平交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朝初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这可以说是中西交流的典范。

(3)中外之间的冲突。在近代以前以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中国澳门最具代表性。

三、课堂观察实录整理:

本次观察对象是毛**老师在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七(6)班的《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在进入角色之前,认真学习了毛**老师所下发的有关课堂观察学习资料,落实了教学环节的观察点,所以结合以往的经验制定本次环节观察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首先制订观察方案,做到四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我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观察点放在: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同时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度(人次),课堂趣味性以及目标达成度(课堂有效性)上;保留一份课堂学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课堂有效性。

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环节及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主导情况,为课后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提供最合适的一手材料。

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分析与思考。我对所有环节进行了逐一的分析,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环节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本次课堂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个人的全程观察方法;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地记录课堂环节;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四是对比观察法,观察者的观察、记录与教案、课件进行比较,发现差异,调整差距,是课堂观察报告更为客观;五是视频回顾法,结合课堂教学视频,做到评价有理有据。

(一)、按照初中义务教育新课标(历史)要求,以下是在毛**老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授课过程中所做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二)、课堂教学环节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毛**老师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展开:

环节1:郑和七下西洋

教师创设情境,板书课题:郑和下西洋,指导了学生从课文上摘录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然后提出思考题: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新航路开辟的对比分析:郑和下西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到达范围最广。然后动脑筋分小组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远航?说明你的理由,按照小组分组进行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涨。最后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积极与消极)。

环节2:戚继光抗倭

首先看图《戚继光抗倭形势图》,介绍戚继光抗倭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对戚继光和岳飞的评价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结合戚继光所写诗歌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升华,探讨戚继光个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回顾汉至现在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与冲突,非常有效的把握了中日关系脉搏。

环节3:葡萄牙攫取澳门

结合课文回答葡萄牙崛起澳门时间与朝代,中国何时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进行课堂小结,总结知识线索,把握对外交往特点。

环节四: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结合上课内容讲解习题及作业。

四、分析与思考

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是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运用教学形式的多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毛**老师的这堂课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目标明确,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课堂上,别忘了把自己隐藏起来,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一理念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毛老师确定的三点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都能得到展现。

2、环节多样,倡导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环节的紧凑缜密,均衡对称,错综曲折、比例恰当,节奏明快等多样特色,让教学形式呈现形式多样性。在教学环节中,毛老师大量使用图片、诗歌、提问指导了学生深入课程,由浅入深,角度新颖,学生兴趣浓厚,营造愉悦和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3、环节和谐,体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学目标是教学环节与整堂课的教学和谐统一的根本。一堂课就是一件完美和谐的艺术品。它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按照一定的逻辑、条理、秩序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环节与一堂课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教学环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独特思路与学生学情的有机统一。只有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毛老师在课堂上的四个教学环节既自成体系,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又逻辑十分密切,环环相扣,紧密的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这四个教学环节缺少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出现断裂,思路也不连贯,从而造成教学上的不统一。

总而言之,教师在整个教学中需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保了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要将学生、课堂知识对应到环节上,用环节的有效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通过本次《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适当进行串讲、提问、讨论、展示,利用生成资源,一堂课才会因与学生心灵的碰撞而精彩,教学目标达成才会更有力量。毛老师带给我的思考,使我受益匪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