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调查报告

廊坊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课调查报告

姓名      李小霞           

学号     11060142018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本、专)          

 11    化学    专业     1   

题目  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调查报告 

成绩                          

            日期      2013/12/2      

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调查报告

一、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1)对网络舆论参与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参与舆论的方式、关注时事的频率和方向、对舆论的态度及舆论对自身的影响进行调查。

   (2)调查大学生经常参与的网络舆论分类。

   (3)调查大学生对网络舆论态度。

   (4)调查网络舆论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2、调查时间:20##1120-20##年11月25日

3、调查地点:廊坊师范学院

4、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体,以大一、部分大四学生为辅助对象,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舆论现象的真实情况。

5、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问卷由20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前言

网络的出现使得网络舆论迅速发展,并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和深刻。网络舆论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定位,并对大学生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

网络舆论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有一定影响。但是网络舆论也有它的缺点。不良的舆论很可能使大学生“不敢”再乐于助人,对社会生活抱有一定的消极态度,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我们以我校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积极性与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大部分以好奇和消遣为主。

三、调研结果分析

 1大学生了解时事的工具分析

从图1这份图表中可以发现,在大学生“通常采用哪种工具了解时事”一项中,有40%受访同学选择“电视”,42%选择网络,14%选择广播,4%选择其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将同学们反馈的结果大致归纳如下:

①    从是否便捷角度来看,上网了解时事具有很强的优势。

②    学校电视的缺乏、广播的定时定地点,都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优势。

2、大学生关注网络舆论的频率分析

    由图2我们不难看出,从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关注频率来看,每天都上网关注的占39%,每星期最少一次占12%,每个月最少一次占1%,没确定时间,想上就上的占48%。

3、经常关注的时事事件

从图3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同学都不经常关注军事经济,而对娱乐类和社会类新闻关注较多。

4、是否经常参与评论

从图4中不难看出,偶尔参与评论的大学生占多数,经常参与评论的数目也不可小觑。

5、对网络舆论的态度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有52%的人对网络舆论采取观望态度,35%的人积极参与舆论,而14%的人参不参与网络舆论持无所谓的态度。

 

6、对网络舆论真实性的认识

    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对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半信半疑,也有一部分同学完全相信网络舆论,而完全不信的占极少数。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舆论,并且有自己的认识。

7、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实际意义

图7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对社会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调查中,同学们反馈,网络舆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  为人民伸张了正义,遏制了官场腐败。

②  报道了特殊事件,为身处困境的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激活了民众的正能量。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我们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描述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参与和认识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①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参与大多是观望,积极参与、积极评论还有待提高。②对于网络舆论大多是消遣,而对涉及军事、财经等诸多方面关注度不是太高。

③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认识网络舆论,导致盲目相信或盲目完全不相信,理解问题太过偏激,很容易出现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建议学校强化科学建设意识,加大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大学生形成

正确的网络舆论关注导向。

2、积极开设网络舆论认识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参与舆论的习惯

3、提高防御能力,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自觉

抵制不良信息。

4、设置心理咨询并开展网络舆论咨询业务,使学生养成健康、适度的网络舆

论参与习惯,加强学生心理疏导。

 

第二篇: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许行

指导教师:陈金华

自从21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资讯的传播速度有了一个指数型的增长。消息来源变得更广更及时,已经从平面媒体转为门户网站和个人博客。特别是在微博、SNS等Web 2.0型社交网站出现后,更多的声音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给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空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舆论。然而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关注一些主流媒体忽视或者被迫忽视的地方,使得正义得以张扬;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网络的放大作用,很多意见在网络的环境下变得“夸张”,甚至产生“网络暴力”。

因为大学生是目前网络的主力军,从而引发了笔者对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兴趣。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网上以人人网投票的方式发放,网下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并且辅以面对面口头访谈。然而,由于受课题开展过程中发生的黄山事件的影响,使得后期数据被迫删除而样本数量较少,并且由于接受调查学生的组成片面性,调查样本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具备严格的代表意义。但是,依然可以从调查中收集出许多重要的信息。

从调查中可以分析出调查对象——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网龄长、每天上网时间长、并且关注各类事件。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的最主要参与者。

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讲道理、辩论不是一种不良的网络行为,他们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权利是必须尊重的”,然而,在网络辩论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行为,其中,恶搞、调侃甚至粗口脏话是比比皆是。辩论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而来标榜自己,阐明自己观点,对此多数大学生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很多辩论者用一些虚无的证据,从道德层面来消灭对手却成了一种常见的暴力现象。

当被问及对网络暴力舆论的看法时,一位历史系的受访者说:“网民对特定事件的讨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合法权利,而且,由人肉搜索的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位旅游管理系的受访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认为“网民有以道德讨伐的名义执行法律职责的倾向。”

然而,有不少受访者有另外的看法。一位新闻系的受访者说:“‘网络暴力’只是由于我们现在网络环境不成熟的表现,现实压力、突发性事件、其他观点表达渠道缺失,成为网络暴力形成的条件,而这本身并非是网络舆论的错。事实上,网络舆论更多的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对被忽视者的关注,和对真理的追求。”

甚至有受访者认为,网络舆论只是一种舆论,网络只是一种渠道,而只是因为网络的渠道特性使得网络舆论备受关注。

对于如何解决网络舆论中的暴力问题,有许多受访者认为需要立法。然而支持者还不到一半,与笔者预料有很大出入。有人担心立法会剥夺正常的言论的权利,暴力与非暴力的界限难以区分。很多受访者坚持认为只有靠网友自律来改善网络环境。一位软件工程的学生说:“网络的本质是匿名的,这使得法律监管绝对无法实现。事实上,‘网络舆论暴力’的消除的关键在于网民的自身素养的提高,网民们把握言论自由的限度,不能侵犯他人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同寝室友也表示:“我经常登录英文的社交网络,就发现国外的网络环境比国内的好很多。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国内社会的病态导致网民在现实中的病态,然而在现实中又难以表达,导致网民在网络上的病态的爆发。”

对于“是否参与过网络舆论事件”的问题,几乎所有受访者选了“仅仅是围观”或者“我只是随波逐流”的选项。对此,笔者分析,事实上网络舆论的日益强大并没有使网民获得一种言论上的自由,反而丧失了思维上的自由。

从调查中发现,笔者身边的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认识还是十分理性的。但是,他们也表示会由于舆论的引导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性的情感认识,甚至很多人有过冲动的行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