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延安二路小学小学 倪家赫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

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第二篇: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

09对外2高夏波

090109600211

老子,是我国人民所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多。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这样记叙的:

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驾指乘马车而行),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蓬,砂碛上转蓬,流转无定所)。吾闻之,良贾(贾,商人。良贾即会做生意的商人)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态色,即不自然的态度,淫志即过高的志愿),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罔,即网),游者可以为纶(纶,即钓鱼的线),飞者可以为矰( 即射鸟之箭)。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周,今河南洛阳),见周之衰,迺(乃)遂去,至关(即函谷关,在河南灵宝西南),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只有四百五十六个字,其它如《左传》、《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列子》等书对老子生平描述也只是片断的记载,但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经》,却流传至今,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道德经》作为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的哲学著作,是老子对宇宙的感悟,对于人生及社会的感悟。

《道德经》上、下两卷,八十一章。上卷三十七章,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道德经》的全部内容就是作者对“道”及“德”二者的描述。

关于宇宙本原的“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做了多种解释,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具体规定性的“无”,但“道”也可以体现为有形象有具体规定的“有”。

《道德经》第一章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在论述“道”时说,我看到万事万物,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我知道有一种“灵”的存在,有一个“魂”的存在,但我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而我能体察到它,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因此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道”,这就是“道可道”。“道”在未起名时,它包含了一切,但起名为“道”以后,它就简单地被约束为“道” 了。然而“道”并不仅仅简单的是你所知道的那个世界,它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是无形无象无具体规定性的,它是世界存在的根本。这就是所谓的“非常道”。“名可名”是说你可以给它起个名字,但“非常名”,这个名字并不能代表你给起了名字的这个事物。你不能从表面去看它的本质,表面是种

虚假的表象,要透过表层去看它的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万事万物没有名字时,天地刚刚开始化育而生。当万事万物有了名字时它就有了规定,有了它的定向发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常无欲”的“欲”,借用佛经上讲的“贪、嗔、痴”,就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外部世界。眼所看到的外部世界,耳所听到的外部世界,鼻所嗅到的外部世界,舌所尝到的外部世界,身体所触到的外部世界,意识所理解的外部世界而产生欲望。所以“常无欲”是说让你达到一种静,一种无欲的静。在这种状态中,你才能看到宇宙变化的根本,看到自生变化的根本。这种无欲之后,看到的妙境,借用佛学的语言就是“见性成佛”。“常有欲”的目的是要观其徼,看到规律和变化,在有欲的过程中去体认世界。无欲的目的是认知世界,有欲的目的是体认世界。这就是所谓“道”存在的两种方式。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说的是“无”与“有”或者说“空”与“实”是相对的。“有”及“实”是为用的体现,它是起作用的表象;“无”及“空”是起作用的根本。《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汇集到一根毂(毂,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间有圆,即插轴的地方),有了毂中间的孔洞,才有车之用;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内的空虚,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提供了便利条件,“无”却发挥了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无”与“有,“空”与“实”。它们“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道”是普遍的法则。“道”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

“道”是一, “道”是天,“道”是阳,“道”是万物。“道”是天地间所有存在的规律和所有规律的变化,所有万事万物都存在于“道”中。“道”是一切,但一切只是一切。

《道德经》第八章中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水的三性与“道”的三性是相吻合的,通过水之三性可以体到“道”之三性。 水之三性就是无色无味,无形无象,至柔至弱。你可以给水以任何味道,你放什么味道进去,它就会变成什么味道。你也可以给水以任何形状,而水又是至柔至弱的,它随风而动,顺势而流,随动随势而不争,但其动其势却不可挡。水的柔弱所体现的是一种规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顺应它的规律,就能得其用。

《道德经》第十六章也说到了“道”的这种体现于万事万物中的规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功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段话是说以虚寂的心灵,静观万物的运动变化,万物的运动变化,由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再死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懂得这个规律,就不会“妄作”,就不会有“凶”的结果。

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老子描述了若干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情况。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社会人事运动变化的规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意思是说,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举它;将要夺取它,必

须暂且给与它。这是微妙、深沉、深远的聪明,柔弱战胜刚强。这里的柔弱是指顺从那种自然的变化规律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自然的变化规律就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

(三)“道”是有物混成。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在这里对道做了进一步的描述,他说道是一种混然之物,是一种“气”。在天地还未分化出时,它就存在了。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向遥远,伸向遥远而返回本原。道这种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的实体。它是那样的惚恍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气。这精气最为真实,这种真实是可以信验的。

上述三个方面就是老子对于“道”的解释。要而言之,就是“道”是“无”是“空”,是宇宙万物即“有”的本原,万事万物都由“道”而产生,万物幻灭又是都复归于“道”;万物的一生一灭都是遵循着“道”的变化规律,这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道”是一种物,是一种“气”,是万物之母。

那么什么是“德”呢?“德”也就是“道”,不过“道”是它的总体,“德”是“道”化分出来的个体,万物的化生都是得了“道”的微末一部分,它们所得的一部分就叫“德”。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老子认为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如同婴儿般纯真柔和。这种内在的纯真柔和使人精力充实饱满,心智凝聚和谐,所以能防止外界的各种伤害和免遭不幸,这也就是得道。又如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所谓“啬”的原则,并不是专指对财物的爱惜,而是指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精神上的“啬”表现为“德”的积累,只有“德”的深厚,才能保障身之长治久安,才能保持生命的长久。这就是所谓的“蒂固则生长,根深则久视。”

老子对于“道”和“德”的解说,就是他的宇宙观。将它运用于社会方面,就是社会的政治思想;将它运用于人体养生方面,就能控制人的生理过程(生、老、病、死、痛)。

《道德经》上下五千言,以“无言”代多言,言辞沉潜;以“无辩”代雄辩,论述了超心理超经验的只可神会的宇宙原。其在“灭入”、“物我”及“世间”、“宇宙”的若干关系上,做出了罕见的论断。这种奥秘的发现和神通的悟知,可谓超群绝伦。它即世而超世,不为时空所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最精华最不朽的一笔财富。

老子——超越时空的永恒智者!

相关推荐