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观课分析报告

第三次观课分析报告

撰写时间:20##年7月3日 17:39

执笔人:魏瑞霞

(撰稿时间:20##年6月17日)

观摩了刘雯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团队老师进行了分工观课,形成了各自的观课报告。下面,我们进行课后研讨及评课。首先,请徐宁老师评课。

一、徐宁评课

我选择的观察维度是“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结合观课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感受。

本节课共设四大教学环节:创设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迁移拓展应用,体验数学价值;全课总结,提炼升华。见下表:

1.创设现实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建立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用时约8分33秒。细分为以下三步:

(1)观看“王明和李华步行上学”的动画情境,直观感知两人相遇的运动过程,做好数学建模的准备工作。用时约1分32秒。

(2)师生分四次现场模拟表演“两生上学”的运动过程,分别理解“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及最后相遇”的含义,建立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用时约5分50秒

(3)在情景中直接添加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提炼生成相遇问题,建立相遇问题的语言文本模型,用时约3分11秒。

2. 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建立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用时约23分,细分为以下三步:

(1)运用解题策略,自主整理信息——构建起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用时约17分21秒。其中,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整理信息,用时约2分27秒。虽然用时不多,但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空间和时间,为小组交流提供了素材。

②组内交流汇总,用时约4分5秒。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③全班汇报研讨,用时约9分钟。此环节用时较多,三个小组汇报了各自的方法,师生质疑问难中理清了该题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④将多种解题策略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的直观性、简洁性和必要性,用时约1分45秒。

⑤教师讲解线段图的规范画法,清晰而正确地建立起相遇问题的直观图画模型。用时约2分5秒。

(2)独立列式计算,自主解决问题——构建相遇问题的算式模型。用时约3分27秒。

(3)回顾解题过程,抽出数量关系——构建相遇问题的本质模型。用时约3分15秒。

将两种解题方法进行对比,明确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思路,抽象出数量关系。课件直观演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的思考过程,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迁移拓展运用,体验数学价值——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用时约7分钟。

刘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本练习,拓展练习和延伸练习。将相遇问题的解题策略和解题经验进行迁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4.全课总结,提炼升华。用时约1分56秒。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老师再顺势引领将本节课的画线段图策略和“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必要升华和提升。

 以上可知:刘老师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深刻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内涵,清晰地构建起“速度和×时间=总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二、盖丽芳评课

下面,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助于相遇模型的构建”这个观察点谈三点看法:

1. 观看上学情境,直观感知两人的运动过程,为构建相遇模型做准备。

新课伊始,刘老师创设了王明和李华“相对出发”、“在学校相遇”的上学情景。学生通过两次观看动画,用语言描述两生的运动过程,初次感知两个物体“相对而行”的运动过程,直观感受身边的相遇现象,为相遇问题的建模做好准备。

2.师生模拟表演,理解相遇问题的内涵,构建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

为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内涵,创设了师生四次现场模拟表演的情境:

第一次表演是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学生发现问题——两人必须从两个地点出发,纠错中理解“两地”的含义;

第二次表演是老师晚走3步,学生发现问题——两人必须同时出发,纠错中理解“同时出发”的含义;

第三次表演是老师在相对行走时拐了弯,学生发现问题——两人必须面对着面走,纠错中理解“相向而行”的含义;

第四次表演是教室接受学生的指导建议,按照要求进行模拟表演,学生不约而同的点头赞成。

这样,“师生模拟表演”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现场表演——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运动过程中,理解“相遇问题”的内涵,构建起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

3.情境中添加信息,生成相遇问题,构建相遇问题的语言文本模型。

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内涵后,在上学情景中直接添加数学信息,根据信息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提炼生成相遇问题,建立相遇问题的语言文本模型。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内涵”,建立起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和“语言文本模型”,为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三、刘晓萍评课

下面,结合“解题策略的选择是否有利于相遇模型的构建”谈三点看法。

首先,观察了学生在自主整理信息时选择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下表:

表中数据可知:新知探索期间,学生自主选择使用了五种策略整理信息。其中,采用摘录法的占16.7%;采用列表法的占19.4%;采用学具操作的占25%;采用画示意图的占27.8%;采用画线段图的占11.1%。表中数据可知:学生对前四种方法应用比较好,说明学生对以前学过的解题策略掌握较好,而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较复杂的两步问题”是本节课重点探究学习的解题策略。

其次,我们对学生使用“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的情况进行了后测。后测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用自己喜欢的策略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第二层次是先观察线段图再解决问题;第三层次是先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再解决问题。

后测结果如下:第一个问题见下表:

表中数据可知:学生使用“线段图”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61.47%,不使用线段图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38.53%。对比发现: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喜欢用“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这说明:相遇问题的线段图模型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较为清晰的表象。

第三个问题后测结果,见下表:

表中数据可知:有36人参加测试,规范画出线段图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50%,画的不太规范的占全班总人数的47.22%,画错的人数占2.78%;解答时,由于时间关系4人没有完成,3人计算结果出错,3人忘记了两车还相距25千米。测试结果说明:多数学生能够将“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迁移解决较复杂的相遇问题。

四、魏学兰评课

通过观察记录、量化分析,我就“自主学习的方式是否有利于相遇模型的构建”这一观察点谈观察后的几点想法:

从《学生自主学习观察量表》中可以看出:本节课共有七种自主学习形式,自主学习时间为24分20秒,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占据了整节课时间的60.01%,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自主构建“相遇模型”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七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中,师生的模拟表演很吸引人,学生对这一环节充满兴趣,参与度很高,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这次自主学习中,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了“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关键词,相遇问题的表象在学生脑海中直观地建立起来。

七种自主学习的时间长短不同,其中独立思考的时间最长为6分38秒,占自主学习总时间的27.3℅。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和策略自主整理信息,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诱发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各种个体学习资源,以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利于学生对相遇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有三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将组内各种方法向全班同学一一展示,汇报的小组占到了小组总数的33.3﹪。老师通过“下面的同学还有问题吗?”引导全班同学互相质疑问难,将合作学习引向深入,在交流质疑中对模型“王明走的路程+李华走的路程=总路程”得以深化理解。此时,短短一分多钟的摆纸条操作对相遇模型的构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质疑:表示什么?这样的5组又表示什么,自主构建起“速度和×时间=总路程”这一数学模型。10分58秒的汇报交流,实现了组内资源共享,互相取长补短。

学生在理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刘老师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请两名学生把各自不同的方法板演到黑板上,讲解各自的解题思路。调查发现,学生做对的占94.4﹪,出错原因都是计算结果出错。可见,学生对相遇问题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以上可知,随着刘老师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层层深入,使的“相遇问题”模型在学生脑海中一步步扎根,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构建“相遇”模型的重要作用。

魏瑞霞小结:

在分工观课中,老师们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课,收集到详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大家的观课和评课表明,这节课比较成功:刘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构建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但因刘老师刚毕业三年,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数学老师。所以,在把握生成资源、调控课堂能力及课堂应变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评课分析报告

评课分析报告

评课分析报告

评课分析报告

评课分析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