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调查人:文化产业管理1002班郑梅,高配辰

调查时间:20##422

调查地点:山西平遥

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调查目的: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前言-------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 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

山西平遥古城1997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墙高约12,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1370),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到过平遥的人说: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日升昌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票号旧址至今保存完好。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临街面宽5间,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东西两边各有柜房2间。二进东西各建客房3间。正面为中厅,面阔三间,为汇兑业务室,其上建有楼房,用以存放物品。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平房3间,为职员住处。中间为走道,东西两边为小套间,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后院南向有正厅5间,东西各有客房3间,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确马厩和马倌住处。整个院落墙高宅深,布局紧凑,设计精巧,上空架设有铁丝天网,网上系有响铃。临街铺面5扇坚实大门一关,极为安全。

 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平遥票号创立时间之早,延续年代之长,票号数量之多,网点分布之广,资本实力之雄厚,因而,一度执金融之牛耳,闻名于海内外。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票号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汰。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清虚观位于东大街东段,创建于唐,鼎盛于元,现存主体建筑是明代遗物,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平遥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明伦堂,又称彝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是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 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0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庙坐北向南。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72.3平方米。现存四进院落,中轴线上排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为文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在高1的砖砌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前檐明次间用隔扇门,稍间置窗。檐下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栱偷心造。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梁架分草栿和明栿两种,草栿隐在天花之下,天花板下露明处用明栿。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槽用搭牵乳栿联接,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叉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作法。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   

 20##625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县城东南城隍庙街南侧,其中大成殿规模宏大,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各地孔庙中唯一的宋代建筑。平遥文庙建筑依次排列为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敬一亭等,东西庑有时习斋、日新斋等。除大成殿外多为清代重建。
大成殿面阔进深皆为五间,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砖砌台基上,围绕以石栏杆,东、西、南各设石级,檐柱粗大,直径达47厘米,屋檐下斗拱疏朗雄伟,用料硕大,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三种,与宋《营造法式》用材规定大致相同。

平遥县衙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古县衙之一。县衙内的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东西厢设六部房,院中还有钟楼、土地祠、粮厅、重狱、女狱、轻狱、阎王殿等诸多建筑。平遥县衙还增添了仿古表演的系列短剧,可以让你更深刻地体会一下所谓的古代官署文化。除此之外,平遥县衙还辟有全国惟一的圣旨博物馆。    平遥县衙位于城内的政府街(旧称衙门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南北长203,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经过历代添修和现在精心复原,平遥县衙已成为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的古县衙之一。

 平遥城为县治所在地,设官莅事,必有常所。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牌坊1、大堂5、宅门3间、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 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土地祠、寅宾馆、酂侯祠、粮厅和花园。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马号

  县衙内的建筑沿中轴一字排开,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大仙楼。东西厢设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房。院东自南向北有钟楼、土地祠、赞候庙、粮厅、花厅。院西有申明亭、重狱、女狱、轻狱和公廨房、督捕厅、洪善驿站和阎王殿等建筑群。衙门对面有一堵用于避邪的砖砌照壁。

衙署大门西侧,是申明亭,是有关吏员对民间纠纷进行了解和调解的地方。衙门两边是赋役房,为窑洞厢房,是收取赋役、钱粮的地方。东西赋役房北面,左侧是厨灶,右侧是炭房,供衙役们做饭、烧水之用。紧接大门的是仪门,也称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象征封建礼教的建筑物,两柱楹联分别是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深刻说明了衙门内外的区别。

总结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除此之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平遥古城从雄伟壮观的城墙到曲折蜿蜒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寻觅到古色古香、结构独特、建筑精美、雕梁画栋的民宅庭院。

近年来,我县市政公用事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设施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市政公用事业涉及范围广、专业多、管理部门多,加之目前城镇化发展要求较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质量要求提高,从总体上看,市政公用设施的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仍滞后于城镇化的要求,突出表现在:
  1、由于能力不足,服务的覆盖面低。目前,我县还没有一项设施的服务能够100%覆盖全城,更谈不上延伸服务到城郊及村镇地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排水率为8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65%
  2、服务质量较低。部分设施虽然服务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只能达到低水平服务。如古城区部分排水管网虽然畅通,但已经老化,且基本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较低水平运转状态;市政环境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排放及处理设施、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理设施等缺口相对较大,配套设施不足,目前还未正常运转,投资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未知。
  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思路不宽,融资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远不能满足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投资需要,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无法进入该领域,投入严重滞后。如:古城内照明体系与古城风貌不一致,公园景观灯配套的缺乏,顺城路照明体系老化等,但这些设施的更换都因资金短缺迟迟得不到解决。另外,由于资金缺乏,城镇建设后劲不足,经济辐射带动力弱。
  4、市政公用事业涉及范围广、专业多、管理部门多、权责不明晰。如:古城内干字街照明体系存在双层管理现象;雨污分流后管网的维护属市政负责,但排水设施使用费并不明确;供水、网通、电信等管网维修互相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5、城市地下管线缺乏科学规划。由于目前在我县使用地下管网系统的单位较多,包括通信、供水、燃气、电力等各个部门,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施工现象,道路成了名符其实的“拉链”,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6、城市客运市场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我县旅游事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市政公用事业的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市政管理人员执法权不明、执法不力,严重影响着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承载很多历史的记忆,历史古城应该加以保护,但是如果古城本身不能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如果缺乏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来消费古城,则古城也很难延续下去。这也正是很多欧洲的古城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发展部门的重要原因。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资源,除此无它。因此在平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最紧要的也是发挥这个最为重要的资源优势,而这个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过程中,又必须从外部引入相应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平遥古城的发展像世界上很多其他古城一样,它的根本发展出路也在于发展旅游经济。

可以预见,在无法确定具有强大消费能力号召力的市场概念、无法有效推动平遥古城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无法大规模提高访问古城的旅游者人数、无法尽快增加旅游者在平遥的有效消费的情况下,平遥古城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释放,平遥新城的建设就注定无法解开古城保护的结。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建设平遥新城仅仅是保护平遥古城的一个外部性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平遥古城采取依托旅游发展的方式,使保护旧城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价值回报,以抵消推倒老城重建所带来的收益。否则,即便建设了新城,古城还是无法得以保全,建设新城也就成了古城保护虚无的解脱。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更是平遥人民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对人类、对历史高度负责的高度,严格遵循有效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责无旁贷地把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1、要理顺体制,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保护体系。 组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文物、城建、房管、交警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世界遗产的发掘、监测、协调、科研、教育、宣传与传承等工作。建立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管委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古城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解决。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遗产保护顾问团,定期对遗产保护进行论证、研讨和监督咨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古城消防安全建设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根据古城保护形势的变化,积极争取省人大重新修改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对古城保护的管理体制、实施主体、部门职责及处罚措施等进行具体明确,确保世界遗产保护的法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要加大投入,全方位加快古城保护进程。 按照取之于世界遗产、用之于世界遗产的原则,设立古城保护专项基金,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国际援助、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筹集保护资金,加快推进古城全面保护。用 1 — 2 年时间全面完成古城内中小街巷硬化改造,三电线路全部地埋,上下水管网全部配套;对古城内民居建筑、文物古迹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分类挂牌,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根据政府投入与居民出资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区别轻重缓急,分年度、分步骤地付诸实施;加大古城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完成内马道和护城河、环城路的整治,用 3 — 5 年时间逐步,对古城周围绝对保护区内建筑进行拆迁改造,并辟为绿地广场;加快城内企业搬迁和人口分流步伐、,加速新城区房地产开发建设,力争两年内完成城内单位企业搬迁,使古城人口降低到两万人之内;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开发利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3、要综合施措,有效解决古城消防安全问题。 认真汲取城墙坍塌的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切实把古城消防安全摆上突出重要的位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倾斜政府投入,组建成立古城消防中队,配备消防设施与专职队伍,全面负责古城消防工作;用两年时间对古城内中小街巷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栓;按照政府统一组织,居民个人出资的办法,结合城市供电管网改造,对居民个人用电线路进行更新规范;对古城内外文物古迹按规定要求全部配备各种防火设施,配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建立文物保护预警系统,提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全方位构筑古城保护的安全屏障,确保平遥古城的绝对安全。 
    
  4、要注重发掘,竭力传承与弘扬古城文化。 加强古城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是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托现。有文化研究机构,更深层次地对古城文化进行专门研究整理,创作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制作出版不同类型的文化书籍与宣传光盘,建设古城文化艺术活动基地,打造文化产业布展内容,统一规范导游队伍讲解词,用最直接的言语沟通把古城文化内涵传播给中外游客,聘请国内外文化名人策划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加快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剪纸、布鞋等地方特产的深度开发步伐,形成集加工、制作:、销售、展览二条龙服务体系;以古城为题材,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龙头,组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摄影家、新闻记者、艺术家、文学家创建第二工作室,借他山之石全方位彰显古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5、要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积极组织各类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依托各居民社区、行业协会,定期不定期地深入群众和商业网点散发,各种宣传材料,以保护古城、人人有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主题,开展古城保护宣传月、宣传周活动,掀起遗产保护宣传高潮。在各类新闻媒体常年开设遗产保护专题栏目,把遗产保护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参观减免门票款、提供免费讲解、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在青少年中宣传普及遗产保护的理念和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市民综合素质和遗产保护意识、文明市民意识。 
    
  6、要强化管理,创设遗产保护的良好环境。 加快遗产保护专业队伍建设,实行持证上岗和资质认证制度,三年内使专业技术人员占到职工队伍总数的一半以上;要从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沿街摊点等方面加大古城秩序管理力度,规范广大市民行为,实行经营项目准入制度,有计划地对古城内经营项目进行重新调整与定位,严防人工化、商业化、城镇化倾向,致力创造古城文明、健康、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平遥古城这一人类瑰宝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