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暨实验教学现状专项调研报告(讨论稿)

汉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暨实验教学现状

专项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汉区教研字【2013】6号文件的总体安排,汉滨区电化教育中心于 月 日- 月 日,通过到基层学校抽检、网上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对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实验教学功能部室建设情况

◆信息化装备现状

◆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

①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②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

③队伍专业化发展情况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相关职能部门在业务指导、技术服务上的需求情况

2、调研方法及步骤

1问卷法

3月20日区教研室通过政务平台向全区各中小学下发文件通知,截至4月5日共收回有效问卷  份,回收率为  %。收回问卷基本覆盖城市、川道、农村中心学校、偏远教学点等各类学校。

2访谈法

本次调研工作与影视教育同步开展,期间调研组与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沟通,抽检了这些学校实验室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3数理统计法

收集抽捡和网上问卷数据,对有效数据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在回收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对设施、设备、专任教师配备等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得出调研结论。

二、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㈠部室严重不足,同时存在挤占现象。

近年来我区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区存在学校数量众多、规模偏小、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项目效益的发挥,现阶段我区很多学校存在教学用房紧缺的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至今仍有部分学校普实项目配发仪器码放在仓库。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部分学校还存在宿办用房挤占教学用房的情况,实验室及功能部室被随意挤占的情况尤为突出。下面,分别统计了义务教育各学段实验室建设情况,可以看出实验室建设的一些问题。

实验室建设情况一览表

初级中学

中心小学

农村完小

教学点

㈡现代教育装备数量少、质量差、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我区教育装备的整体水平。同时我们也发现相当数量的学校机房建设仍停留在20##年“农远工程”的水平上。该批装备本已属于超期服役,加之由于农村市电供应不稳、使用环境相对较差、公用机房使用频率高等原因。现阶段,绝大部分电脑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学校为教学配置的现代教育装备也明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整体推进。

通过上报数据数理分析来看,我区生机比约为1:师机比约为1:多媒体进课堂比重约为1:交互式电子白板近乎空白。通过查阅安康市信息化年报数据,兄弟县区中以  县为例此项数据依次为

㈢专任教师配备薄弱,不适应教学发展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教育系统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但通过汇总调研数据,可看出我区专任教师大多数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过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均不足,加之缺乏系统性、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培训,导致不少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堪忧,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推进缺乏人才支撑。

㈣.信息技术应用有待深入。由于教学习惯、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评价机制的制约,教育信息化“重建、轻用”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不少教师未能做到“走向课堂、面向学生”的要求,在很多学校,装备建设也只是面子工程和展示工程,信息技术使用率不高、实验教学亟需加强。在管理方面,我区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

三、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教育信息化既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先导,党和政府一贯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这是我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内驱力。面对当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组认真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在组织、标准、人员、资金和制度等方面建立起促进发展的保障机制,需要全区教育系统上下和教育系统内外相关部门同抓共建的基础上,才能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通过布局调整,实现农村教育规模办学,建立、完善城区对农村的对口支援与服务制度,推动教育信息化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责权,确保工作开展有力有效。

2.加快教育信息化规范与标准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工程规范为基础,根据我区实际,研究制定信息化建配标准、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和标准。从保障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高度,修改完善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的考核条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应用指导意见。

3.确保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与投资效益。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方面,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同时落实《汉滨区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汉教体发【2013】12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第五章第二十条“用于教学、校园安全、后勤保障等日常运转支出份额不得低于年可支配经费的30%。用于添置图书仪器、购买办公设备和教学设施、校舍和设备维修等改善办学条件支出份额不得低于年可支配经费的30%”之规定。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按照中省地市各级文件要求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在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做到教育信息化经费“三保一优先”:即在保证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到位、信息化教学设施和软件资源维护与更新到位、教师信息化培训经费到位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采购、验收审计等工作上坚持“顶层设计”,坚持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并重,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真正做到科学有序、注重效益。

4.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示范校评选、应用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通过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各学校要创造良好的信息化人才成长环境,在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各校要注重用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引导广大教职工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全面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素质教育。

5.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检查机制。要充分发挥教育局重要评估检查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6.积极主动寻求上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支持与理解。鉴于我区电教中心现有人员数量及专业化水平与区情(区大、学校数量众多、办公经费无保障)之间的矛盾,我们应积极主动联系省、市电教馆在项目分配、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并希望在各类考核指标上引入发展性指标使之既体现投入又注重效能。

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我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年内开展的“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验收”、“省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示范学校评估验收”等工作,我们倍感身上责任重大。但我们同时更相信在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关心重视下,在教育行政领导的科学决策下,我们一定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再创汉滨教育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

1. 人机比:近五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的计算机人机比与生机比。

2. 计算机教室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室数量,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数量。

3. 校园网建设:是否建有校园网及应用情况。

4. 网络连通情况:连入互联网主要连入方式、带宽(列举)、是否接入市教育网的学校、是否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学校。

5. 网络安全与监控系统建设:网络安全措施(列出防病毒、入侵等措施与软件名称)、网络运行与应用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6. 教育网利用率评估与主要方式。

7.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解决措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8. 区域内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差距,以及对全省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二、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9. 门户网站建设:教育网门户建设与访问量。

10.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所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列举),其中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互操作的有哪些(列举出系统名称及用户范围)。软件自主开发和采购的比例。

11. 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是否建有电子邮件系统,如果有,则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量、用户类型、邮箱容量。

12. 电子公文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公文系统涉及的业务功能。

13. 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名称及其服务对象。对教育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有何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本单位能够提供哪些优秀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

14. 对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向农村学校普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何好的做法、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情况

15.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量、内容、范围、比例及学科覆盖情况。列出免费资源、集中建设资源、采购资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源比例。

16. 资源库的统一性问题:是否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建设标准/规范。

17. 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资源建设(征集)的模式、应用方式、更新机制。

18. 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户群、应用方 — 2 —

式(备课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资料、试卷作业、教研培训资料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成效。

19. 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内容在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20. 对加快资源建设、促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学科应用

21.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段(最早开设的时间)、课时数,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率。

22. 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与责任范围。

23. 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的获奖情况。

24.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课程评价方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25.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科覆盖率、主要学科(列举)。

26. 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评价,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27. 本地区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的可行性与建议。 — 3 —

28.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的成效、主要问题与建议。

29. 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典型案例(国际、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案例),中央馆、省馆“十一五”课题的立项情况,“十一五”期间课题实验的重点和建议。

五、人员(教师和学生)技能建设

30.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达标情况,若不能达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31. 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内容、方式(分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分类列举)。

32. 对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

33. 在解决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和不同部门重复培训方面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34. 除信息技术课程外,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状况,家庭绿色上网支持与技术咨询服务情况。

六、管理体制与运行

35. 自20xx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情况(逐年列举)与来源说明。

— 4 —

36. 在硬件、软件与应用平台、资源库、师资培训、应用课题五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状况。

37. 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评估情况:评估的标准、方式与效益。

38.本地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差距状况,对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有什么看法。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