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刘玲

观察点: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指向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这一节课《代数式的值》属于概念和计算相结合的课,是让学生理解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值等概念,在明白概念的基础上计算求值。根据王老师课前会议说课及教案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开展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以及合作探究、交流等教学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更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于是经过和王老师交流,教研组的讨论,一次次的磨课,我们决定从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上制定观察量表。根据自身需要和分工我具体观察教师提问的指向性。

二、观察表及观察结果说明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合作交流、运用新知;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主要观察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资源和语言来吸引学生探求新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急切求知的欲望和斗志。

2、观察分析、探求新知;主要观察学生在探求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迷茫和困惑,而教师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迷茫和困惑的。指向明确、清晰的提问,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简洁高效。

3、合作交流、运用新知;主要观察教师在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当产生疑难问题时,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引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或规律。

4、归纳小结、反思提高;主要观察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链和规律性的技巧、方法等。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表

     被观察教师:         班级:         观察教师:          时间:

三、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教师展示课件问题,提问:分别是几点?

同时让学生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与生活,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教师的提问指向清晰,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第二:在观察分析、探求新知这一环节中,从记录表上看,探究过程清晰明朗,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环环相扣,类比、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渗入其中,可谓比较完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先后提问18次,占了整堂课的约50%。说明教师能能抓住教学的重点,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同时也说明教师引导的多,学生自主探究的少,主动权仍没交给学生。

第三:在合作交流、运用新知这一环节中,由于题目稍难一点,学生对新知识把握还不够,多数同学不能做出,教师在提问、追问(12次,占了整堂课的29.2%),无果(练习1除外)的情况下,包办多。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培养。

第四:在小结中,教师提问一次,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占2.4%,显得过少。真正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都没能通过小结挖掘出来。

五:二次磨课

课后会议,教研组成员对刘敏潇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总结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王老师又将教案进行了修改、整理,再次进入了课堂。

先看两次上课记录数据

从数据上看,二次磨课中,在教师提问时,学生举手回答的多了,未举手的学生少了,说明教师的提问更加科学、有效,更具有启发性、引导性,模糊的提问没有了。在环节二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敢于放权,留有空间供学生思考、交流,并且猜想、验证、类比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始终。通过环节三的验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较前一节都有所提高。

七、感受

总体来讲,王老师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接受能力强,很多授课的技巧、方法可圈可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相信通过课例研究,王老师的专业水准将有质的飞跃,参与教师的指教水平将有所提高。

2014.5.21

 

第二篇:观察分析报告

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情境创设这一观察点既属于《课堂观察框架》中的“课程性质”维度中的“实施”视角,也属于“教师教学”维度中的“环节”。对于这一观察点,我是这样理解的:“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理解而设置的背景或平台,所以情境的效度就可分为有效、低效或者无效;而“创设”是指教材中没有的,或者说是教师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而设置的情境。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没有的。但是情境的多少,对情境的利用是否得当,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效度。在听了马丽老师的教学思路后,马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很多有新意的情境,想通过对本堂课中情境创设的观察,以提高自己对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设计。

二、观察量表说明及观察结果:

我从两个方面来观察某个情境的效度:情境的预设和情境利用。情境的预设中我从预设情境内容、情境呈现形式、预设的问题、预设的目的四个小方面观察;情境利用中我从教师的指导和结构性陈述两方面观察,教师的指导中我有又从提问、应答、讨论三个小方面观察;结构性陈述中我又从导入、过度、小结三个小方面观察效果达成。(后附表)

三、课堂评价及教学建议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为此,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如果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的。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利用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个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情境设计要紧密联系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要为学生学习服务,否则创设的情境就失去了作用。如,马老师师上课伊始,情境引入:首先在故事情境中出现4人分4个西瓜,每人分得多少个西瓜,然后出现,猪八戒把西瓜全部都吃完的情景,让学生感知,0个西瓜,三个人分,每人分得0个。既而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样创设情境既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更贴近数学学习内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结合情景,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确定商是三位数,估算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商中间的0是必要的。如果漏了商中间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会竖式的一般写法,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方法的需要。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计算中的难点。让学生尝试解决商中间有0的除法笔算问题

总之,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既要抱着务实的态度,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植树问题》课堂评析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在“数学广角”内容的编排上注意体现了这一要求,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植树问题它原本是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而此次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作为普通数学的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这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马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三课时内容,两端都种一课时,两端都不种一课时,封闭图形上种树又一课时,老师根据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将这些内容合理安排。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课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从简单问题、简单事例入手,寻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马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马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他先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从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这节课马老师成功地驾驭整个课堂教学,对于他的课堂展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马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提升了学生的感悟水平,使优化、运筹等数学思想扎根于学生心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灵活运用”这样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力求参与面“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展示的机会。并多次让学生一边用展台展示,一边解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保证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方法。从简单的事例中去发现规律,这是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一般“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但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生活原型。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剪一剪、画一画、做一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借助线段图,生动形象地建立数学知识的模型。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注重思维的提升,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模型,及时地将线段图上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加以总结,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发现总结出规律,最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植树问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学生学习了这课以后,明白解决此类题目的办法是先画图,根据图来发现规律,通过数形结合这座桥梁很好的把数量关系抽象出来,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在运用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学生已有知识“间隔数=总长÷间距”和“点数=间隔数+1”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决逆向思考“总长=间隔数×间距”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